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 周语
撰文、编辑 | 心探索编辑部
图片 | 画家李知弥
出世,不是逃跑,不是拒绝,也不是简单地放下,不是一个人远走天涯尝尽孤独之后的醒悟;
真正的出世是入世的,安身于此世的生活,心却能与天地的节律相和,能够担负并接纳在尘世间的责任,亦能够以一颗柔软、慈悲的心去分享一个凡夫俗子的欢欣与悲苦。
出世即是入尘,入世即是自度;我们生活在这个尘世里,如果只懂得住山、炒菜、担水,即使闻遍人间烟火味,也无法体会出世的快乐与自足。
一个人要想尝试在尘世生活中呵护好自己的这颗心,首先要接纳自己在这个生活体系中的角色和位置;出离之心需要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身份、身心的基础上。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需要懂得分享、接纳我们的不完美,保持开放的心态,时时意识并提醒自己不要被固有的习性和长久积累的惯性支配。
能否保持这种平衡,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处理自身面临的压力,甚至也包括部分我们未知来源的心灵焦虑。不要急于拒绝,也不要慌忙下结论,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隐居在大理的姑娘说:我第一次来大理的时候,还是一个年幼懵懂又很重视装备的小驴友,在博爱路见到那时很多年轻人开的小店,他们都坐在路边台阶上喝啤酒抽烟和晒太阳,心里说:“哼,不思上进,你们大学毕业了没有!社会的废物!”没想到,事隔没两年,我就坐在一样的地方,喝着抽着晒着太阳……心里想,当一个废物真好哇!
这个段子很好笑,因为它道破了许多人纠结的心思——出世还是入世,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一直跟这个问题较着劲儿。
仿佛“世”的一侧是滚滚红尘,另一侧是世外桃源,中间站了一个“我”,不知何去何从。
仿佛“世”里有功名利禄,足以成就自己价值的一切;而“世”外有悠闲自得,天地一沙鸥的悠游,中间那个“我”究竟要什么。
仿佛注定得在“世”中经历人生的捶打,不得不屈服与放弃某些原则;而别“世”而去,则会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
每个为它纠结的人,在那一刻,都陶渊明、竹林七贤和李白附体。真的,你不是一个人。从早晨出门那一刻起,你要穿越城市的车流,你要面对老板客户同事,你要想尽办法升职加薪,你要操心房租楼价,还要被家长逼婚……
“世”那么真切又沉重的摆在你的面前。你向往去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过清心寡欲的生活。但大部分时候,只是想想而已。日子只能在无数次的想象与放弃中循环往复。
真的没有别的出路吗?
于是我们发起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世”究竟在哪里?它对每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出与入,果真就是那般水火不容的抉择?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 只要找到自我合适的位置,是深山还是朝堂,并不重要
中国隐逸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安身、尽心性。首先,安身就是为自己的“身体”在世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只要有了合适的位置,无论是深山还是朝堂,区别并不重要。其次是尽心性,实现心灵的自由。
嘉宾介绍
周语作家,现居西安。喜欢读书,听水滴、钟鼓、鸟类的声音,晒太阳、登山。现从事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研究与宗教心灵类读物出版工作。著有《指间流水》《汉语春秋:中国古典人文意象随笔》《白云深处:终南山隐士的十年生活》等。
心探索:中国文化中的隐逸传统由来已久,其源头似乎可追溯至老庄哲学。在你看来,中国隐逸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其追求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周语:中国隐逸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如何保持、抵达身心内部各种能量之间的平衡,它指向的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它强调我们作为孤独个体的人,以一种中道、简单、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呵护好我们的这颗心。
也可以概括地说,它的核心精神是安身、尽心性。
首先,安身就是为自己的“身体”在世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只要有了合适的位置,无论是深山还是朝堂,区别并不重要;
中国先秦文化中有不少“贵身论”的身体哲学思想,和追求心灵的自由同样是中国文化中关于身心灵性与平衡之道的大智慧。
其次是尽心性,实现心灵的自由。这是一个摆脱物质生活和消费符号、权威、体制的束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追求自由的人会选择各种各样与自己个性相符的生活方式来摆脱外界的束缚,或醉酒、或参禅、或云游等。这些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就逐步构成了隐逸文化的主题内容。
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中国隐逸文化即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既然是一种生活智慧,它的根本价值就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安心、安身的方式。从宏观层面来看,如果没有隐逸文化对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的缓冲和调节,我们的身心在失衡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
它是我们中国的心灵哲学,为我们提供一种身心力量平衡之道,带我们远离各种压力与符号的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实现身心灵的发展。
心探索:隐逸之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其中最著名的如竹林七贤。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解读的话,当时的文人士子为什么如此崇尚隐逸和出世?
周语:一般来说,隐逸可能是出于一个人的心性、气质天生的独特性,而自然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在竹林七贤的时代,隐逸则更多地是身心灵性自发地回避变幻无常现实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要注意到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隐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旦形成,在社会关系中的传播和影响力。
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士子都在寻找出路,它的扩散效应和微博或者Facebook这种新媒体的影响力一样具有感染性。比如说,一个本来不想去隐的士子,他对隐逸的智慧和理解能力并不够,但是像竹林七贤这些人物都去隐,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说,也会形成一种风气影响大众。
另外,身处乱世之中消极避世,这种“隐”的类型也是存在的。其实无论是否乱世,都有一定比例的这类带有盲目性和自保性的“隐者”。自己没有认清楚自我身心的需求,随着大流进山去隐居,很可能压抑了个体的内在身心灵成长。
心探索:入仕与归隐之间的矛盾是中国传统文人挥之难去的情结。这种矛盾也可归结为儒家的入世哲学和道家的出世哲学之间的差异。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入世与出世最基本的看法是怎样的?
