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
心中明白却无法付诸行动的原因
我们的身体运动是在身心保持一致之时。我们采取行动是在思考与感情同步之时。当思考认为行动具有价值,感情对此反应愉悦,我们的身体便会轻松地动起来。仿佛之前那沉重不堪的身体不是自己的——“去吧,有趣,快去”“做吧,开心,快做”。
事实上,身体难以行动的原因并非体重超标而是因为心太重。如果思考和感情朝着相反的两个方向使劲,那么毫无疑问疑问感情会占上风。“去吧,但是看起来挺无聊的,算了吧”,“做吧,但是看着不好玩,算了吧”……诸如此类。身体总是跟着感情走,却不听从思考的指挥。(心理动力学原因、内驱力)
因此,即使用自己的头脑理解了整理的正确性,但如果感情无法在这一正确性中发现喜悦,身体也是无法采取行动的。即使行动了,也必须是勉勉强强,不情愿。
目前为止我们总是用整理的正确性来命令自己。但是我们对所谓的正确与否的审判并不真正感到欢欣鼓舞。因为再也没有比所谓正确的依据更不可靠的了。因为谁都觉得自己是好像正确的。(认知)
以整理的正确性为理由命令别人进行整理是最荒唐的,就像个空洞的游戏。即使别人听从命令行动了,倘若没有主动性和自发性,最终只能与双方的期待南辕北辙,只是增加双方的不快而已。
“哎哟,这不一点也没收拾啊”,“我都这么努力收拾了”——最后只能以这样的对话收场。
因此,应该把“必须”“不得不”这些让整理工作变得沉重的词从收拾整理的行动中去除掉。
用心、用脑、用身体去自我探访
首先去找出整理的效果。自己去确认整理带给我们的益处。然后再去实践它。当然,开始的时候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空间也不要紧。然后体会:整理带给我们的是多么愉快舒适的感觉啊!
整理的效果、整理的趣味性、整理的快乐和奥义实在是妙不可言。简直等同于一门“考古学”,它既是学问又是实践。整理能发掘出重要的东西。发掘出的东西是附带着各种个人信息的历史证据。与被埋没物品重逢时的兴奋,发掘旧物品时的妙趣和喜悦。整理是用心、用脑、用身体进行的自我探访工程——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认为吗?
怎么样?是否有人曾告诉过你整理的“巨大功效”?现在呢?是否还在心烦意乱地皱着眉整理或者歇斯底里地要求周围的人整理?
倘若果真如此,恐怕就没人能想象得出整理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效果。这实在是对不住“整理”,更对不住自己。
I:
1.了解进行整理工作之前,我们脑海里的想法和情绪分别是什么;
2.如果能够主动去整理,那么就去做;如果情绪和想法是相反的,即想法是“去做”,情绪是“整理好烦哦”而“不想去做”的时候,在想象中确认整理带给我们的益处,越越细节越好(这个其实有点催眠的意味了。每个人的想象能力是不一样的,想象力越丰富的人,催眠敏感性越高——当然,这是后话)。比如
*整理的效果
*整理的趣味性
*整理的快乐感等等
**与被埋没物品重逢时的兴奋
**发觉旧物品时的妙趣和喜悦
3.在想象中体会到整理的好处,产生整理的内驱力,然后“去做”。
A1:
大多数情况下我是一个喜欢整理的人,并且按照拆页中提到的方法整理。我想举的是不想做的时候。
累的时候,或者心烦意乱的时候,常常沉浸在看到一堆要整理的东西的脏乱差中,负面情绪循环产生,最终选择忽视,或者一股脑藏在箱子里,采取眼不见为净的消极做法。
A2:
1.因为有收纳癖(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可能是不安全感导致的),家里同类型的东西收集了很多。打算下周二做一个整理,将去年没有穿过的衣服和以往的藏品理出来,要么送人,要么闲鱼卖掉(这个算不算广告?)。——想法
2. 想象
(1)在脑海中想象拿到这样的(二手)礼物的时候,对需要它的朋友来说,会是物有所用。加强了我和朋友之间的联结,我也会很开心;
(2)想象给理出来打算卖掉的物品的标价,如何放在闲鱼上拍卖,最终看到支付宝进账时,心情一定是暴爽的。
3.立马着手去做~
4.最终看到家里多出来的空间,神清气爽,内心也像是卸下了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