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一、保生大帝:
中国闽南、潮汕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道教神祗,俗称大道公、吴真人、花桥公。
据文献记载,保生大帝为北宋闽南人士,本名吴夲(tāo),字华基,别号云衷。生于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卒于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于采药之时,羽化飞升。家乡为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
历朝历代对吴真人的10多个封号中,"保生大帝"的封号为最高,
宋乾道七年奉赐号曰大道真人
宋淳熙元年赐庙号曰慈济宫
宋庆元二年封忠显侯
宋宝庆三年封康佑侯
宋端平二年封灵护侯
宋嘉熙三年封正佑公(御史赵以神慈惠济世,不贪饰之荣,上将公侯爵号改封冲应真人。)
宋淳佑五年封孚惠真君
宋宝佑元年封守道真人,加封广德
宋景定五年封福善真人
宋德佑元年封孚惠妙道真君
元代封普佑帝君
明洪武五年封昊天御史医灵真君
明永乐封恩主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明洪熙元年封慈济医灵妙道真君
民间百姓对于吴夲的信仰和崇拜应来自于其“保生”、“护生”的精神。
在其祖籍地安溪,每年正月十五(农历)元宵节,夜里由群众抬着保生大帝金身巡境,这活动要由去岁生男孩的村民出钱买烛分发给各户参加巡境的人,灯具各户自己负责,队伍中有锣鼓和各种神话故事队伍参加。出巡时,前面一个人拿着保生大帝令旗为真人开路,后面一个人拿着铜锣,一个人拿着锣鼓,另外两个抬轿子,其他的三个人跟随其后,排成“一”字形,把真人请回家。
还有一个特色是每逢男子成年结婚或者哪家要向保生大帝求医问药,都要到祖殿(玉湖殿)进行虔诚的祷告,然后用轿子把真人身抬回家 。
安溪感德玉湖殿于1998年9月被安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确认为文物保护标志并树保护标志碑,2003年6月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农历三月十五日,为保生大帝诞辰,故又称为“大道公生”。可是每年的这一天,都常会刮起大风,故又称为“大道公风”,据说这个和当年降龙灭风有关,说是龙王家族觉得吴真人处罚过重,对他风言风语。
在闽南地区,有一种乞龟的习俗流传至今。所谓“乞龟”,就是乞求神龟赐福。仪式以“龟粿”作为载体——起初寺庙制作“龟粿”,人们前往寺庙祈福许愿,将“龟”乞回家中分食,寓意“呷平安”,第二年,许愿得偿的人要带着“龟粿”来寺庙还愿,还的“龟”必须比上一年多。这“龟粿”有红色、白色、草绿色,是用糯米、红花米、鼠曲草等不同食材制成。
正月十五当日,在寺庙中,几十或上百只小面龟齐齐摆放,场面壮观;有些寺庙或信众则会制作重达百斤的“龟王”。
还有一种说法,“糯米龟粿”的做法是吴真人的母亲传下来的,也有说是当年降龙消灾祈福沿袭下来的。
二、九龙江及水患
九龙江,亦名漳州河,厦门的母亲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九龙江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过漳州在厦门港对岸注入台湾海峡,下游漳州平原是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江宽水稳,可通航。干线长度258公里,流量446立方米/秒。
北溪,正源是万安溪,发源于玳瑁山中心地带的连城曲溪乡黄胜村。北溪干流长度274千米,流域面积9640平方千米。北溪河谷形态和地质特点是:中上游(华安以上)河谷盆地和峡谷相间,下游河段,河谷逐渐开阔,河岸也渐低,到了浦南(距出口约43千米)一带,开始进入全省最大的平原-——漳州平原,到漳州盆地东南边缘的江东桥一带,河谷形态变狭窄,宽度不到200米,出峡谷后与西溪相汇,注入厦门港。九龙江出口处为溺谷型河口,江面宽阔。
西溪,源于龙岩市适中乡南部适方山,支流有花山溪、黄溪、永丰溪、龙山溪等。花山溪与船场溪在靖城附近郑店汇合后称西溪。西溪流经漳州平原,至福河与北溪汇合,然后东流入海。
九龙江洪水主要由北溪和西溪洪峰汇成。西溪流域面积虽比北溪小,但因两岸土地肥沃,人口和耕地多,经济发达,所以灾害大于北溪。洪水可淹没漳州、龙海、南靖等大片耕地;北溪洪水对长泰及龙海县内的内林、角美等地有很大威胁。洪峰在闽西或闽西南山区形成,且多发生在台风季节。九龙江下游洪水主要发生在西溪,其上源支流管溪(花山溪)、船场溪、芗江、永丰溪等,河流短,坡降大,集流快。这几条的支流洪水,在南靖县靖城镇附近汇集后,洪峰几乎同时到达郑店,再历经4小时,可传播至漳州市区中山桥。洪水峰形高尖,突发性强,暴涨迅落,历时短暂,其中单峰型洪水占80%,持续天数3-5天;双峰型洪水占20%,可持续5-9天。暴雨中心经常出现在南靖县船场溪中部,郑店水文站的最大洪峰,由船场溪与花山溪洪水相叠起决定性作用,其多年平均五天洪量最大可达3.5亿立方米左右。北溪洪水系由锋面暴雨引起,洪峰多呈双峰形。
九龙江西溪在宋咸平二年(999)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910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44次,其中1668、1794、1904、1908年发生的洪水,洪峰流量均在7500-10000立方米/秒;九龙江北溪历史上最大洪水发生在民国31年(1942),洪峰流量13000立方米/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龙江西溪超过3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已有8次,最大洪水发生在1960年,洪峰流量6140立方米/秒;北溪最大洪水发生在1964年,洪峰流量9400立方米/秒。
