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公众号| 小书载酒共饮时月
丁元英去五台山拜访的时候和韩楚风的对话很有意思。
韩楚风问:既然是扶贫,为什么不直接雇佣那些农民?反而要采取公司和农民合作的模式?
在这里要说一下,当时丁元英成立的公司并不是一个包括了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的完全体,而是分开的。
北京格律诗音箱公司只向王庙村的人提供资金购买生产要素(机械设备和材料),这笔资金是要还的,只是还的并不是现金而是货物。
格律诗公司想办法打通销售通道,并向王庙村提出需求,王庙村根据格律诗的需求制作音箱。相当于两者只是一个合作的关系,等到了后期,王庙村要是有了影响力,也可以和其他公司合作。
丁元英回他,如果格律诗掌控了所有的生产要素,并且雇佣这帮农民进行生产,那就会产生法律上的雇佣的合同关系,一很麻烦,二很可能会拖累公司。
公司本来的实力就不强,其次,市场总体就那么多,要想生存,就得从其他公司嘴里拿肉吃,这么一来,公司就又要去竞争,又要付工资,会步履维艰。
在这里,为什么丁元英不愿意公司承担雇佣关系的法律职责?因为他深谙人性,一开始,农民可能还会觉得公司给了他一碗饭吃,但是时间一久,就会根据法律,要求这要求那。
还会因为磨合问题产生矛盾,到时候如果出现人员离职问题,又怎么处理?因为王庙村的农民一旦离职,就背离了扶贫的初衷。
所以丁元英不愿意以雇佣的关系来做这个事儿。
看似很不讲人情,但实际,丁元英给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在发展中理解并且运用市场经济。
这让我想起了后来丁元英为了这个事儿去求佛,结果智玄大师给他说了四个大字:大爱无爱。
扶贫工作无疑于是一件功德的事情,但是这件功德得从别人的嘴里捞肉,肯定会出矛盾。
所以最后智玄大师说:“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说明智玄大师是赞成丁元英的扶贫计划的。
在见到智玄大师的之前,丁元英拿了十万块求见费,但是智玄大师并没有因此见他,后来又给了一个信封,里面写了几句话:
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这才见他们,后来智玄大师又给他写了几句话: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笔者愚钝,不懂,如果读者有懂的,希望能在评论区说一下。
在小说中,丁元英提到了一个事儿: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
智玄大师也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诸位有什么想法,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