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课程改革的主人
卫兵读书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进展,由于“课程惰性”的存在,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必然一直存在。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明晰的是: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退路没有出路。所以,我们与其观望、等待、懈怠,不如行动、前进、探究,真正做课程改革的主人。
做课程改革的研究者。不因现有教育立法滞后和高考制度滞后而裹步不前。教师即课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积极以各种形式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可以坚持写教育叙事、可以持续开展行动研究。研究,让我们不糊里糊涂、不人云亦云、不固步自封。
做课程改革的参与者。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专题培训,借以优化我们的课程理念和实施策略;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试验,彻底摒弃“满堂灌”“满堂问”的沉珂,既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学习”,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灌输”,更是“人格建构”;彻底摒弃“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去除课程教学的“简单思维”的偏好。
做课程改革的践行者。遵从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新课程运动,切实弥补传统学科教学过分抽象的弊端,注重科学设计体验式的学习活动:从生活、实践、问题出发来组织活动,让教学同学生生活关联,让他们感到有意义、感兴趣,引发学生兴致勃勃地展开尝试错误活动,体悟发现的乐趣,兼顾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个体体验与集体体验,水平体验与垂直体验。
做课程改革的合作者。课程是非常复杂的对话,它不只是由专家或教科书作者所编写的材料,教科书只是起点。它需要我们共同的行动、对话和合作,勇敢地去打破分科主义的封地,来促进跨学科边界的对话,共同求得课程领域的整体发展。课程也是基于教育过程的一种文化创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所生成的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在这种文化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作为学习者个体,通过经验的积累而获得身心的发展,让文化也借助于每一个人类共同体成员而得到接纳、传递和创造。
做课程改革的领导者。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合力建构推进课程改革需要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形成一种“学校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之下,人人自觉支持、参与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守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是学校改革的中心,学校人、财、物的配置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尤其是学校的资金预算要合理,努力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所、人尽其才。第三,课程问题是一个整体的问题,需要整体的、全局的思考,也需要善意的批评和理性的相应,我们需要学会主张、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妥协、学会分享,彻底告别“告状文化”,全面构建“对话文化”。
总之,只有人人争当课程改革的主人,才能真正凝聚众智,营造高品质、有特色、有韵味的学校课程改革文化,而课程改革文化越是精雕细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素质教育才越能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