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Fonagy和前锋
前言 心理理论术语
心理理论指的是我们所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基于潜在的心理状态——包括信念、情绪以及欲望,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个想法是指,从童年开始,我们就发展出一种“理论”,它可以使我们根据我们认为他人心中所想的,来理解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预测他人的行为。
Peter Fonagy:心智化、体验模式和自我的互为主体起源
心智化及“反思—功能”量表
梅因集中关注成人在成人依恋访谈里思考和回忆过程中的自我—监测。福纳吉则拓宽了关注的领域,研究成人对于心理状态的普遍性的注意,尤其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注意。
为了评估个人心智化能力的强度,福纳吉和他的同事设计出了《反思—功能量表》。
福纳吉和斯蒂尔用量表对100对妻子怀孕的夫妻进行AAI研究结论。
福纳吉提出术语——“心智化情感”,用来形容同时感觉自己的感受以及反思这些感受所蕴含意义的能力。
体验的模式
心理体验的模式,福纳吉描绘了三种这样的主观模式:心理等同、假装以及心智化。
1.在心理等同模式中,内在的世界和外部现实被简单的对等起来,信念和现实之间没有区别。
2.在“假装”模式中,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是相互脱钩的,我们逍遥于现实之外:任何想象中的事件感觉上都是真实的,而任何被忽略的事件都归于无关紧要。
3.在心智化(或反思)模式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内在世界与外部现实是分开的,但又是有联系的。
情感调节、代际传递和互为主体性
1.成功的容纳和安全性依恋
父母能够成功地容纳婴儿无法处理的情绪,对婴儿作出反应,报以共情,进行应对,并赏识孩子有意图的姿态,那么他们就参与了互动性情感调节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父母作为安全感和安全基地,强化了孩子对依恋关系的信心。通过认可孩子有意图的姿态,这些(心智化的)父母就为孩子提供了建立自己心智化能力的基石。
2.镜映儿童的情感
父母的面部表情或声音的展现,与婴儿的情感相一致——其结果是,父母的情感表达成为儿童对自己情感最初表征的基础。
3.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
当父母长期不能容纳孩子的痛苦情感,孩子就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反映出他们内化了父母对那些情感的具有特征性的反应。
4.有问题的镜映
一再的暴露在没有标识的镜映下,会强化心理等同模式。相反的,“非随机应变”的镜映会导致内在空虚的感受,以及虚假自我这个主题上的各种变体——因为让儿童内化的形象不是他自己的情绪自我,而是父母的情绪自我。
5.超越容纳
无论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的、情绪的、反思的自我,似乎首先是被别人认识和理解了,自己才能发现(或创造)它。当然这种认识和理解的最佳环境就是依恋的关系。
前锋:从依恋到互为主体性
先天的互为主体性
1.梅尔佐夫。事实上,特别年幼的婴儿也能发现,他们从其他人脸上看到的以及他们在自己脸上感觉到的,二者之间有呼应,并且他们保持着对这种呼应的心理表征。通过模仿和对这种呼应的知觉,因而从他人身上发现了自己的模样。
2.特雷瓦滕。婴儿强烈的偏爱随机而变的反应,而且他们能够识别出这些反应的能力,使得对这些共同的行为进行相互调解成为可能。这些行动上的对话,揭示出一个细腻的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似乎反映出双方不仅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方面,而且从相应的内在状态方面——特别是动机和意图——都进行了匹配。
3.斯特恩。婴儿转向母亲,为的是寻找他们自己——同时为了发现他人和世界。正是共同分享的那些意图、感受以及注意焦点,决定了儿童互为主体的体验的本质,并且到一定的时候,决定了儿童对自身体验的本质。
依恋、心智化和互为主体性
