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读后感分享者:chloemin,侵权删)
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三大巨头之一。阿德勒心理学具有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一种哲学,他曾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后来因为观点对立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他认为,如果一味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决定论。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认心理创伤。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
阿德勒在否认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童年经历的创伤事件本身不会决定什么,而我们给这个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我们的不幸,到底是谁决定的?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如何度过。
我们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虽然,你可能不太同意这种说法,但实际就是这样。我们往往都在羡慕别人的生活,希望自己成为那个成功的人,但同时常常下决定“不改变”。
为什么我们要羡慕别人呢?为什么希望变成别人呢?因为在自己看来,目前过的不幸福,如果能变成那个人,我们就会很幸福。可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变成了那个人,或许也会有其它的烦恼,或许真实的那个人并不如我们看上去的那么幸福。关键是,此生我们不可能成为别人。
无法体会到幸福,其实只是因为我们不会爱自己。这种不幸,就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的后果。既然我们看到别人的好,那为什么我不下决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我们缺乏选择新生活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既然不幸是我们的选择,那如何才能改变这个不幸的选择呢?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接受。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之所以一味的想变成别人,就是因为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被给予了什么”而不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
一味地追求“被给予了什么”,并不能改变什么,我们要做的是,面对现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们需要的是更新,而不是更换,是升级自己的生活行为认知方式,而不是怨天尤人。
很多人把不幸的原因归结到,“天生就是这样的,出生不好、颜值不高、智商不够等”、“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问题是,既然知道了自己出生不好、颜值不高、智商不够,那就去努力改变啊,可大部分人在知道了之后,依然没有采取行动,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相对于改变而言,“不改变”是一种“善”。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如何应对生活可以根据旧的经验,可谓是轻车熟路,即使遇到新情况也会想办法应付过去。而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未来本来就难以预测,生活本身就充满不安,那岂不是会更加痛苦、更加无助?也就是说,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会面临更多的挑战,相比之下,保持现状会更加轻松、更加安心。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两权相害取其轻。宁愿选择后者。大部分人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的经历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缺乏的只不过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一旦具有了“摒弃旧的生活方式”的决心,放弃了旧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开始改变。我依然是我,不必换成别人,只是需要改变对世界的看法、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就可以获得新的生活,活出全新的自己。
阿德勒的目的论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会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此时此刻的自己。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可以改变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一部自己亲手写的著作,将他与雅典的年轻人的辩论整理,把其哲学主张写成著作的是其弟子柏拉图。这与中国的孔子很相似,他们尽情辩论,通过对话引出答案,给后人创造自己发现答案的宝贵过程。
阿德勒主张,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人能获得幸福。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与任何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世界是简单的,仅仅是因为我们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会变暗。我们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可是,摘掉抹净之后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不禁闭上眼睛,或许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摘掉墨镜吗?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