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97香港回归电视实况转播我是在意大利佩鲁贾一位意大利朋友家看到的。这也是我头次拿因私护照,也是事隔10年,再次走出国门。
当时拿到一本因私护照是何等艰辛,时间周折,精力耗费,近乎崩溃。民企小公司的申请者,出入境管理局一般是不直接受理,而是要通过他们的指定办理中介机构,目的就是多收费,主管政审还得交由总商会,连照相,复印都需要到独家店。护照还设AB卡,既便拿到出访国签证后,还得到出入境更换护照B卡。对自己国民出国的严格控制,审查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从北京机场出关,出入境警察对持因私护照者都特别“关照”,不仅要注视你,还得询问几句,主要就是要检视你的表情和反应。
虽然实现这次出行的过程颇费周张,从认识意大利客户、接受邀请出访、护照办理、签证申请、机票订购等等,一手独自办理。但坐上国航班机从北京飞往罗马时,心情还是挺High的,这是集中太多“第一次”的旅程:第一次持因私护照,第一次自由行,第一次到欧洲,第一次到意大利,第一次商务考察,第一次要住在国外的酒店、旅馆……
飞往罗马用时10个小时,期间在米兰经停1小时。在米兰机场中转区休息室,在多数是欧洲人分散闲坐的地方,我猛然看见有两位清瘦中年人,穿灰色上衣,佩戴金日成像章的朝鲜人静静地坐在一旁抽烟,从烟味可以闻出烟质不是太好。我觉得好奇,走过去跟他们英语交流,他们两位都似乎很紧张,他们可能没有防备会有人此时突然跟他们搭讪。只见他们神情恍惚,呆若木鸡,抽烟的手都僵硬,空气也凝固了。他们应该听懂我说的话,但很谨慎,仅仅用not、not回应。虽然以前在原单位经常从东北调来的同事说起北朝鲜社会状况和政治生态,但这回亲身遇到,我才悔不该对来自封闭国度的人太热心,稍停顿片刻便径自前往免税店观顾,再回头时,那两位朝鲜人也起身离开,走到更偏远的座椅上,显然他们出行是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不可以随意跟陌生人交谈。
到罗马机场,办理出关,提取行李后已是当地时间下午4点半了。(与北京时差6个小时)出门在外,家人牵挂,所以赶紧在机场自动兑换货币的柜员机上,塞进100美元,换取到近150多万的意大利货币里拉,瞬间成为”百万富翁”持有者,再用好几万里拉输入投币电话,给家人报平安,而国内已是子夜时分。随后,也与邀请方单位联络,了解情况,他们要我们在罗马先住下,并告知地址,以便明天派人接我们到公司所在地――佩鲁贾
诚然很理解他们事出有因未能来机场接我们,但真实地让我和同伴两眼一抹黑。当时手里没有任何罗马的资料介绍,之前也没有刻意去了解,也因为20年前书店几乎没有旅游观光的书籍。对罗马的认识就停留在一句成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还好,天色还不晚,我和同事决定花点时间,环绕一圈机场候机楼,边走边看,熟悉一下环境,走到正门出口处,抬头看到有一廊桥与候机楼相连,许多人在廊桥内走动,想必这应该是无缝对接的设施,相信西方国家在公共场所的设计应该是有便利化与人性化的考量。为此,我们决定也乘电梯上去,经询问一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才知,这是机场火车站,接驳到罗马城内的Terminal。而后在自动售票机上,在都是意大利文的站点选项中,寻找Terminal键,取出票后并径自走进停靠的车厢内,没过多久,车就开动了。
在车上,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的景致,全神贯注,就是充满新鲜感和好奇,似乎是一定要扑捉到内心对罗马感知的东西,也可能是N多年没走进异国他乡,个人精神层面的自然流露。
约莫半个时辰,火车停靠在Terminal终点站,事后才知,这就是罗马的中央火车站,乘客可以从这中央火车站坐车直达北欧、西欧多数国家,也号称全欧洲最大的火车站。
在罗马停留期间,就住在离中央火车站不远的Albarting阿巴町旅馆,通过询问了解到坐66路公交车基本可以游览罗马的核心城区的旅游景点。