依恋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安全感,互为主体性的存在是为了提升心理上亲密感和归属感的体验。心智化是互为主体性的一个表现,但两者是非常不一样的。心智化是一个过程,让我们理解自己的体验和他人的体验,并为这些体验赋予意义。互为主体的联系,多指在我们自己和他人之间取得共鸣一致,并且能够分享“心灵中的景象”,而不在于理解和赋予意义。情感调节是互为主体性的标志,它可以被视为不仅跟沟通有关,也可以看成是“人际共融”,即参与、在一起,或分享另一个人的主观体验,而没有意图要改变它。(情感调谐是用于描述情绪共鸣以及沟通的双重过程,这使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和其他人感受相近的东西,同时也能向其他人传递拥有共同体验的事实。)
1.互为主体性作为发展的成果(本杰明)
互为主体性是先天的,起源于人们知觉到在对自己的体验和对他人的体验之间存在呼应性,互为主体的体验是相互调解的事实,从完整意义上说,互为主体性不仅取决于呼应也取决于差异,不仅取决于相互调节还取决于相互认识。
互为主体性的发展历程,从婴儿最早对呼应性和相似性的觉知,到学步期儿童从一岁半时开始出现的、在分离/个体化和联接两者之间的和解冲突:我们感受到这个感觉→我了解有另一个心智的你,分享着这一同样的感受→你和我不想要或无法感受相同的事。
2.作为心理治疗理论的互为主体性
由两个主体——一个来自患者,一个来自分析师——的交汇而构成的特定心理领域。(斯托楼罗等)
互为主体性是一个总体的名词,指在处于关系中的两个人,在意识和无意识主体性上的交互影响。(弗里德曼等)
这个范式转变的核心,是摈弃了治疗师作为客观观察者的匿名性这一理想境界。
3.治疗关系中的依恋和互为主体性
福纳吉、斯特恩等人都是想在依恋、互为主体性和心理治疗之间搭建桥梁的临床工作者(研究者)。
在这种共同创造的互为主体的关系的情境中,内隐的和非语言的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们能够去认识患者,同时允许患者重新造访自己未完成的发展性任务。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构建出治疗性的关系,让这个关系发挥保温箱的功能,去孵化患者那些或多或少未能发展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他们可以自由地感受思考以及自由的去爱。
“我们所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基于潜在的心理状态——包括信念、情绪以及欲望,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个说法是真的好啊。这句话揭示出了人的一个真理,而更让人震动的是,这句话的运用范围扩展到了孩子。婴孩!而我理解,这句话所揭示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体性,包括婴孩。那么,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一个话题:这种主体性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福纳吉和前锋们给出的答案是:互为主体性的能力,人先天便具有,只是这种觉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婴儿最早对呼应性和相似性的觉知;到学步儿童从一岁半时开始出现的、在分离/个体化和连接者之间的和解冲突。(①“我们感受到这个感觉”②“我了解有另一个心智的你,分享着这一同样的感受”③“你和我不想要或无法感受相同的的事”)
互为主体性能力发展的第一课通常是跟一个依恋对象一起进行的。而这个依恋对象本身心智化的能力对婴孩心智化的能力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依恋对象给孩子镜映品质的不同,孩子对内在世界与外部现实的关系会有三种体验模式:心理等同模式、假装模式、心智化模式。如果婴孩所依恋的对象总是能在两人的互动中及时而随机应变地给予他精准的镜映,那么这个儿童便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反之,依恋对象总是冷漠回避(没有标识的镜映),或是总是依恋对象自己的情绪,那么儿童就会强化心理等同模式或假装模式。而后两者都是因为婴孩接收了有问题的镜映。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已经形成了错误的等同模式或假装模模式,那又如何走出来呢?
答案是:父母首先要做到成功容纳与情感调节,然后以游戏为媒介,帮助孩子将内在体验与外部现实之间连接上,为心智化能力发展奠定基础。情感的镜映是互为主体过程的核心要素,通过互为主体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心智中发现我们自己的部分。而这为人心智力的发展提供极其重要途径。瞧,人最初的依恋关系,是如此超乎想象的重要。生而为人,做好每一个身份所应做的事,是多么美好而又是多么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