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7—23章)
郝思嘉与韩察理抢在卫希礼与韩媚兰前一天闪电结婚。之后察理和希礼入伍参军。两个月后察理病死在前线,郝思嘉突然变成了寡妇。更糟糕的是,她发现自己已经身孕。几个月以后,她的儿子卫德出生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思嘉不爱卫德,不爱这个孩子,也不希望自己守寡,但她自编自导的这处恶作剧变成了现实,这种苦痛、这种打击,这种对己对他人的伤害,使天性活泼的她难以承受,心理几乎都要崩溃了。为调养身心,思嘉离开陶乐到她的父母老家还有她的姨家、大伯二伯家走了一圈。就在此时,媚兰从亚特兰大来信了,邀请她来察理的姑姑家暂住一时,她便带着儿子和奶妈百利子离开了陶乐,来到了亚特兰大。环境的改变使她的心境稍稍有所好转。
美国南北战争于1861年4月12日开始,于1865年4月9日结束。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为起点,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南方蓄奴州纷纷独立,南方7州退出联邦,于1861年2月组成“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士满,戴维斯任总统。同年4月12日至14日,南方邦联军先发制人攻占萨姆特要塞,内战爆发。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南北战争是工业革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参战人数达35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志愿兵。战争造成75万名士兵死亡,40万名士兵伤残。
1861年4月12日开战以来,不是南方人说的教训一下北方佬,一个月结束战斗,也不是北方佬不经打,南方1个顶北方佬20个。的确,战争开始南方先发制人,准备充分,有参加墨西哥战争的高级指挥官,一路高歌,节节胜利。但随着战事的持续,南方的短板就凸显出来,财力不够,无工业资源,军火都要靠进口或用棉花去换。北方有军工厂,没有人参战可以雇用外国人。1863年圣诞节前夕,战事进入胶着状态。卫希礼回家探亲休整。思嘉把自己和韩察理结婚的真正原因告诉了卫希礼,并承认她依然爱着他。但是,经过战争磨难的卫希礼已经丧失了过去的激情。
圣诞节之后,也就是1864年四五月份,北方打出了推翻奴隶主制度的这张牌,翻身黑奴得解放,黑奴揭竿而起,纷纷投靠了北方,南方的棉花种植园一下子全垮了。正如白瑞德说的:战争就是打看谁的钱多少,南方的经济垮了,这仗也就必败无疑了。
随着战事越来吃越紧,亚特兰大的妇女们都被动员起来,到当地医院护理从前方运回来的伤病员,还要为南方邦联的军队缝制军需品。思嘉和媚兰也不例外。在一次医院举行的募捐舞会上,思嘉偶遇白瑞德。这个投机家、发国难财、南北同吃的商人,这个时候已经挣得金盆满钵(bo)。思嘉忘不了白瑞德,因为白瑞德藏着她的“秘密”。狡猾的商人正利用了这一点,也让思嘉难以摆脱,当然在野宴会上白瑞德一眼就相中了思嘉,两个气味相投的人逐渐就走在了一起。思嘉守寡又守孝,生活中是有许多清规戒律的,但白瑞德是这次募捐舞会的座上宾,被白瑞德邀约步入了舞池,梅太太、艾太太等那些极力反对的声浪也无济于事,一曲《华乐兹》让思嘉好好放纵了一会。当然也给她带来了麻烦,用她的话说:如果母亲知道了,会让她去死的。
这一部分最惊心动魄或者说最感人至深,一是媚兰临盆思嘉接生;二是战事吃紧逃离亚特兰大到老家陶乐去。
1864年夏天,战事已进入白热化,北军直逼亚特兰大即南方的邦联首府。城市被围,察理的姑姑白蝶和城里许多人家都逃离了亚特兰大。但因媚兰即将生产,米医生警告不能再动,再动就没命了,思嘉无可奈何只好留下来守在媚兰身边。以思嘉的个性可以丢弃媚兰不管的,她一直还盼着媚兰去死呢,但卫希礼归队之前交待照顾媚兰的话,她是答应了的,何况媚兰还怀有卫希礼的孩子。米医生曾经说过,像媚兰这又瘦又小、弱不禁风的女人,是不能生养的,生养是冒很大风险的。亚特兰大被围攻,每日北军在城区防御线狂轰乱炸,炸得最厉害的时候,人们藏到地窖里。有一天晚上,思嘉正为媚兰的临盆发愁,没想到小卫德的奶妈百利子夸下海口,说:到时候,咱们如果不能出去找医生,用不着操心,俺会弄的。养孩子的事儿俺都知道。俺妈不是接生婆吗?你放心,统统交给俺好啦!百利子只几句话,就把思嘉一肚子的恐惧排掉了。结果该生产了,请了三次米医生,根本无法脱身。思嘉想着只有指望百利子了。吹牛皮不怕上税!不过也就十几岁个孩子,吓都吓死了,真怨不得她。撤了慌之后的百利子,屁股前后都长眼了。还是很佩服思嘉的勇气和果敢,在惊恐万状中,接生成功了,母子平安!想想思嘉、媚兰也就19岁,百利子才12岁,还都是个孩子啊!