九龙江北溪下游的洪灾区,主要在长泰县龙津溪两岸及漳州市内林片与龙海县角尾片。
九龙江的水患的治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成就了一个“龙江颂”时代模范典型。
三、漳州平原
位于闽南沿海地区,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也是福建第一大平原,其面积为566平方公里。漳州平原气候温暖温润,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农耕条件优越,灌溉方便,农业发达,素有闽南谷仓之称。
漳州平原北起磹口、天宝大山脚下,南到九龙岭、鱼咀山山脚,西起南靖靖城的寨联,东以龙津溪口铁路桥、西溪桥闸,与龙津溪中下游平原、九龙江河口平原分界。面积460平方公里,如扣除漳州北部部分低丘,实际面积也有400平方公里。
九龙江河口平原又称龙海平原,属九龙江河口三角洲平原。西起九龙江北溪的江东桥与西溪的西溪桥闸,东到鸿渐、紫泥岛东端及港仔尾、美山一线,沿南溪河谷,深入到松埔,面积260平方公里。区内地势低,大多在黄零5.0米以下,港道密布,几乎全为水田,是漳州地区的水稻主产区,也是平均年产最高的产区,龙海县治石码即在区内。
漳州平原与九龙江河口平原,习惯上看作是一个平原,称九龙江中下游平原,面积720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大平原。
四、罗隐
闽南自古民间有“乞丐身皇帝嘴”的传说,说的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乞丐仙罗隐,特别是在漳州云霄漳浦一带,据说罗隐晚年曾流落隐居于此。
历史上的罗隐,处于唐王朝走向衰亡之时,(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其一生历唐末文、武、宣、懿、僖、昭、哀七个王朝。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他的诗歌讽刺时政,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 “谗书虽胜一名休”。 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中评价:“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都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十三日(910年1月26日)去世。
罗隐小时候便在乡里以才学出名,他的诗和文章都很出众,为时人所推,诗中也常有佳句出现,如《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自遣》中:“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五、拍胸舞
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等,是一种发源于福建泉州的传统舞蹈,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区。
泉州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是闽越族舞蹈的历史遗迹,被誉为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闽南地区传统民俗文化活化石。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拍胸舞”为男性舞蹈,舞者头戴草圈,赤足,裸上身,舞者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传统方式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长条,围成一个草圈,并于草圈接头前留出一段10-20厘米长的向上翘起的如同蛇头一样的顶端,且又必使所杂入的红布条恰好就在蛇头顶端露出,有如蛇之吐信。蛇是古闽越族的图腾崇拜物,得以保留在“拍胸舞”中,高高盘绕在“拍胸舞”者头上,历千年不变。
舞蹈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原本无音乐伴奏,其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拍基本动作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蹲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处,双手依次击掌、拍击前胸、两胁、腿部,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动作,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拍胸舞者至今还保留着不舞则已,舞则淋漓尽致,直至拍得遍体通红,才能表达出兴奋激昂的情绪。这种近乎野性宣泄式的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舞风,体现出闽越先民们的原始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