周语:中国传统文化对出世与入世的各种基本看法分散在各个人物和学派的思想中,对它的划分和归纳是非常吃力的……我认为这些最基本的看法有两个指向:第一个是安身;第二个是安心。
具体来说,第一个基本看法(入世)是要在此世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重视对现世生活的参与。第二个基本看法(出世)是要实现身心的返璞归真,终极价值指向彼世,或者说彼岸。
在中国文化中,出世与入世,首要处理的问题即是安身与安心,它们指向是天和地。我们是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个道场中的凡夫俗子,有着七情六欲。能够在其中一个方面领会到智慧,就是殊途同归。孔子和老子(出世和入世)都是一种身心平衡的智慧。
我们作为凡夫,就像是生活在天地乾坤、白昼与黑夜之间的植物,有风有雨,春华秋实,我们才有生命的周期和不断的成长。在我看来,出世和入世之间,是一种不即不离的生活智慧,殊途同归。
■ “隐”不是外在形式,而是内在身心的平衡
心探索:具体来分析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比如陶渊明躬耕于南山,和阮籍、嵇康等啸傲于竹林,这两种隐居状态有何不同?你怎么理解“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周语:陶渊明隐居南山,与阮籍、嵇康的隐居状态,在生活方式上有共通点:喝酒、吟诗、住山等。
但不同点则更值得注意,陶渊明无论出于哪种心情和原因而隐居,他的隐居更接近田园生活的自然精神;
陶渊明赏花、喝酒、手挥五弦,其隐居状态是有点类似远离城市和物质、官僚体制之后的悠游自在;阮籍和嵇康的隐居状态则充满了焦虑,更为被动,毕竟他们还是要经常面对来自官僚体制与不受权力约束的压力。
我认为无论在哪里隐居,形式上的隐,住进山里,种些菜,晒晒太阳只是一种情趣。如果身心的力量没有自我内在的深刻体认,隐居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流于消费文化鼓吹的文化消费。
隐居可以为我们的身心灵性和内在平衡提供一个启蒙的环境,山水与原生态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治愈各种紊乱的意识力量;但真正的隐者不会在自己的田园门口挂一个GPS卫星定位系统,然后告诉你他在海拔多高的山里隐居。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句话也在告诉我们,“隐”是一种生活智慧,一旦我们的身心意识成长到能够自如应付外界压力的阶位,那么隐居在哪里就不再重要了。
心探索:你在《白云深处》一书中,对终南山的现代隐士生活做了深入的考察和详尽的描绘。你认为终南山的隐士传统有何独特之处?终南山的现代隐士们是如何理解入世和出世的?他们追求的是怎样的生命境界?
周语:终南山的隐士传统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的唐朝,乃至更久远的时代,有它自己鲜明的历史和传统。它的隐士传统不是某一派或个人影响力形成的,儒释道各种类型的隐士都有,而且一座山中,很多山头都有不同的隐居者在那里长久居住。
就我所接触的现代隐士而言,他们对出世和入世这个区分并不太在意;他们追求的生命境界,是回归到自然的山居世界,身体力行,忘掉各种物质的不合理执著,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农夫。对于隐士来说,出世和入世是不二的。
他们住在山中,自己种菜、劈柴、担水、采集药草,早睡早起,很多人是一日两餐,追求的是一种简单、中道的生活。这种生活境界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能做得到,身心的节律与自然契合,内心的紊乱和杂念也就会减少很多。
心探索:现代人身处忙碌喧嚣的生命状态中,对于隐居山林、归隐田园总是有很多的遐想和憧憬。根据你对终南山隐士生活的了解,我们对于所谓的“出世”是否有一些误解?我们是否可以在尘世的生活秩序中涵养和保持一颗出离之心呢?
周语:我觉得,出世,不是逃跑,不是拒绝,也不是简单地放下,不是一个人远走天涯尝尽孤独之后的醒悟;
真正的出世是入世的,安身于此世的生活,心却能与天地的节律相和,能够担负并接纳在尘世间的责任,亦能够以一颗柔软、慈悲的心去分享一个凡夫俗子的欢欣与悲苦。
出世即是入尘,入世即是自度;我们生活在这个尘世里,如果只懂得住山、炒菜、担水,即使闻遍人间烟火味,也无法体会出世的快乐与自足。
一个人要想尝试在尘世生活中呵护好自己的这颗心,首先要接纳自己在这个生活体系中的角色和位置;出离之心需要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身份、身心的基础上。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需要懂得分享、接纳我们的不完美,保持开放的心态,时时意识并提醒自己不要被固有的习性和长久积累的惯性支配。
能否保持这种平衡,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处理自身面临的压力,甚至也包括部分我们未知来源的心灵焦虑。不要急于拒绝,也不要慌忙下结论,不要给自己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