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会出现,当我们心怀善意像恋人表达的时候,却会引起争吵和痛苦;当我们要好心给朋友建议的时候,朋友可能感受到的是我们对他的责备。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有时候我们的语言确实会引起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那么有没有一种好的沟通方式呢?的确有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依照它来倾听和谈话,使我们相互理解,情意相通,这种方式就叫“非暴力沟通”,也叫“爱的语言”。
是什么蒙蔽了爱?
第一,道德评价
我们常常会用道德标准去评判一个人,让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时,我们就认为他是不道德的。比如说我们很习惯的把一个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如果觉得他是坏人,就会老是想他不好的地方,坏人应该要受到惩罚。
第二,进行比较
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小时候爸妈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较,一旦开始比较之后,我们就能体会到内心的失落和悲伤,离通往爱的大门越来越远。
第三,回避责任
我们都是自己思想、情绪、行为的主人,可是我们很喜欢用“不得不”这个词,我不得不要学习,我不得不要工作,我不得不要去做家务。这是一个思维上的巨坑,当掉进去了以后,我们成了危险人物。我们可以把“不得不”改成“我选择”,我选择要学习,因为我想成长;我选择工作,因为我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选择做家务,因为我想要整洁。
第四,强人所难
很多父母会给孩子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大多数人使用的是的语言倾向是评判、比较、指责和命令,而不是鼓励我们彼此去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求。
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第一,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者评价。
第二,表达感受。
第三,指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第四,提出具体的请求。
我举几个例子,老公晚上很晚回家,老婆内心不爽,可能就会对老公说:你怎么还知道回来,怎么不睡在外面!可能第二天老公真的就睡在外面了,这种沟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式:老公,你已经连续三天晚上十一点以后回来,而且还一身酒气(说事实),我感觉很伤心(表达感受),因为我需要你的关心和陪伴(说出需求),你能不能以后晚上在九点之前回来?(提出请求)。比如说,一位母亲对自己儿子说:儿子,我看见你把你的袜子分别扔在床下面和柜子下面,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把袜子放进洗衣机?
全身心倾听对方
之前觉得倾听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就是能听进对方说的话,然后回应下表示理解说:嗯,啊,哦。事实证明当你这样回应的时候,对方丝毫没有觉得认为你倾听,而是在敷衍。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大家可以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遭遇痛苦的时候,给你倾诉,你是怎么回应的?是不是常常提建议,安慰对方或者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然而倾听意味着全身心的去体会对方的信息,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条件。我来举个自己的例子,
我:你都不好好跟我聊天?
男票:(试图理解对方的需要,一个人情绪不好一定是因为需求没有满足)你感到不高兴,是不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听完他说这句话之后,我就不会再生气,也会愿意更加深入的聊下去,因为他全身心的感受我的需求和情绪,这就是非暴力沟通带来的益处,非暴力沟通能带来爱意,今天你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