赶路的人
——新华社实习手记
by—log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往往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
中原的夏天一如既往的浓艳燥热,蝉鸣不止。虽然我早已料到这个暑假是不可能随同老乡大军一起西入潼关回长安,因早已接到死命令—暑假留校实习。但机会往往像你期末考试碰见的全是你背过得题一样,9号法学院的学生还在开封炙热的天气里忐忑的奋斗最后一门课,10号的早晨我却在舍友考完试放肆的酣睡声中拖着行李一个人按照地址摸索到了实习单位报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实习职位—新闻业务采编。一个和自己专业根本不搭而且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新闻采编的实习,而这个决定仅仅是在8号决定的,我没有一点准备。
郑州麻婆豆腐十五块
熟悉我的人看到这个标题肯定都会噗嗤一笑,因为我曾在学校创下了一周吃12次麻婆豆腐盖饭的事迹而在圈子里广为流传。因为爱吃麻婆豆腐,所以在这里实习我也是不例外。可惜第一天跨过城市洪流的天桥,找到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的餐馆,麻婆豆腐盖饭15块的经历让我望而却步。
单位地址在金水区花园路85号新闻大厦,就在紫荆山立交北边不远,熟悉郑州城区的人都知道这里可谓是河南的政治中心,老政府,政协,人大,妇联等等都在这里办公。所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这可打乱我在这里找个城中村租房的计划,幸好主任特别好“男生嘛,没事。你不嫌弃就住办公室睡沙发吧,外面租房也贵,学生也不容易。”于是我就在办公室沙发上安营扎寨,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沙发都没我腿长。
我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来郑州,此前在人挤人的郑州站出站又进站的转车是我在这里唯一的记忆,从来没有在大包小包的缝隙中抽空看这个城市一眼。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对未知的事物常常充满一切好奇,时常有个想法就马不停蹄的去做,所以实习刚开始的前几天,我还不顾下午六点的闷热饶有兴趣的在下班后向不同的方向徒步丈量。
凡事都等所谓的熟悉以后才会明白真正的意义。渐渐的我和所有独自来陌生城市闯荡的外来者一样没有了初来的激情,更多的是自己才懂得的寂寞与无助。时常在紫荆山立交桥下人来人往的人流中显得不知所措,习惯在每个黄昏每个路口流浪歌手的吟唱中驻足,习惯在雨天和上下班高峰期站在十三楼看紫荆山立交到黄河路上一片汽车尾灯飘红。不可否认这就是现代城市的特征,却往往让我这个乡下的穷小子显得手足无措。
还是楼下出门右拐不到五十米,手推车上的八块大米盒饭快餐适合我以及同样在这周围高楼中工作的一部分人。
电视新闻采编实习是个什么鬼?
扯了这么多该扯扯工作了,和所有非新闻专业的人一样,我对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名词一知半解。但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我10号早晨到单位报道还不到半小时,主任先给我发了一个本子和笔,然后来了一句“收拾下东西,准备件换洗衣服,去周口出差,顺利的话两三天就回来。“我心里默想,这也太快了吧,今天可是礼拜五啊,明后天周末啊。于是在我心里还一直在叨叨的时候,一行四人已经坐上去周口的车了。
在路上才了解到这次去周口是因为周口疑似自来水污染导致六个小区数千居民爆发肠胃炎这一公共卫生事件。采访的过程就和所有的报道程序一样。采访牵扯到此事的居民、政府和自来水公司。而我的任务有两个,扛三脚架和记录采访的重要信息。
七月中旬的豫东地区出奇的热,尤其是再在各个地方奔波,力求获取尽可能多而有用的信息。两天的日子过的很快,卫生局、疾控中心、城市建设局、自来水公司、事发小区等等都采访到了,毕竟新华社作为国社的地位还是很牢固的。两天的采访行程出奇的快,周六下午返程。
外出采访是“采”,回来才是“编。”所谓的编就是用新华社自己的一个视频编辑软件,然后从外出拍摄几百G的视频资料找出适合电视画面用的,再把有用画面上面所有人物说的话整理成文字对话稿,这被老师们称之为“扒同期。”这就是我两大工作之一。
