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抗拒写关于友情、爱情或者婚姻的题材。觉得这三样都是很微妙的东西,得掌握好分寸,不是那么容易写得好的。
但是看完电影《七月与安生》后,我不得不同时在一篇文章里写这三样了(也是醉了,捂脸)。
再者,我一直认为,一篇好的影评,应该是让看过这部电影的读者引起共鸣,而没看过的读者则是既不觉得被剧透了,又能读完后觉得有非得立刻找这部电影出来一睹为快的冲动。
整部电影我看哭了两次,幸亏口袋里有张面巾纸,得以在这大冬天的不用下床找纸。
第一次哭是当两人四年后重逢吃泡面时候,安生对七月说“真好!我们又在一起了!”
第二次哭是安生对家明回忆七月去找她,镜头切换到七月挺着个大肚子怀孕了的时候。
好了,下面开始聊我的感受。
我从小就一直遗憾一件事情,就是我没有一个双胞胎姐姐或者妹妹,就是长得一模一样的那种。然后俩个人的人生应该有很像的经历,一生中应该都会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最佳的倾诉对象。
抱有这种想法的根源是,我心底一直觉得颜值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女孩应该很难成为知音的吧。
因为生活中好多场景之下,人们会无意识的看脸,于是俩人友谊的小桥会断。
当然,现在我才明白,即使颜值等价也没用,因为还有一个致命伤:气质。讲真,有时候气质的杀伤力更大,颜值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当然肯定至少是均值以上)
若他喜欢妖冶性感的气质,任你气质如兰,对他而言得到之后不过是一杯白开水,解渴但易乏味。
若他心心念念清纯款的,你即使魅惑得了天下又如何,在他那里,不过是日日怀疑你是某个前男友心底的红玫瑰而已。
但是如果这两个选项同时摆在面前的时候,大部分男人应该都叫家明吧。和白玫瑰结婚,把红玫瑰放心底。
可是,天未必遂人意。白玫瑰也会抛弃安稳,去追求自由。而这改变,是因为对真爱的渴望,对友谊的守护,对自我的迷茫。
当然这样说,只是强调了爱情和友情面临碰撞时得出的结果,而真正打破局面的却是婚姻。
婚姻是有时就像一场赌博,一次抉择。下场要么是一地鸡毛蒜皮,要么是同床异梦。说好的白首不分离,说好的伉俪情深,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做到。
所幸七月是过得了小城岁月静好,经得起流浪的漂泊不定。或许七月的灵魂里住着安生,正如安生的心底也住着一个安稳生活的七月。
七月的放手,亦是自己灵魂深处对真爱和自由以及友情的深深眷恋。因为珍惜,所以放手。
最后,安生过上了曾经七月最渴望的生活,七月也在安生的笔下和心中那么自由的流浪。
虽然我们现在或许还在徘徊和迷惘,但是就像春日花开叶绿、秋日天蓝气爽,愿最后所有人都过上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