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设计思考当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失败是有价值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说:“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改变旧习惯培养新态度
为一切事物赋予意义的人是你自己
决定人生质量的不是外在因素,而是你自己。
成败记录卡的唯一持有者是你自己,而我们的一生中有充足的机会去学习,即便第一次或者前五次都没学会也没关系。
强调自我意象比强调其行为更能唤起人们的关切。因此,要改变行为首先要改变自我意象。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系列关于自身的看法。我们的自我印象可能很准确,也可能完全不靠谱。但不论哪种情况,自我意象都强烈影响了我们回应周围世界的方式。
我们偶尔会遇到足以改变人生的强烈改变,但改变大都始于细微的量变。那些意外经历不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细微的改变我们的自我意想。通过不断的量变,是我意象最终得以整体改变。如果方法正确,它可以增强自我实现的信心,即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提升。
我们都同意,遇到有人开车很野蛮、很危险,那么最好躲远一点。但又有许多人承认自己会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行为:飙车追逐。
第一反应通常被称作脑缘劫持反应或杏仁核劫持。第二种反应及次级理性反应。
心胜于物,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你当前的困难处境,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都有助于解决问题。
各种行为失常都与大脑不同区域的使用失衡有关。
过分理智与负责高级智力活动的大脑区域僵滞有关。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这项练习的效果在于让你投入时间深入反省人生的意义。敞开心扉直面问题比得到具体的答案重要。这项练习可以促进身心放松、增强内在动力、不断提升活力。
对与错
游戏规则看似相当简单:如果我是对的,并且你是错的,那么我就赢了。
整个情境有点像是在纸牌屋里赌博。当你参赌的那一刻,纸牌屋便开始从玩家的总赌注里抽取提成,这就是他的盈利模式。显然,不管你是输还是赢,玩家们的总资产最后都会缩水,这就是赌博的代价。
一顿观察到自己陷入了纠结对错的游戏之中,请记住:是你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赋予的意义,所以你完全可以结束这场游戏。无论你多么正确或者他人错得多么离谱,一旦纠结对错,你就已经输了。
以此类推,你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对待自身感受。有些狗狗很丑,但它们却丑得很可爱,不是吗?
一切理由都是胡扯
参加会议迟到,是因为没有把会议开成优先级别较高的事情。其他与会人员也会遇到同样的交通问题或其他生活意外,他们却能够准时到会,因为他们足够重视这件事。
使用理由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矛盾:我们需要理由来彰显自己自身的理智,但使用这些理由也意味着我们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起全部责任。
不要寻找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是用于设计思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它能让你摆脱困境,获取新的方法和见解。
投射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当一个人将自己拥有的特质和个人感受归于他人时,投射行为便发生了。你注意到了别人身上的某个缺点,这很可能意味着你身上有同样的问题。
果断和犹豫
布里丹之驴悖论
人们经常把做决定的痛苦拖延太久
到底是谁阻碍了自己达成目标?没有任何人可以,除了你自己。
提出正确的问题
你是否有过看是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你可曾为它绞尽脑汁,甚至夜不能寐。我敢打赌你一定是在努力解决不正确的问题,找不到答案往往都是因为没有问对问题。
我们自认为在处理问题,其实我们是在处理一个与实际问题并不大切合的答案。
有一个摆脱这种困境的办法是向自己提问:如果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给我带来什么?之后的答案可以转换为一个内涵更丰富、更具延展性的新问题。
重构问题
重构问题本质上是改变观察视角。
过马路的毛毛虫
像那些毛毛虫一样,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未曾拥有的东西更感兴趣。我们可能会为某种事物而奋斗,付出努力却耗费了生命。一旦我们达到目标,随即失去兴趣,然后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我们总是在寻找不同,寻找更好。
如果改变和前进可以把我们带向生命中更为美好的领域,那当然是好事。不幸的是,我们寻找下一个大目标的频率太快了,使我们来不及享受达到目标的满足感,也没有好好回顾实现目标的过程。下一个目标又或者我们疲于奔命,以至于忘记享受我们已经拥有的、具有深刻意义的东西。
突破瓶颈的22个方法
努力、创造有利环境、放松、头脑风暴、清单、元清单、形态分析、想法日志、幽默、绘画交流、强制转变、分合法、图解物理过程、要是……、决策矩阵、逆向工作法、情节串联图板、如何-为何图解法、嗅觉思考、思维导图、元总结、图解你自己。
找到更多人帮你
向每个人学习
时间不能浪费在焦虑上,如果当你匆匆忙忙的做事情,那么慌乱中难免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而收拾这个烂摊子所浪费的时间往往会超过你从容的完成这件事情所需的时间。
不要贬低他人
说同事坏话所贬低的是自己,而不是对方。如果我告诉你与我同事的人有多优秀,那么从侧面也衬托出了我的优秀。
寻求帮助
我个人并不太迷信通常人们所追捧的正规指导过程,我更喜欢微指导。
乔布斯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好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则偷窃。
忽视前人的智慧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参考别人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妥,同时也别死死抱着自己的想法舍不得分享。
