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纪伯伦的《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里面开头写道: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
纪伯伦一般指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之一,这与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有关。
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因为它就像一面镜子,我从中看到了我自己喜欢的样子,渴望成为的样子。但不巧,在生活中很多长辈不是这么教我的。就算在我的同龄朋友圈,也有人不喜欢这首诗。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说,我觉得单身挺好的,以后一个人生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他反驳我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后就开始了对我的说教,想改变我这种“不正确”的想法。
昨天上网课,老师讲了文化心理学中的孝文化,有一个例子我印象很深,老师说她听到过一个有趣的感叹:以前看影视剧很少看到孩子反抗家长的情节,不过现在倒是越来越多了。
后来讲到叛逆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从心理学的发展阶段来说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阶段。)这个时候与父母的反抗,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思想不被父母掌控。
我觉得这个时候所有形式的反抗,这背后其实都在向父母表达一句话:我是我自己,我不是你。
我作为还不太成熟的孩子来说,我的理解是,从我们开始向父母强调自己的时候,我们便开始了与父母的分离。这个过程家长和孩子都很痛苦,就像分娩的时候我们离开母亲温暖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一样,我想也就是这样世界教会我们,生命是从分离开始的。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家长口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都成为了家长喜欢的样子,我有的时候就在想,他们的“样子”是自己喜欢的么?
年前有一个朋友和她妈妈闹矛盾了,找我倾诉。我一直听她说,但我总觉得她所有的话都可以归为一句话:我为什么一定要变成你满意的样子。
她跟我说:之前以为朝着父母喜欢的样子努力,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但这个过程太累了。
我本想问她难道你就没有想过自己喜欢什么,后来想了想问了也只会增加她的烦恼。我知道她只是想有人听听的不容易。
我在想是不是生活里有很多家长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人生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了。
家长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就想看到孩子替自己完成,觉得自己过的不幸福就先入为主的为孩子规划好通往成功的道路。
父母和孩子的争吵好像永远都在围绕两句话:
父母: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你还不满意。
孩子: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做决定。
蔡康永说:“父母为别人牺牲一辈子,没有自我,但他们必须容忍自己的孩子,忽然有了自我。”
的确,孩子一直都在想法设法把自己人生的主导权从家长手里取回来。
作为孩子在面对父母那句“我都是为你好”时,为什么会感到无力,是因为我们知道父母是牺牲了自己在成就着我们。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离家出走 遇到陌生人给了一碗面,孩子跪下感激涕零,那个人却说:你对一个陌生人如此感激,却不曾怀着这份感激去对待父母。
家长都希望我们能得到最好的,但有的时候家长眼里最好的往往不是孩子想要的,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家长会觉得最好的没风险,孩子想要的不安全。
也有这样一句话:家长永远都在等着孩子的感恩,孩子永远都在等家长的道歉。
可也是在这等待中,似水的时间泛黄了流年,恍恍惚惚中路过了人间。
我想也许是因为害怕成为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样子,才不会期待成为家长的自己。我也在想这样的传承到底是在延续什么呢?
当然我完全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生活里的一些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一直想成为不会拖累父母的孩子,但我也明白只有自己真正独立,才会让他们安心过好自己的人生,所以努力吧。
自己的思考,可能不太成熟,欢迎在评论写下你的思考,共同成长。
不喜勿喷,谢谢。
喜欢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一盏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