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叔本华的《孤独读书术》中偷时间的人章节中第二集~内容与形式中的所感所悟。
初读此章,我理解的是我们读书所见即作者思想内容的价值体现,内容即作者的具体所述,形式即不同的文体,如随笔,散文,小说,故事等,即表现手法,方便他把内容呈于人前的容器。
不同的构思创造出不同的作品内容与形式,总归是有价值的,对读者而言,或多或少有所作用,此作用且不作好坏之分。
而内容上可做的功夫不过是承载以往历史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再加注作者本人的思想得以整合,获得的新瓶旧药。也许是药的样子变了,或者味道有所不同,让人易于接受了,易于吞服咽下,或打心底让人信服,未吃下便带有定心奇效。
而且,我们不能以人貌取作品,以人品量作品;而是切实地通过作品看价值,不以人论事。
可事实上,我读完这一章,对内容和形式的儿理解更为迷惑了,到最后压根儿理不出所以然。
于是,我试着倒读一遍这一章,思量了一番作者所列举的实例:
1、忽视埃特鲁里亚美丽花瓶的形状和花纹却对语颜料和陶土做化学分析。
2、研究有关《浮士德》的传说,要比研究《浮士德》更为专心。
3、对勒诺做学术式的研究,研究勒诺到底是谁。
不得不说,哲学家的思辨思维太过于理性,逻辑思路清奇得往往让人容易陷入迷思,摸不着头脑。正向无法证明,那就来个反推,只要通,则可行。
因而,反推捋过一遍后,我的结论如下:
每个人的思想不尽相同,这就注定了作品的形式千变万化。比如同样是描述家园,为何有的作家写得精彩绝伦,叫人看了欲罢不能,连连拍手叫绝,回味无穷。而有的作家写的却无人问津,即便在内容上巧铺上夺人眼球的噱头,耐人寻味的言外之意,也只能稳住一时,不多时便被抛之脑后,来去匆匆也。
又或者当我们自己试着去写的时候,,却总觉得手不是手,脚不是脚,浑身不舒坦,语言平平无奇,了无生趣。
也许这就是形式的特性,不同语言运用的精妙,多变思想表现的张力。虽然噱头八卦容易让人上头,格外惹人注目,可一旦过了势头,便会再次归于平淡,不足以支撑作者完成人生马拉松,千古流传于世上……
同样地,当我们称赞,歌颂一位作家的伟大,绝不会在单一某个突兀的内容上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而是纵观整个作品,惊叹作者的运筹帷幄,及布局之精妙,手法之特别。
也就是说他的身上可以有多个闪光点,甚至让你觉得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件珍宝,弥足珍贵。随意说一个点便足以触发它的价值所在,足以体现它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名伟大,优秀的作家身上不应该只有一个闪光点。同样一部作品,一部值得传世的作品,他的价值不仅仅只体现在内容上,而是周身光发亮。因为他们有幸被作者魔术般的手法赋予了生命,得以惊艳面试,经年累月,为世人所传诵,世代流传……
我们的思想一旦用语言表述出来,便成型,同时失去了生命力,成为无法改变的静物,也便失去了动态美感。我们再也无法让它复活,除非借由他人之力,如同当孩子长大后,羽翼丰满,便会振翅高飞,离开家门,闯荡天涯。
因而,对作品,作家而言,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他都是作家思考的价值产物,孰轻孰重,足以衡量一个作品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