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左宗棠》的第一部《平步封疆》,感受到的是左宗棠的常年累月的厚积。读到第二部《帝国砥柱》时,感到的不是薄发,而是厚发,是一发而不可收。在成为封疆大吏之后,他的至情至性,至忠至勇深深感动着我。
他是一个至情之人。读人物传记类的历史小说,让自己感动的热泪盈眶的次数不多,但是读这本书,我有几次都被感动的哭了。这些都源于他是一个至情之人。当他正准备出征新疆之时收到了家书,原来是他的夫人过世了。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封疆大吏,他完全可以妻妾成群。然而他却始终把爱妻放在心底,因为他的夫人于他而言,是知己,是朋友,更是他的精神支柱。夫人的善解人意陪伴着他度过了多少次人生的低谷,伴随着他度过了多少不如意的岁月。妻子的去世,让他“拍着桌子失声痛哭”,整晚守在灵堂。妻子生前一直希望给自己家的看门人老何要一份饷银,左宗棠一直都没答应。夫人去世后,他竟然违反规定给了老何七年的饷银。试想夫人在他的心目中该有多么的重要。更让人感动的是他给自己的政治对手倭仁哭灵。二人虽然政见不同,但是左宗棠感佩于于倭相的人品,还是放下身架,放下许多等待接见的达官显贵,亲自去祭灵,哭到泪如雨下。他了却了倭仁生前的愿望,还给了倭家一笔丧葬银子。他认为,“为国事而争,宗棠无悔”,但是对于倭仁这样的“真君子,宗棠却有意疏远,实在心中有愧”。
他是一个至性之人。当他接到诏书准备出征新疆收复伊犁时,为了显示自己必胜的决心,他让士兵买了一副黑色的大棺材,抬着棺材出征。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他的话语更是激励着全体将士为国杀敌。“臣也知道洋人不可小觑,可是作为男人,臣宁可战死,不能让人吓死”。显示出了他的大男人的至性本色。但是他也有幽默诙谐的一面,给紧张的军旅生活增加了几分情趣。陶澍、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是湖南人,而且都官至总督,他却说另外两人不如他。大家都大吃一惊,奇怪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却笑着说,陶澍没有封侯,曾国藩没有活着回到湖南,所以他比俩人都强。但是也有不如他俩的地方,“我的胡子没有他们长。”他的话逗得儿孙们都开心大笑。
他是一个至忠之人。作为军人,他忠于自己的祖国;作为臣子,他忠于皇上;作为总督,他忠于自己的子民。新疆作为中国的领土,其主权是绝对不允许侵犯的。但是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国人克复新疆,毫无疑问,这是五十年来在中亚发生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中国人的所有军事行动都有他们非凡的深谋远虑。”在国家主权上,他始终坚持寸土必争。甚至连政敌倭仁临死时还亲自手书对联“绝口不提议和事,千秋独有左季高”来赞扬左宗棠的至忠。对于老百姓的生活,他也是关心备至,甚至小到种树这件事,来改变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当地来百姓还写了一首诗来赞扬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而且,在面对太监的索要时,他一百两银子都没有,但是在修城墙、救助灾民等上面花的银子却多到上万两。足见他是一个忠于子民的好官。
他是一个至勇之人。在新疆平叛中,他显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视死如归,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威震新疆,让叛军闻风丧胆。在和英国的威妥玛因为鸦片一事的税收谈判时,他更现实了自己的勇敢。面对当时强大的英国海军,他丝毫不妥协、不退让,最终取得了谈判的成功。
小说文笔简单,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真实再现了左宗棠叱咤风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