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祭祀的名目,祭祀山川称为“旅”。在周代,《礼仪》上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泰山:山名,在鲁国境内;这里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为泰山之神。泰山是大山,按礼仪制度,这是鲁国国君才能祭祀的,泰山之神不是季氏的鬼神,季氏是不能去祭祀的。
冉有: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比孔子小29岁,曾做过季氏的家臣。擅长理财,多才多艺,为人木讷,本分。后面还会有他的言论。
女:同“汝”,你。
弗:不。
救:拯救,引申为劝解,阻拦。
曾谓:难道说,反问的语气。
不如:比不上,在3.05中解释过,在逻辑上表示前者比不上后者(好的方面),
林放:人名,见3.04的解释。
季氏计划去祭祀泰山(之神)。孔子知道后就对时任季氏家臣的学生冉求说道:“你不能阻拦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就说:“哎呀!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这段也是孔子对礼的态度,不合乎礼仪的事情,孔子是特别反感的,但其本身也是无能为力。大家都开始试探的去违反周家的礼仪,而没有得到相关的惩罚,所以诸侯胆子越来越大,上行下效,比诸侯级别低的人开始反对诸侯,王权旁落,践踏礼仪。
在2.24中讲到“非其鬼神而祭之,谄也”,孔子认为被祭祀的鬼神,必然是懂礼仪的,神保护的对象也是由周公制定的礼仪所规定的。季氏去谄媚泰山之神,泰山之神要是享受了季氏的祭祀,那么泰山之神就不是一个懂礼的神。孔子用反问的语气,表达的正是肯定的语气——即季氏谄媚泰山之神以求庇佑,而泰山之神懂得礼法,是不会保佑季氏的。
另外,这里应该还有一层意思。既然冉有无法劝阻季氏,那么孔子应该让冉有继续去给季氏做工作,而不该转而说泰山与林放。因此这句话也是用来臊冉有的,你作为季氏的家臣,应该以礼相劝,不能任由季氏做出僭越礼仪的事儿来。
季氏祭祀泰山的事情,是冉有过来告诉的?还是孔子听说后质问冉有的?文中没有交待,无法推测,但根据冉有的回答,应该是后来质问的,毕竟祭祀泰山这么大的事,也不可能瞒得过孔子。当冉有回答说不能时,反映了他的木讷,到底是不能呢,还是不为呢?我们也无从知道。
接着3.05讲一下,僭越礼仪的事情发生而孔子无力改变,说明孔子在文化自信的同时,确实也透露着文化无奈,不过我觉得自信是多于无奈的,否则孔子应该“乘浮浮于海”去避世,在周游列国时随便去一个有君主的夷狄之国不就好了。可见孔子不为某个国君服务,而只为心中的理想奋斗,尽管一辈子在官场上不怎么得志,但因为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也赢的了后世的赞扬。当然孔子也不是没有错的地方,我还是那句话,要批判的辩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