更惊险的还在后头。当天夜里,最后一批南邦联军撤出了亚特兰大,北方军很快就要进城了,绝望中,思嘉只好求助于白瑞德。瑞德很够意思,几天前刚被思嘉骂着滚出去的瑞德在北军营里偷来了一辆破马车,设法把思嘉、小卫德、百利子以及媚兰母子送出了城,趁夜赶往陶乐庄园。在炮声隆隆、硝烟滚滚、火光冲天、尸首遍野,沿途到处是伤兵、难民,到处是追兵,白瑞德驾着一辆破车,辕里套着一匹老马,冲破了封锁线、冲破了城区,终于到达了城外安全的地带。白瑞德这是英雄救美,冒着抢林弹雨,不惜牺牲自己,可见他对思嘉爱得有多深。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白瑞德突然勒紧马绳不送了,思嘉费尽了口舌,白瑞德态度很坚决。也许是沿途的不堪让他改变了主意,他要参军,而且现在就去,一刻也不能担搁。你想在这半夜三更,在这空旷无人的大路上,车里是一个将死的女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个蒙昧无知的小黑奴,一个惊惶失色的思嘉,他怎么能忍心撂下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冲过一片战场,去到溃兵或是北军里面冒险呢?他送了思嘉一支枪,匆匆就走了,当然他也坚信思嘉能行。经过了一天的颠簸,她们终于回到了陶乐自己的家。
小说写到这儿,美国南北战争已接近尾声,最终以南方失败、北方胜利而收场。战争是残酷的,是龌龊的,是牺牲人民为代价的。这些章节关于战火纷飞的画面、俘虏营的悲惨生活、人们公布伤亡名单时的惊恐心理、士兵遣返途中的狼狈相等等的描写,交织成一系列写实主义的图画,勾勒出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幸。正如最近开打的俄乌战争,两国的领导人都想赢,那最终谁输呢?老百姓。下面我梳理一下小说开头出场的那些人物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
1.韩察理死了,是在入伍两个月后得病死在军营里的;
2.卫希礼被北军浮虏了。受伤被俘后关在北方的岩岛集中营。卫希礼开始是支持这场战争的,而且英勇善战成了卫少校,但渐渐地他厌恶了战争,唾弃了战争,在圣诞节回家探亲以及给媚兰的回信中,多次表达了这种观点,而且认为南军是打不过北军的,南军迟早会战败的。这和白瑞德的观点一样,白瑞德是反战的,认为参军打仗的都是一群傻瓜,他是生意人,全世界遍地跑,对战局的掌握比卫希礼看得更透更清。
3.卫希礼的父亲卫约翰是参加过墨西哥战争的老兵,70多岁了,这次也战死于沙场,还有梅先生、方医生等等。
4.汤太太的四个儿子战死了,米医生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还有方家的、高家的,无数热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