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悦美,书香校园# 《京华烟云》读来咂然有味,数读不厌,与《红楼梦》般同是在一两大时代更迭之际,通过写几大家族之间的爱恨情仇、盛衰兴亡奏响了时代之歌,读罢只觉酣畅淋漓,余味缭绕,发人深省。在此因篇幅等缘故只谈谈关于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想。
初读《京华烟云》便为它半文半白的语言、生动紧凑的故事情节和跃然于纸上的鲜活人物形象所吸引,也是因为它才对林语堂先生有了几分了解,同时生了几分敬意。
不难看到,《京华烟云》在情节结构、人物设定上都或多或少有《红楼梦》的影子,故有“民国时代的《红楼梦》”之称。但《京华烟云》较之《红楼梦》少了几分影射、几分严肃,而在叙事中多了些许幽默风趣,更为实实在在、质质朴朴,让人在舒心一笑中感悟世事变幻和人生哲理。红玉与黛玉、体仁与薛蟠、木兰与湘云、莫愁与探春、暗香与香菱、长舌妇李姨妈与赵姨娘……这些人物角色与《红楼梦》中的人物对应起来有共通点,又各有其发展性。红玉同样具备黛玉的才气和自傲,少了几分黛玉言语上的刻薄,多了些许温和;体仁与薛蟠一般混账无赖,却对丫头银屏痴情一片;木兰有湘云的率真爽朗,却比湘云多了几分细腻和大智慧;莫愁有探春式的明事理、识大体,少了探春性格中尖锐的部分,多了几分女子的温婉与忍耐……
初时我对木兰是又喜爱又钦佩,认为她身上既有新式女子的自由精神,又不失旧时大家闺秀的典雅、温柔及大气,堪称中国女子的楷模!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时代,木兰表现出异于同龄人的聪慧:她不仅学会了女人在社会上应学的礼节风俗,还会一般女子所不会的中医药知识、懂得唱京戏、吹口哨、鉴赏古董,尤其是认得甲骨这一点最令人讶异,也是因为这个才能让曾老爷在寻找被拐卖的木兰时确认了她的身份——“天下只有她一个小姑娘儿认得这种甲骨”……
但是当我再回味文本,细品人物的性情、行动时,却“不幸”发现这位完美楷模身上的美中不足:她在爱情婚姻上,仍带有封建社会遗存的“以身相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落后的观念。她爱立夫,当她猛然意识到自己对立夫的感情后,她还是默许了家中同荪亚结婚的决定。她清楚自己是倾心于何人,却无法勇敢地付诸行动,为自己的幸福作出抗争。当然,作为局外人,这样的论断或许过于轻率和浅薄了。
依我之见,从开端到文末,木兰的性格得到了三次大的发展变化。
第一次是一年中秋节姚家一大家子同傅先生及立夫母子持蟹赏菊度中秋之时。木兰在螃蟹席上吟了宝钗的螃蟹诗,发了关于螃蟹的妙言警论,木兰和立夫互相举杯敬酒,“幸福与忧愁,快乐与痛苦竟如此之相似,那天晚上,谁也不敢说木兰是快乐,还是伤心”,那天木兰真正感觉到自我个人的独立存在,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第一次隐约感受到对立夫的感情。
第二次是在阿满参加游行示威不幸遇害后,在听说学生队伍要来参加阿满的葬礼时,木兰愤怒地劝莫愁千万别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什么公众活动。木兰重新体味到了人生神秘的哲学意义,明白了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永恒。这时木兰是作为一个母亲,护雏般地疼爱、保护自己的子女。
第三次是当面临国家危亡时,不同于阿满刚走时木兰愤懑地告诫莫愁看好儿女,别让他们参加什么公众活动,她最终同意阿通去参军,并且她在路途中出于极大的同情心收养了好几个走投无路的小孩儿。当木兰听到军队的歌声——“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她在人流之中感受到了一股崇高情感,她失去了空间和方向,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个体感,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一般老百姓中的一份子了,她终于体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真正快乐。到了此时,木兰的精神才得以超脱个人,升到国家、集体的地步。她不再是作为自己孩子的母亲,甚至是天下子女的母亲,以一种崇高的博爱的胸怀爱着同她一样的普通百姓。
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切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京华烟云的历史洪流中截出一个人来描摹。这三次精神的发展和飞跃充实、升华了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使之变得更为生动感人,也为在战火纷飞、国家有难之际,身为国家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我们该怎么做提出了一个示范、引导,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希望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