这次出访意大利由于有多项任务和需要面见不同客人,所以有多次罗马—佩鲁贾折返。
第一次从佩鲁贾返回罗马的当天下午,处理完差事后,记得在参观人声鼎沸的梵蒂冈圣彼得堡教堂后已近傍晚,我和同伴仍然选择66路公交车返回中央火车站附近的阿巴町旅馆,上车后,当车门将要关闭,车在启动之时,突然从车门边后闪现一位东方女性,招手示意车稍停下,但司机没注意,我连忙大声喊了一句“Just a moment”,车又停下来了。只见这东方女性登上车,朝我们会意笑一笑,很是友好 ,没有戒备心。身着浅色长袖衬衫,明眸皓齿,皮肤白皙,头发齐短,面容娟秀,化了点淡妆。她微笑着,用不很流利的英语问我这趟车会到中央火车站吗?我很肯定的口吻,回答“Yes”并告诉她我们也要在那站下车。她嫣然一笑,露出欣喜的眼神,很坦然地松了一口气,似乎我们已认识许久样子,显得轻松自在。
在车上,我们自报家门,她说她是韩国人(Korea)住在汉城,到法国巴黎学法语,这个暑假到意大利转转,也刚刚参观了圣彼得大教堂。
我们的交流时而出现障碍,偶尔也会一点疑惑,毕竟她是主修法语。尽管英语中有近50%来自法语,但发音有不小差距,所以双方交流过程中还得借住比比划划,但彼此脸上都挂着会心的笑容。
她可能是一个人出行,少有机会与人交谈,所以此时可以看得出,她也蛮欣喜,很主动地与我们呼应;也可能是在这人不多的公交车上,行驶在古罗马的土地上,遇到同样东方人种油然而生的亲近感吧。
不知不觉,过了几站,车停在中央火车站旁,我们彼此挥手话别,在月色中,她一个人独自朝另一方向很淡定地走去。
回到旅馆,我回想起前2天在米兰机场中转站遇到的那两位戒备森严、谨慎异常的北朝鲜中年人,不知不觉为他们可怜,觉得不可理喻。虽同一个民族,但制度不同,涉外交流的心态,反差却有如此之大。真感到唏嘘不已。
这趟意大利之行,时间仅一周,但二次到佩鲁贾实地考察。在第二次结束完成在佩鲁贾的商务考察后,我们的意大利客人建议我们可以直接从他们公司附近的Saint Guiliana小镇坐火车回罗马。
小镇火车站确实很Mini,一幢橘黄色的三角小木屋就立于一片水泥地中间,单人值守,负责卖票及其他。屋前面挂着一个边框为木质结构的挂钟,没有候车室,屋后就是站台,靠屋边上有一个自动售卖饮料机,水泥地面边上立有发车告示牌。
我们买完票后,来到小木屋后面站台等候,空空如也,但在站台边上看到一人正背对着我们凝视着火车必经之路。此时,同事轻声说道,”前面那位好像是在罗马见过的韩国女孩”……
不可思议啊!就在佩鲁贾边缘小镇的小火车站竟然会碰见几天前在罗马66路公交车上遇见的韩国女孩,而且等着同一班次的火车返回罗马!
当我们走过去,在她身后轻轻说一声“Hi”,她转身回头也立马认出我们,惊讶的眼神带着很欣喜的微笑,说道“Unbelievable”。(难于置信)
我们很自然地相互介绍这个把星期的活动足迹。
她听说佩鲁贾是一个很美的山城,而佩鲁贾大学历史也很悠久,就过来实地了解,有考虑明年在此选修一门意大利语。
大约一刻钟过后,火车停靠站台,车厢里铺着地毯,人很少,车票也没有座位号,我们选择一个小包厢入座,近2个多小时的路程,说说笑笑,轻松自在。
那时,中韩虽已建交,但百姓交往还很少,不像如今的热络。在交谈中我们都回避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北朝鲜(North Korea)字眼。
她提到她的祖父会汉语,还看过《三国演义》,但是到他父亲这一辈,汉语就仅会说几句,反而是日语学得多。
火车到罗马的中央火车站已是中午时分,出了火车站,我告诉她说,今天中午,让我们中国大哥们请你吃中餐。她欣然接受,跟着我们到一家,离火车站不远,我们之前才找到的扬子江餐馆。
上什么菜,现在是想不起来,印象菜品一般,但三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谈笑风生,神情自若。临别时分,我们拍了几张合影,也递给她名片,她借我们的笔写下她家在汉城的地址和电话,随后我们目送她向中央火车站一侧走去。
时光荏苒,20多年弹指一挥间。忆昔当年,合影的照片今犹在,但人面不知何处去?罗马依旧,游人如织,台伯河依然静静流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