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摄影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的新现实主义和60年代衍生出来的“杜塞尔多夫学派”,向着社会景观”和“新地形,“人为改变的风景的照片”。在不断的总结和追问下,景观摄影逐渐成为活跃在当代西方摄影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指一种出现在消费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建立在冷静、理性和相对客观的观看方式主导下,以“人造景观”作为拍摄对象的摄影类型。透过这些“景观”,其背后充满着摄影师对现实的审问与批判。与西方的原意有所不同。因此,国内最早使用的“景观摄影”一词与西方的意义有所不同,它更多属于一个政治学意义上的概念。随着这两年的景观摄影逐渐成为中国当下摄影中国的热门词汇,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摄影师采取景观摄影的方式,它变得不再局限于权力政治,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其概念和意义开始与西方原有概念相近了。
第一位摄影师:黎朗:美丽世界的沉默观者
景观摄影不仅简单地是一种摄影类型,更是一种摄影师参与社会的表达。一方面作品能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拍摄时也会融入作者的思考,所以拍出来的作品代表着摄影师的一种立场。它很像是一种融合了纪实摄影、风光摄影和观念摄影的摄影类型。而选择景观摄影作为创作方向的人,肯定是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对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思考、批判的能力,这样他们才会慢慢觉悟到通过某种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思考和视觉表达。
第二位摄影师:颜长江:摄影已经不重要了,我必须借表达而自救。
景观就在我们周边,在我们生活的城市。现在的中国现实就是一个很大的景观现场,有太多的有趣的建筑、有趣的空间景观,很多时候当你冷静观察时,它们看起来很超现实,也很荒诞,套用比较当下的一个词就是很“后现代”。但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些可能需要一个去建立社会体验和视觉经验的过程。
第三位摄影师:刘柯
如果把景观摄影与风光摄影进行区别,景观摄影更多的是关注一种人造的、人工化的的景观,而风光摄影则更多是去关注自然景观。并且这种人工和人造景观不断处于一种变动当中,它与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其背景与城市化和消费社会的出现密不可分。
中国本土的景观摄影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这一摄影的形式来进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和表达。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有本土特色也有普遍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同西方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作为拍摄题材和对象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很多。
人们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生活,这种压力让心不安宁并不断昭示出摄影家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深刻理解与感悟。伴随中国的国力增强,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运动导致高楼林立。于是,我们看到各种表情突兀的建筑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的城市工地上,他们“造型怪异”、体量巨大。面对这些高楼大厦,如果我们过去的祖先们更多是对自然有敬畏的话,那么今天我们需要对新出现的很多地标建筑有敬畏之心。这些地标建筑正逐渐成逐渐取代几千年来中国人敬畏的自然景观,成为新的膜拜对象。这些建筑与中国人的传统建筑最大的差异在于,他们太不人性化,他们跟人没有关系。在这些建筑面前,人开始变得渺小,巨大的视觉压力导致一种巨大心理压力的产生。在这个意义上讲,景观摄影背后表达的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的共同感受和相似的心理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