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要写什么,心下对总是要活得对这件事有很深体悟。在社会普遍价值观里,做对了才是好人,做对了才能受欢迎,做对了才值得过好生活,这其实是个误区。成为对的人,成了强迫性思维模式,极性化,没有弹性,刻板的另一个说法,分裂的制造者。
与此相反的是对错误的评判、厌弃和打击。恰恰是这样的二分性、对对的执着与对错的抗拒让问题持续存在。
关注赋予事物能量,关注可能是赞赏,也可能是批评。关注合适的行为,赞赏它,适当行为会越来越多;关注不恰当行为,打击它,同样它会一直重复。
批评也是一种关注,批评某种行为是阻止结果发生,不是从需求引导和认知改变出发,不恰当行为看似消失,它可能以另外的或者隐藏的方式存在。
薛定谔的猫实验说明,观察者的观察行为会影响被观测的客体。至少因果与观察者有一定关联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没有好人的位阶,也没有所谓的坏人。不好不坏是每个人身上所呈现的样子,如果刻意分出好坏,人就会分裂,分裂制造很多问题。
对人贴标签是大脑思维规律化、简化的模式,对人处理事情带来简便快速的同时,它会过滤掉很多信息,把人分成A.B.C.D等各种刻板模式并自动套在人身上,而不是基于当下人们做出的行为,它还是刻板思维。人应该比模式大得多,丰富得多。
人是事物的主体,事物不是人,行为也不等同于人。在生活中彼此混淆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比如一个人做了一件错事,立马被贴上坏人的标签,而不是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行为。谁喜欢自己是个坏人呢?由此对抗产生,一定想办法要维护自己是个好人的标签,一定不想承认错了,用一个错误掩饰另一个错误,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所以常常批评常常改不了。
贴标签对大脑归类有益,却于事无补。从不适当行为中看到正面意图,就可能重新选择行为,而不是重复刻板的不恰当的模式。人们犯错是因为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幸福,用错误的方式寻求爱。
凡事有三种解决方式,不需要成为对的人,不需要标签化,看到正面意图,选择可以让人自由。
承认行为有时可能做错,而不是由此推断好人和坏人的分别,不指责不自责,无恐惧才有爱。心有空间才能对自己对别人多一份理解、慈悲和宽容,多些由表及里的看到,事情就容易得多。
你创造了什么样的空间、能量和意识让错误行为一直存在?所有不允许自己快乐幸福的批判指责、所谓好人和坏人的贴标签行为,你是否愿意通通销毁、逆转并永不创造?Yes,POD&P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