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便知,再望生疑 ----再教郑振铎的《猫》
2019/12/20
《猫》是第二次教了,第一次教时,认为初中生学《猫》真的有些不合时宜。于是我没有仔细读文本,直接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积累形象—三只猫的形象。
再次讲《猫》,脑海中浮现几位老师大同小异的对比表格,剩下却无太多印象。看看书吧,先确定这样的文章我要教给学生什么。
《猫》是郑振铎的一部写实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但在教材中是作为散文的样式呈现的。确实本篇文章无论是作为小说还是散文,都是可以说通的。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是以表现主题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多元的教师教学用书上给出了几点:从“我”的角度说:①凡事不能平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 ②不要有偏心和私心,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 对猫来说: ①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生活的不幸。 ②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但我觉得更多的是知识分子内心的深刻自我反省,和鲁迅的《风筝》很像。《风筝》中作为兄长的作者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成年后的作者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更令作者痛苦的是他已无法求得宽恕,因为弟弟对这件往事已漠然忘。文中用“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本文我因自己的过失导致第三只猫的死也用了同样的表达“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分析后,对于主题,我想让学生最起码知道两点: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和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
最终确定本课两个教学目标:积累猫的形象、把握多元化主题。设计两个课堂活动:活动一,认识三只猫。先让学生把有关三只猫的描写用笔划出来,示例:第一只猫: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取了一条红带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三只猫的有关描写,最后让学生复述三只猫,尽量用原文中的句子。活动二:认识一下作者。让学生画出作者的情感历程:一缕酸辛——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引导学生关注感叹号的运用,更好把握作者的情感。思考:“只不过是只猫,作者是否有小题大做的嫌疑?”“如果你是第三只猫,该怎么办?”
教学后记:在认识猫的环节,猫的形象是越来越清晰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学生复述或是背下来是没有困难的,我引导学生关注“白雪球”“滚”学生立刻感到一只胖嘟嘟、很有光泽感的可爱的猫的形象。有些女生用手比划着,似乎像抱上了这只猫的幸福感。第二只猫,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让学生感到猫是有情趣的,性格好,会逗人。第三只猫学生边看边摇头。课堂上学生热情很高,三只猫的形象在描述中呼之欲出。最重要的,学生以后写猫时脑子里有清晰的东西。老舍说,我们遇着写的好的雨把它记下来,遇着写的好的风也把它记下来,说不定我们以后就要写到,讲的就是积累,把文章“读”进脑子,而不仅是让文章在脑海中留个模糊的影子。
在探讨主题环节:学生可以认识到作者是知错就改、善于反思、善良的一个人,但不理解这种行为,倒是对“如果你是第三只猫,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热情高涨“重新找个主人”“这主人已经够好了”“那只有撞墙了”……学生极度兴奋,我插入了生命的重要性,不能想毁掉生命类的。教室一下安静了下来。慢慢的“可以多学点东西”“可以改变性格”“可以化妆”“可以像马云那样,马云也不好看” ……我总结“我们可以自我完善”。
这节课我想除去对形象的积累外,引发学生对自我完善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