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对物品的执念
疫情期间,整个武汉都掀起“囤物潮”,每个人都在讨论在哪里下单,要买些什么。粮油和家庭必须品准备的满满当当的,冰箱也成了橱柜式的新宠。上周换新冰箱,从之前囤积满满到现在空空如也,体会到之前好多的东西本不用放进冰箱,现在冰箱新貌是挺好的。
冰箱事件启发,疫情褪去人们还会延用之前的行为方式,到底囤积是怎么产生?
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收集废品,囤积破烂是会成瘾的。
有些人常去楼下垃圾箱里翻找纸盒、塑料瓶压扁后带回,积少成多的换钱。还有些人捡废品不是为了谋生,更像是一种爱好,科利尔兄弟就是这样的人。纽约“科利尔兄弟公园”背后有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哥哥霍默,弟弟兰利于1880年出生在显赫富有家庭,两人受过高等教育,随着父母离世,兄弟两人与世隔绝且行为孤僻怪异。
弟弟兰利喜欢把别人眼中毫无用处垃圾带回家,导致房子变成了“垃圾迷宫”。
1947年3月某天附近邻居报警“科利尔别墅有一具尸体”,警察驱车前往一栋三层别墅12间卧室的豪宅,门和地下室被杂物封死。警察费了九牛二虎力打开房门看到,满屋的杂物堆积如山,搜寻3天没有找到任何尸体,3星期后发现兰利和霍默双双死在家中。工人们日夜不停最终从房子中清除170吨废弃物,拆迁出售后建成“科利尔兄弟”公园。
囤积背后,不是对物的执念而是安全感的缺失。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心理上的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相对来说,当我们在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下时,更喜欢囤积。过去物质匮乏,我们需要囤积粮食、必需品等来保障生活;今天物质丰盈,人们还是会通过囤积,比如存钱,存粮以及任何认为感到丰盛和富足的东西来确保自己的安全感。
放下物品的执念,做物品和自己的主人,重获自己掌控的人生。
放下对情感的执念
《囤积是种病》囤积症者艾琳,囤积行为日益明显,去到哪她都会携带很大纸袋,其中“均质化”的杂物堆,迷宫般的房屋是多么杂乱无章。艾琳无法控制她的购买欲,看到“免费无用”立刻收入囊中;频繁找不到东西,不得不持续买东西替代。幼时和父母代沟,奶奶的离世牵动她的囤积欲望,睹物思情,保存奶奶的物品让她想到之前的回忆。
囤积背后,不是难以的分离而是无法割舍的情感阻碍。
囤积症者无法处理的,其实是“分离”,回避而缓解他们的痛苦。
囤积症者囤积的不是物品,而是物品“牵扯的情感牵绊” 。有的人20岁,还留着在孩童的毛绒玩具,作为母亲的替代品;还有的人至今保留20年前的杂志,作为时间的胶囊,时时追忆往昔。 囤积物品,既是抚慰人心,又是他们痛苦的来源。放下情感执念,学会与过往和解。
放下自我逃避
《囤积是种病》中:“这个堆满杂乱无章的物品的房间,像我的蚕茧和堡垒,别人不能轻易地进来”。蚕茧般的房子是盛放安全的容器,把危险挡在了墙外,阻挡不好的回忆。
心理学家理查德.泰勒教授提出“禀赋效应”即损失厌恶,当一个人拥有某物品时,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对囤积症者来说,从获取和拥有物品中的得到快乐,同时又有丢弃物品的苦楚。这种苦楚不仅是丢弃物品带来的,所有消极情绪带来的,以及心灵伤痛带来的回避心理。
囤积症者不愿意承受这种痛苦,所以选择保存物品行为作为逃避。
囤积症者的回避行为不仅仅涉及对物品清理的逃避, 这种行为对日常生活中的决定和人生重大决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囤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接纳,放下囤积执念,活在当下,重构生命秩序人生会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