要建立真正的友谊,而不是说说的人脉
行动胜于一切
尝试还是行动
失败的馈赠
如果一个组织惩罚失败,却不承认失败是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那么它必定会压制组织成员的创造力。
失败可以让人成长,但人们更倾向于在抽象层面接受这一观念。一旦回到现实,人们就难以接受失败,除非他们身处支持这一观念的环境当中。
注意你的沟通方式
但是/而且
我想去看电影,但是我有工作要做。
我想去看电影,并且我有工作要做。
不得不/想要
我不得不完成工作
我想要完成工作
不能/不会
不能暗含无助,不会这意味着意志力和自我选择。
帮助与应该最好不用或尽量少用。
当你帮助别人时,就暗示对方能力不足,而只有你是无所不能的。协助别人则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暗示对方的能力也很强。
应该也会使人气馁,它暗示做某件事是一种义务。
尽可能避免提出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你问对方为什么做某事,多少会带些负面、不赞同的意味,给对方造成需要为自己辩解的压力。
你应该使用以我开头的句式清晰的陈述自己的立场。开门见山、开诚布公的对话既不浪费时间又能让你有效的达成目标。在使用为什么的问句中,对方可以用任何号理由来解释他的原因,而你却极有可能失去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
有些问题可以促成创造性的相互交流。如果你的问题一再引发自己和他人的共同思考,那么这个问题便具有衍生性。而如果你还在关注问题的答案,那么这个问题具有真实性还有衍生性。提问者得到的不尽尽是正确答案,这还引发了提问者与作答者之间的会话交流,让咨询和辩护轮流进行。真正的衍生性问题对各方都有益,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递已知的信息。
如果你漫不经心以客套话相询,人们也能在潜意识层面立刻意识到。所以不要用一般性问题来填补会话空缺。如果你打算问同事今天过得怎样,请一定倾听对方的回应。
许多人之所以在别人话音未落之时就打断对方,是因为担心自己忘记想说的话,或者他在开口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时机。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当对方讲完以后,如果你觉得刚才想说而没来得及说的话依然适合说出口,那么这时候就不妨讲出来。如果已经忘掉,也没人会注意——无论在你看来自己那番话有多精彩。
培养最好的团队习惯
融入群体是人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隶属于各种不同的群体。在群体中与他人互动方式不但可以改变你在某种情景中的态度,还可以丰富或者毁掉你的生活。
展开争论的重要前提是不针对个人,不破坏团队的相互支持与理解。
建设性批评
具体做法是先说出两个以我喜欢开头的陈述句,再接一个以我希望开头的陈述句。
有一个打破群组僵局的有效办法:将大家两两分组,然后搭档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是哪一类人。接下来让学生们把对搭档的了解讲述给另外一组人听。这种方式会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如此不擅长倾听,而且记忆力是如此之差。
做完自我介绍后,我们就可以在大规模群组成员之间建立联系。有一个好办法:以6到8个人为一组围成一圈,每个人轮流补全同一句话。我一般采用以我上一次开头的句式。比如我上一次大笑是在,我上一次失眠是在,我上一次生气是在……
结果证明,如果你能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别人会更喜欢你。我们因害怕被人排斥而掩饰自我,带讽刺的是,我们被人排斥的原因通常都是掩饰自我,而不是吐露心声。
记住对方的名字,可以让人际交往达到更完满的境界。
我曾经以为如果不能自然记住学生的名字,就说明我没有这个能力。但实际上这跟能力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我没有投入足够的专注力来实现意愿的经典案例。长此以往会养成难成一事的坏习惯。
一人独掌大权会形成组织结构的瓶颈。在等级管理制度下,领导需要随时在场,所有事情都要等他决断。
竞争最小化
你无法选择一个团队的领导风格。只要存在职位和薪资的等级差异,你就可能遇到那些踩着别人肩膀上爬的人。
我发现竞争能激发学生性格中最恶劣的一面,学习合作和分享则能展现他们最好的一面。
以权力为本位的机制通常会引发竞争。
物理空间与肢体语言
物理空间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你发现自己处在小组的边缘位置而感到被忽视,请罗到一个更靠近中心的位置,这样你就更容易融入当下进行的活动。改变你所处的位置,就会改变你对参与事件的感受。
注意你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你喜欢他传递的信息,就继续保持下去;如果不喜欢他传递的信号,那就换一个让你舒服的位置。
《营造空间》(Make space)
掌控环境
不同寻常的打断方式是一种可以在工作中提高团队活力的方法。
家庭以及其他社群的社会功能之一在于约束我们的行为一般来说,这些约束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转。但是他们也有弊端,我们愿意与之对抗,才能在适当的情况下抛开这种束缚。
自我意象通常会对我们是否做一件事产生约束作用。
通过选择从何处展开故事以及在哪里收尾,便赋予了这则故事你想要的意义。通过改变断句,英雄可能会变成恶棍,反之亦然。
在我看来生活基本上是一项解决问题的活动,你可以学会优化过程与结果。
问题机遇
将问题转变为提高生活品质的契机
问题和充实的工作一样是生命的馈赠
如果你能将问题重构,许多可行的方案便会呈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会变得显而易见。
建立成功之路的原型
你下次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花太多时间思前想后,尽管放手去做。用你的第一个想法快速建立原型。
不是你的问题
我们容易夸大自己在他人生活中和行为中的重要性,这是寻找解决方案和生活中其他方面出现差错的另一个原因。我们要明白,别人并不会在意我们的发型或穿着,因为他们的心思都在自己身上,无暇顾及我们。人们会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事业和问题,而不会关注你。即便如此,我们之中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主导他人行为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