厦门大学《福建考古》曾作记载。古闽越人祭祀时常把稻草捆扎身上,此古俗至今仍保留在同一文化范畴“巴楚文化”的“土家族”祭祀舞蹈中,泉州拍胸者舞蹈时把稻草扎成草箍套于头上,既是古闽越稻文化的一种遗存,也是蛇图腾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是古闽越族祭祀舞蹈之遗存。古闽越人祭祀之时,他们用自己的手掌拍击(闽南语为“抉”)自己的双掌、双臂、双肩及双腿等部位使之发出响亮的声响并以此作为舞蹈之节奏,使原始粗犷的舞蹈有了后来称为“七拍”的节奏。秦汉时闽越族被徙江淮间,最终被灭国灭族,中原汉人自秦汉至晋唐大批进入闽越故地并成为闽越地之主体,使原来为数不多躲避迁徙的闽越人再次被逼逃入深山海陬,甚至改族换姓而逐渐消失,小部份留居城镇的原闽越族人生活无着基本沦为城市贫民或乞丐。为了生活,他们依靠族传的拍胸舞沿街乞讨度命,流传下来。自唐代以后,泉州漳州先后对外通商口岸,而繁荣的经济和宽容的性格促使地方文化宗教、歌舞百戏之兴盛。这也成为“拍胸舞”长期保存,生生不息的社会原因。
古老的拍胸舞,在宋元时代被新生地方戏曲的编导者所看中。在根据《唐传奇》的《李娃传》改编的宋元南戏《郑元和和李亚仙》一剧中的“莲花落”一折,把郑元和上京赴试,途中因迷恋歌伎李亚仙,三千两金盘缠用尽,流落街头与众乞丐为伍的情节戏剧化艺术化,由几个乞儿扮成“拍胸舞”者,头戴草绳箍,赤膊上身,踩着“七击”的舞步,唱着“三千两金”的南曲,沿街卖唱,自诉身世,获得极好的演出效果。郑元和的故事随着梨园戏的影响广为传播,为观众所熟悉和喜欢,反过来影响“拍胸舞”,使宋元以后的“拍胸舞”在闽南及海内外地区更广泛传播,长盛不衰。故拍胸舞也有过“乞丐舞”之别称,
旧时代的古城泉州随处可见民间流浪艺人三五成群,手持渔鼓,腰扎草绳,头结草辫,沿街舞蹈行乞。现如今,经过民间舞蹈工作者多次深入的调查搜集、整理、加工,“拍胸舞”成为泉州、闽南地区最普遍、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在泉州,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各部门单位的集会庆典,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
自宋朝以来,拍胸舞就一直在闽南传承着,翔安(同安)的拍胸舞一般认为是由晋江传入的。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拍胸舞舞蹈动作越来越融入地方特色,地理位置和漳州更临近的古同安,民间流传漳州斗鸡传统,古同安的拍胸舞后来融入许多漳州斗鸡的打斗动作,使舞步有如斗鸡一般骁勇,威猛,更加精彩。厦门翔安拍胸舞现为福建省省级第二批市级非物资文化遗产。
六、漳州斗鸡
据漳州民间传说,当年七夲神龟当年与暴龙打斗是凤凰头也被要伤,脖子部位羽毛被龙嘴抓掉一片,掉落在地,漳州地区百姓羡慕凤凰威猛,将掉落的羽毛捡起披插在公鸡的身上,后来漳州就有这种脖子斑秃,能打善斗的斗鸡品种。
漳州斗鸡主产于福建省漳州市,明清时期已有不少记载,主要分布于芗城区的天宝、芝山、石亭、浦南镇及漳州市郊,在龙海市九湖、步文等镇有零星分布;其次在厦门、晋江、汕头等侨乡也有分布。
这是一种以角逐、竞斗为主的玩赏型鸡种,具有精干结实、敢打善斗等特点。据1988年出版的《中国家禽品种志》标记,漳州斗鸡与中原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并称为中国四大斗鸡。2000年,漳州斗鸡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漳州斗鸡体躯高大、生性勇猛、体魄强壮、敢打敢斗。外貌似鸟,体躯呈长方形。公母各异:公鸡以红褐色、黄褐色常见,颈羽深红色或金黄色,背羽深红色(羽基红色、羽尖金黄色),胸羽黑色,尾羽与主、副翼羽均为红、黑两色相混。母鸡以棕黄、红褐较多,颈羽棕色,背至尾羽花褐色,腹、颈下浅黄色。皮肤白色。胫黄色。
漳州斗鸡爱好者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早晨6点起床,训鸡者给斗鸡灌喂浓浓的茶水,谓之“泄火”。之后,让斗鸡走八卦步,如果翅膀力量较差,就给它进行翻跃训练。然后,把母鸡放在鸡笼里,让斗鸡围着鸡笼转,跑步。这也就成为斗鸡的早操,这样慢慢训练它的耐性。到10点钟左右,晨练休息。给斗鸡灌喂鸡蛋清,让它吃一些稻谷。接着把斗鸡圈在鸡笼里,让它在强阳光下曝晒三个多小时,从而训练它的意志力。在训练中,用酒对斗鸡全身各部位如脖子、头脸、翅膀、腿部等进行按摩、强身,使之肌肉发达。在这个训练阶段只喂一些水,之后补充一些水果还有西红柿。下午3 、4点钟,又把母鸡围起来,让斗鸡围着鸡笼转,进行跑步训练,一直到5、6点钟,喂稻谷,再喂一些鸡蛋清之后放在笼子里。晚上9、10点时把斗鸡放出来,喂一些营养品,如人参、海马、鸽子等(这是参赛之前5天要做的)。通过以上这些基本动作,慢慢地对斗鸡进行训练,使之成为斗士。最后,让2只斗鸡围着同一个母鸡笼转,让两只斗鸡进行相斗,从中慢慢培养优秀选手,挑选好苗。经过层层选拔,参加斗鸡比赛的基本为好手,也使斗鸡比赛充满着强与强之间的打斗。
近年来,漳州民间协会正在积极规范都记得比赛规则并组织申报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斗鸡这些精贵驯养特色,所以,闽南地区还流传一种饮食习惯,富裕的人家,男孩子在步入青春期性成熟阶段,会重金购买几只漳州斗鸡炖汤,这叫做最上等的“趁大”食补。
全文结束。
特别感蒋龄童先生的在图像收集、文字编排等的帮助!
2019.03.30
*注:“𨑨迌仔”第一个字为日再加一个走之底,不少打字工具打不出来,在康熙字典第1237页,读“zhi”第四声,第二个字是月再一个走之底,读tu,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