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
2018年11月9日,学区要举行一场赛课,主要是为了选拔参加县比武人员而准备。我选择放弃,因为我感觉我现在的课上得“不像样”——不再追求传统教学注重的情境的创设、环节的完整、课堂的精致,我的教学方向是侧重带领学生进行思辨,利用教材把思路扩宽。
学校的卞副校长碰到我,说起因为各种原因,参赛人员不足,他要做好挨批的准备。我不忍心了,说:“那我就撑个场吧。”
11月1日,我根据自己班级的进度,报了课题《乘加,乘减》,卞副校长问我是计算课还是解决问题课?我定性为计算课。说实话,这时我也还没有想好要把它当计算课还是解决问题课来教。我粗略翻了翻,明白,当计算课,肯定是教材的意图,手头上教案教参给出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的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应该用不同的方法。”目标里面孰轻孰重,非常模糊。对于学生来说,单纯掌握个运算顺序,肯定极为简单,但一题多解,就有挑战了,所以多数有经验的老师会在应用题上做更多的引导。
11月8日,我着手编写教案,心中已有方向——我想还原计算在本节课的主体地位,把会灵活解决生活问题当作是对它的一种嘉奖。
于是,就有了我下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乘加、乘减(即意义),体会使用乘加、乘减计算的便利在哪里?
2.如何正确使用乘加、乘减计算式题。
3.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4.灵活利用乘加、乘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乘加乘减计算的原理,特别是乘减。
教学关键:
学生树立意识,所有的计算都是为了生活服务,为了快速便捷计算出得数。
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新旧知识衔接。
1.师: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生活问题(加数相同)——
怎样解决?(学生在书本上解答。)
生:3个4相加。3×4=12(棵)
生:4+4+4=12(棵)
2.出示
师:怎么解决?
师:这两个算式在这里有什么区别?(算式不同,意义相同;加法书写繁琐,乘法简洁。)
【设计意图:无需花太多时间,内容简单、易理解,只要突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的概念,为后面新知做铺垫就行。】
二、新课。
1.导
师:生活中有时并没有那么刚好,每个要加起来的数量一模一样。它可能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你看——
2.乘加(比较简单,无需花费太多时间)
师:会解决吗?
生:3+3+3+2=11(人)
生:3×3+2=11(人)
3.乘减
启发乘减:除了3个3加2算出这里一共坐了多少人,还有其他的方法也能算出这里一共坐了多少人吗?
(学生会说就让学生说,学生不会说教师就引导。)可以发挥想象一下,假设这里还有一个人,那就变成1个3、2个3、3个3、4个3人。有些同学可能就发问了“可是这里并没有3个人啊!”对的,没有3个人。但我们能不能借用一个?只是借用一个“假人”。但假人不属于这个团队,再叫假人离开。假人来只是做个好事,行个方便。假人来只是为了帮助计算,但并不影响答案,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生吗?
生:可以!4×3-1=11(人)
4.思辨,寻找异同。
师: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的原因在哪里?谁是始作俑者?
健豪:2!因为其中“2”跟其他数量不同。
师:不同就不同呗,怎么就出现两种不同方法呢?
健豪:一种,我们把“2”还当成2看,那就是3个3加1个2;另一种,我们把“2”通过想象,看成是3了,就变成4个3,但是有1个1人是虚拟的、借用的,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就要让它消失,就要减去1,那就是4个3减1。
师:哦,原来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脑洞大开,使方法又多了一个。是的,想像是极为可贵的数学品质。生活中,只要解决问题的道理可行,又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都是可以学习和使用的。
师:请问,这里的“1”,是来捣蛋的?还是来帮助的?
生:是来帮助的。
骏:就像借钱一样。我买东西,身上钱不够,你把钱先借给我,我等一下再还给你,你做了一件好事。
鹏:在这里,先虚拟1个1,凑成4个3。但现实中这个“1”不存在,所以就要从4个3里面减去1。这个“1”就是来帮个忙,又走了。
师笑:好人“1”哪!
【设计意图:重心放在乘减,对乘减的深度挖掘,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乘加乘减的原理、意义,而且领略了人类思维的魅力。】
5:练习
师:怎么算?
学生独立书上完成,汇报。
生1:4个3加1。4×3+1=13(个)
生2:最后一盘假设跟前面一样,5个3减2。5×3-2=13(个)
师:怎么算?
生1:不想象,19还是19,4×20+19=99。
生2:想象,19也跟前面的加数一样,5×20-1=99。
师:怎么算?
雅:把3个99都当成100,就有4个100。第一个99那里有虚设了一个1,第二个99也虚设了一个1,第三个99虚设了一个1,要减去3个1。4×100-3×1=397
师:为什么不列成乘加算式?3个99加100。
生:因为3个99不好算!
师:是的,所有的计算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我们追求便捷,数学就是一门能帮助我们化繁为简的的学科。
怎么算?
陶淼:7加4个3。7+4×3
师:怎么算?
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7+4×3=19
师:是的,乘法的级别比加减法更高。一个算师里,如果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是在前面还是在后面,都要先算乘法。
生:下面一题是3个4加一个5。3×4+5=17
【设计意图:通过大数据,更能体会乘加乘减,特别是乘减带来的计算上的便利。】
6.促思,择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4×5+4=24(人) 4×4 +1=17(人)
5×5-1=24(人) 5×4-3=17(人)
讨论:哪种方法更快速?更一目了然?
得出:
(1)如果不一样的那个加数跟前面加数比较接近,用乘减比较方便。
(2)如果不一样的那个加数跟其他加数相差太远,用乘加更加直观。
练习:
怎么算?
博(第一小题):把5个6都看成19,再减去……
所有人都笑起来:不行!
师:真不行吗?
生:不是不行,是越来越麻烦了,不好算。
师:那就没意义了,是吧?
博也表示赞同。
(注:我喜欢课堂上这些不同的声音,声音不同,越能引起思辨。)
(下面几题汇报就顺利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大数据算式,使学生体会,虽然乘加乘减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但他们的便捷在不同的情境当中有各自的优势。】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58、59页剩余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