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候看《天龙八部》,大多看个乐呵,步入社会重温,会很不理解:为什么每天为梦想而奋斗的有志青年慕容复,最后一事无成,后来在坟头做起了皇帝梦,用糖果收买一群小孩子来朝拜。而不学无术的段誉,却鸿运当头,习得绝世武功,继承皇位?
是不是命运太不公平了?
慕容复的失败,对我们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
下面,让我们思考三个问题:
1.你是不是恐惧失败,妒贤嫉能?
2.你是不是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3.你是不是在做事情和交朋友之前,总是在考虑有没有用?
这是三个最不好的习惯,可惜你全中招!
一、直升机式的教育,让孩子成为了最保守的人
其实,慕容复条件并不差,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本来是一个高才生,可后来怎么就混得那么惨呢?
这里,我们就要从他的父母说起,他的父母是典型的直升机式父母。
什么是直升机式父母呢?
直升机式父母是指他们经常对孩子批评、施压,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
这个观念不仅在现代有,在古代也有,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是人性的变化却非常缓慢。
慕容复的父母就属于直升机式,他的父亲因为假死,所以多年来跟他没有什么接触,主要是母亲把他养大成人。
慕容复年少的时候,一招击败少林高手。
这本来已经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练武奇才的,按道理是应该得到父母的表扬才对,可万万没有想到,他母亲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慕容家怎么会有你这等没出息的子孙,一招居然不能把他杀死?”
其实那个人的心脏长在右面,所以才侥幸没死。
在这种高压的教育之下,孩子便觉得,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满足父母的期望。
于是,他们会开始追求完美,做每件事都很认真,这固然是美德,但也潜移默化地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名为“恐惧失败”的种子,这颗种子在精英学子的心里扎得更深、发芽得更快。
因为恐惧失败,慕容复们的发展有着高度的可预见性,他们体会不到不确定性的愉悦,总是在求稳;他们从未任由生活自由发展,总是要保持冷静和秩序;他们从未追随理想,总是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负责。
想要把这颗种子铲除,就必须清楚,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有些错误甚至难以容忍,但是生命本来就是一场长途旅行,发现自己最真实的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只要你的方向是对的,你迟早都会走到。其次,你要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失败,然后面对它、降伏它。
二、放下即快乐,舍即是得
有一场戏我的印象很是深刻,慕容复小的时候,因为忍受不了学习的高压,出去玩了一会,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回来却遭到了母亲严厉的责罚。
母亲简直痛心疾首:“慕容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一个不孝子,我说过多少次,一天两个时辰看书,两个时辰练武,两个时辰.....”
后来的我不记得了,反正一天的时辰都被排满了,让我想起了现代的学校教育,孩子才上小学,本来应该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纪,结果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小小年纪就课业繁重,带着眼镜,背着那么重的书包。
成绩是有排行榜的,父母不允许别的孩子超过自己的孩子,老师也不允许别的班的学生超过自己的学生,所以想要休息的孩子就成了罪大恶极,会遭到最严厉的惩罚。
我还记得我一个初中同学,本来学习挺好的,可父母总也不满意,必须考学年第一,有一次考了第二,被父母一顿好打,关到小黑屋里不让吃饭。
真是细思极恐。
在这样的教育下,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来奋斗,更别说去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了。
对此,本人给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花时间休整或者放慢脚步,跳出永无止境的名利追逐的陷阱,脱离无时无刻被管理的状态,去探索学校之外的世界,去发展你一直以来没有机会获得的技能。你甚至可以尝试间隔年,或是充分利用你的假期,背上行囊,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三、无用方为大用
在慕容复的一生中,做选择之前,总是考虑这件事有没有用,会不会对自己复兴大燕起到帮助,交朋友也是,看看这个人有没有利用价值,能不能对以后的复兴之路起到帮助,本来他对王语嫣并没有什么感觉,平时对她也是非常冷淡,可就为了练习她们家琅环玉洞里面的武学,对王语嫣百般讨好,看着让人甚为不耻。
有句话说的很好:人算不如天算。
你怎么就能确定眼前的人和事就能帮助到你,你怎么就知道你放弃了人格和尊严就能换来富贵,你怎么就知道顺其自然就不能成功?
《道德经》第十一章讲道: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也就是说:三十根车辐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否则车轴便无处安插,车也不能转动了。
糅合陶土成为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否则器具便失去了用处,连一点东西也不能包容。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否则也就毫无用处可言了。
如果明白这种道理,就知道“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所在,还是在于虚空的“无”。
方寸之心,有容乃大。
拓展开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只做认为有用的事,如升官、成名、发财,而不愿意做那些看似无用的事,如发呆、喝茶、赏花、看四季变化。
任何事物应该是要有虚无的部分的,而不能都是满满的、不能都是实心的,否则这些事物存在于天地之间是没有任何功用的,或者说会爆掉也未可知。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负重前行,不是明明知道自己条件还不够,非要逼着自己如何如何,人要学会与自己和解,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顺势而为。
如果你就是一个慢性子的人,做不到每天完成大量的工作,非要强迫自己,反而会适得其反,过早地放弃,干脆不如量力而行,一天就完成一点,细水长流,没准哪天就水到渠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