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之后,妈妈们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大多集中在;写作业磨蹭、没有自觉性、不听话种种的烦心事。妈妈们总是幻想着孩子听话又聪明。
作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父母的吐槽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成年之后,更是觉得父母有点不可理喻,例如催婚,例如节约到可怕的生活方式等等。
作为伴侣,怨偶的数量貌似是大部分,老公抱怨老婆不善解人意,老婆抱怨老公不够爱自己。夫妻双方都觉得对方应该是某种样子,但现实却是另外样子。
我们还在工作中吐槽老板有多抠,同事有多自私,这些都让我们总是不太爽。
这世界会因为我们的不爽而改变么?貌似不太可能。其实,大部分时候不是世界让我们不爽,而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让不爽的看待世界的“意向立场”。
按照哲学家的分类,我们面对世界有三种立场:
1. 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比如我们慢慢明白每一个人都会死去,哪怕古往今来的炼金术士耗费了多少精力都没法改变;比如开水壶不能摸,要防止触电等等。
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你会对你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2. 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比如培训师设计了一个课程,我们就觉得这门课程必须是对学员有用的,如果台下的学员不是玩手机就是翘课,那么问题不在于学员,而在于培训师,所以培训师在挫败感之下,会想办法优化课程。
作为设计者,我们是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没有实现,那就意味着有问题,就有想要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
3. 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
这种立场是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意向立场和设计立场不太一样,比如孩子对父母,或者父母对孩子,伴侣之间,上下级之间,都会有一个意向立场——你该怎么样,如果你不怎么样,我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你,而不是我。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很不爽,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
辅导孩子为什么那么让家长崩溃?新闻上动不动曝出来某位妈妈因为辅导孩子作业而气出心脏病,还有更极端的一个新闻是一个妈妈干脆看破红尘出家啦。
我也是一个妈妈,也会因为辅导儿子作业而抓狂,事后反思,我是在用“意向立场”看待这件事情:儿子就应该是又快又好地写完作业;还应该听一遍讲解就能搞明白;更应该态度很好地接受我的指责。
当我开始明白我的这些想法大部分是“意向立场”的一厢情愿时,我尝试着转变看法的立场:
儿子不能又快又好的写完作业,一方面是他刚上学,写字速度的确太慢,另一方面是作业的确多,这些都不是我能控制的,而且也不是儿子能控制的。作为家长,我能做的就是陪伴他慢慢成长。
儿子听一遍还学不会,原因无外乎两个,我的讲解不够简单有效和他的理解能力不够,我能改变的是我的讲解方式,而不是怪罪他的理解能力,何况,他的理解能力一部分来自于我的遗传,我指责他岂不是在指责自己。
儿子在被我指责时态度很不好,我能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绪要平稳,而理解任何一个人在被指责时都不会太心平气和。
当我这么梳理完自己的想法后,我和儿子因为辅导作业就很少再发生冲突了。
如何让我们从“意向立场”转换到“设计立场”或“物理立场”呢?
1、用“物理立场”去分析事实
这是要求我们尽量真实的描述事情或者人,而不带任何的情绪或者判断。
说实话,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做判断,而非陈述事实。例如因为老公没有把脱下来的脏衣服放到洗衣篮,就说“你这个人太邋遢啦”。
事实是确实存在或发生的事情。它具有五个特点:具体、公正、客观、不带感情色彩和及时。其中及时的意思是:不翻旧账。
2、用“设计立场”去思考我能做什么
我们采用两分法来对待事实,即“可控”的是哪些?“不可控”的是哪些?
对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就只能妥协,想办法让自己心平气和的接纳。例如伴侣间的抱怨,大多都是在抱怨那些不可改变的特性。
我们能做的事情是对待那些“可控”的事情上,用全力把这些事情做好。
3、用“意向立场”表达态度
事实上,每个人每天都会陷入到“意向立场”当中,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世界和他人的时候尽可能减少意向立场,或者一旦发现自己陷入到意向立场,尽可能让自己回归到设计立场和物理立场。
但是,意向立场不意味着是错误的,它是有它的适用范围,就像人的情绪,喜怒哀乐忧思惧,都是有用处的。意向立场最大的用处是表达出我们的态度。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态度,就会让一些本来可以瞬间终止、解决的问题恶化、拖延。比如别人违反了规则或者常理做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自然会有一种“应该”为潜台词的情绪反应,这时要很好地利用这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