我清楚的记得周六那天下午回来之后我就一头扎入工作之中。直到第二天中午一点多,当word文档右下角的字数统计跳到11257时,我才停下早已麻木的手腕。抱着工作顺利完成的兴奋感立马给主任发过去,没想到主任在夸奖我效率高的同时又来了一句,“写个调查稿吧,按照你自己的理解来写,明天上班之前给我就行。”我当时就傻眼了,虽然我在河大校报混,但我是办公室的,写新闻只是个二把刀。再说我专业是法学啊,新闻写作章法什么我完全不懂,这可是调查大稿啊。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好歹我也是经过校报锻炼的。于是就仔细回忆着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和返回途中老师们提到的关于此次稿子应把握的重点和细节。终于晚上十二点之前把那篇四拼八凑的调查稿敲完了,然后怀着极其忐忑的心情发给主任。
我的工作就算完成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修改稿子,虽然主任把我的稿子修改的面目全非,但我还是有点小高兴的,至少在新华社高级记者面前我行文逻辑结构没有大问题就已经很满足了,还有就是这篇稿子要经过所有前去采访老师的手,每一个老师修改稿子都会叫我,让我和他一起再改改。当然获益良多。
几乎我一个月的工作就是这样过来的,每周出差一次,最忙的时候就是回来整理资料和写初稿的那两天,我是最不喜欢拖的人,有什么事情就得立马完成。所以一个人在深夜码字已成为习惯,可惜这里少了一罐啤酒。
社会无“法” 报道才在
我周围新传院的朋友很多,他们常常调侃我,你一个法学的和我们新传的抢什么饭碗? 而也有很多法学专业的同学认为我不走“正道。”我清楚的记得10号上午我发的这样一则朋友圈:无所谓理想与情怀,带着自我冲动和骨子里的倔强上路,路在脚下,沾的泥泞多了,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新闻媒体单位,从来就不可避免的遇到前来反映送材料的群众。而对于群众或者知情人反映的情况,主任一直在强调一个原则,新闻“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恰恰和法律上坚持“无罪推定”的原则相反。凡新闻线索反映大都有其依据,不然我们也不会接到知情人举报非法采矿这一情况,从而赶赴平顶山实地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政府和矿山串通,征地不给,打;上访告状,打;要工资,打。不敢想象一大帮村民围着我们上来群情激奋的诉说,无法忘记遭难的村民拄着双拐闻讯赶来,难以忘记一帮村民带着农具护着我们去坝上现场。这就是淳朴的村民,遭受法治不健全的村民。他们仍在用传承几千年的情结来为自己,为家乡,为自己的后代抗争着。
我忽然明白了单位魏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媒体报道是所有法律途径走完之后,并且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介入的一支监督力量,这时媒体会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还原事件的原貌 。我并非新闻专业,没有经过所谓新闻理想的熏陶,但姑且这句话就是我所认为的新闻意义吧。
法学专业的学生都知道“米兰达”规则,其意思大概就是在欧美电影里我们耳熟能详的台词“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评价一个调查稿的好坏往往是由证据的逻辑严密性决定的。就像我们去鹿邑县政府询问政府态度。虽然我们早都估计政府出面的可能性不大,但主任还是坚持要去,果然我们被政府四处搪塞,始终没有见到领导。就在我以为此次采访失败的时候,主任说“这就够了,政府说是一个态度,不说也是一个态度。但是你不能不采。”
一个月的日子过的很快,快的我都没时间来慢慢回味,只是大概回忆了一下,实习期间出差三次,走过河南三市六县,,整理采访资料7份,独立撰写通讯新闻稿件6篇,共计四万五千余字。
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仅仅做了这个职业该做的工作。我的路从来都得靠自己把握和前行。还是那句话,无所谓理想与情怀,实习本来就是步入社会,增加见识,开拓视野的机会。相比之前干过的服务员,发传单,去工地等等,这次只不过换了一个平台而已。我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