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荷
校对:向日葵 雅璐
编辑:杨荷 桂香
通过“哀悼”和“自我宽恕”,我们不再谴责自己,进而从中有所收获和成长,并因而获得自由。如果能时时和自己的需要相连,我们就能采取更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来满足需要。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读到这句话还是非常有感觉的,这也是在学习非暴力沟通之前,非常困惑,非常内耗的一件事情,就是不知道怎么自我宽恕,因为没有哀悼这样的一个行为或者动作,能够来弥补我做过留下遗憾的事情。关于哀悼,之前也讲过,哀悼就是找到你未被满足的需要,以及因为需要未得到满足带给你的感受,然后和这些感受链接。哀悼就是要我们学会看见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还有那个时候所有的感受,而不去否定他,排斥他,或者一味自我批评,谴责自己。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第一你一直谴责自己,不利于事情的改变,第二它会消耗你的能量,你一直活在过去,没有办法走向未来。同时,你也没有关注到,就是这样的一件让你不开心的事情,或者说难过的事情,它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所有的这些事情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探索心灵深处的那份渴望——也就是我们的需要。如果每一件让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发生,都能帮助我们找到内在的那个需要,它的价值就特别大。如果每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只能增加我们的烦恼,那就是没有找到它的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探索,这些所谓不好的事情背后那份最珍贵的礼物,也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渴望。
这种哀悼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做到自我宽恕,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力量。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些朋友,他很长的时间一直活在自我谴责中,一直会感到内疚,没有力量,懊悔。当他有一天从这地方宽恕自己,放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还可以做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自责其实也会增加别人的心理负担,有时候我们不小心伤害了别人,其实别人也不希望我们一直自责,包括我们跟孩子之间。我以前跟我女儿也聊过,她说你自责的时候我就会有羞愧感。我觉得是因为我让你这么难受的,所以我们在自责里面对谁都没有好处。还不如去探索到那一份宝贵的礼物——就是我们的需要,同时,我们去做一些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的事情。
跟大家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对德国的夫妇在中国意外丧子,一开始他们特别自责,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好多年都走不出来。我想这种痛苦,作为父母都能理解,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一定能想象到有多痛苦。他老两口儿好多年过去了,一直自责,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我为什么不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一直自责,孩子也活不过来,自己还这么难受,孩子肯定也不希望我们这样。于是他们两个人,改变了思路,开始做了另外一件事,到处公益演讲呼吁父母如何去关注到孩子,避免悲剧的发生。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公益事业做得越来越好,为很多家庭做出了贡献。
我去年参加了一个关于烧伤烫伤的公益活动,他们做了很多小册子,向大家科普烧伤烫伤情况下应该怎么处理,平时生活中又可以怎么避免意外烧伤。这个公益活动的负责人是位明星,具体名字我不记得了。他是因为朋友的孩子发生了烫伤后,开始着手做这类公益活动,并且已经坚持了10年。宣传册子上说到洗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先接热水,这样其实特别容易烫伤,更安全的方式是先接凉水再接热水。一下子我的思路就打开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让一件曾经让我们困惑、痛苦、懊恼的事情,变成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你们觉得呢?
如果我们能够连接上需要——创造力就出来了,我们这种价值感也会体现出来。我也希望无论你们经历了怎样的事情,无论是对是错,如果你还有一些自责和懊恼在的话,你不妨去探索一下,这个事情背后,你的需要是什么?这件事情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多去关注自己的感受,就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