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太阳一落下,气温就迅速降低。人往屋里躲,家禽们也得回窝了。在稻田里游荡的小鸡们一看到主人家来,乖乖地朝着鸡窝走去。倒是池塘里的鸭子们,仗着地理优势,肆无忌惮,在水里游来游去,不愿回到岸边。
每逢这时,我的母亲大人就会拿着一根竹竿站到鸭子们上岸地点的对面,捣着水花,敲山震虎,把鸭子们赶上岸。这是一种传统做法。母亲小的时候和我还是孩童时,都用过竹竿放过鸭、养过鹅,还赶过羊群。竹竿,是我们竹乡万能的武器。
可惜啊,作为武器,竹竿只适用于近距离作战。鸭子们一旦跑到池塘中间,竹竿敲得水花再大,它们也不忌惮。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夜晚降临得晚,到了七八点,鸭子们还贪恋水里的凉气,不愿离开。敲着竹竿、喊着哨子,它们也充耳不闻,躲在池塘里的水洞里,像淘气鬼一样,非得玩够了、洗得开心了,才肯上岸。我家的池塘就在马路边,这群鸭子队伍也不怕来往车辆,大摇大摆地走在马路中央,司机们也只能踩着刹车,给这群嚣张的鸭子们让路。有天,到了晚上八点多,鸭子们也不肯回窝,只能全家出动赶鸭去。可是,人来了,水里的鸭子们却不怕。对于窝在水洞里的鸭子来说,陆地上的人们一点威慑力也没有。最后,家里的男丁们下到池塘里捞起鸭子,扔到岸边,这才完成了赶鸭大事。
照说,冬天天气寒冷,鸭子们应该不似夏天那么贪玩,看到天黑,就应该知道往屋里回吧。入冬以来,确实如此,到了点,就知道赶快爬上岸,回窝吃食了。但是,临近除夕,这群鸭子又开始闹革命了。
腊月二十八,四九寒冬,水面没冰,但透着寒气。母亲和我俩人,手持着竹竿,站在对角方向,企图把鸭子们赶到我俩的斜对角方向。按往常说,怕死的鸭子们肯定会忙不迭地跑到没有人的方向,赶快爬上来。但今天,鸭子们就停在水中央,一动不动,仿佛识破了人们的诡计,思考着应对方案。夕阳慢慢落下,夜开始笼罩着大地了。这群鸭子倒毫无动静,恍然听不见母亲和我的敲击。看来,这次竹竿不管用了。下河捞鸭吗?夏天还可以,这大冷的天,且不说家里的男丁们都不在,就算在的话,也不会下河。鸭子重要还是人重要?人在的时候,当然鸭子重要;人都不在了,还谈什么家禽呢?
得想办法啊。竹竿不行,下河不可能。还有啥可以用的工具呢?母亲往屋里走去,拿回一捆麻绳。套鸭子吗?像游乐场的套圈圈那样?这恐怕有点难度,我心里想。母亲把麻绳拟好,让我牵着一头,她绕过池塘,把麻绳拉紧,扯成一条直线,放在水中央。然后,再小跑到原与我对面的位置上,敲着竹竿。这就看到鸭子们闲庭信步,慢慢游过麻绳。这时,她又再回到麻绳那头,像个将军一样指挥战局,叫我一同扯起麻绳。但看水里被麻绳振出一条水纹,把麻绳这边的鸭子们吓得落荒而逃,本能地往岸边跑去,一个接着一个上岸了。大功告成!
指挥官母亲大人最后分析说,鸭子们这几天闹脾气,可能是因为临近除夕,加上我这个吃货回家,杀了几只它们的同伴,心生害怕,不愿回窝了。可怜的鸭子,不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吗?乖乖做我英勇无比的母亲大人的小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