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正在攻读人工智能博士的李开复设计了第一款击败黑白棋世界冠军成员的软件。
1997年,IBM的“深蓝”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斩于马下。
2017年,当柯洁三次在AlphaGo的面前投子认负,人类再也坐不住了。围棋的复杂程度曾让无数人工智能工程师望而却步,而如今,人类最高明的棋手却在AI面前不堪一击。
在经历了“阿尔法狗事件”之后,人工智能的概念也越炒越热,甚至开始逐步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几乎所有品牌的手机都开始标配AI助手,各种AI音箱也层出不穷,自动驾驶已真正落地,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似乎在逐步到来。
尽管很多人调侃现在的人工智能更像个“人工智障”,智能程度远未达到人类的级别。的确,目前的弱人工智能确实只能处理最基本最简单的工作,但是就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趋势和发展现状来看,强人工智能在数十年后很可能降临于世。
和人类以往数次技术革命一样,人工智能领域也分乐观派和悲观派。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会和蒸汽、电力、互联网一样,成为为人所用的人造资源,而悲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的冲击将远远超过以往的技术革命,甚至人类会因此走向灭绝。马斯克直言,制造强人工智能是在“召唤魔鬼”。
然而不管是哪一派,都得承认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已经不可逆转。从互联网智能化到商业智能化,从实体世界智能化再到自主智能化,人工智能其实早已植入每个人的生活。
按照乐观派的观点,人工智能将成为电一样的能源,革新众多不同的产业。数据+算法+目标,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人工智能近年来的爆炸式发展也是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性进展以及人类生活的数据化。在数据方面,中国甚至遥遥领先于世界,中国的移动支付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无可比拟的。
但是和前几次技术革命一样,人工智能同样会催生垄断企业的诞生,甚至会比之前更严重。大企业会因为获取的数据更多,分析出的结果更准确,能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便宜的服务;而消费者越多,也就意味着数据越多,这样的良性发展将使得众多小公司只能成为大公司的附庸而再无挑战的可能。
而按照悲观派的观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绝不止于此。对人类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存在的意义。按照目前最悲观的预测,人工智能将在未来数十年取代人类40%以上的工作。尽管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给下岗人员提供经济补助,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工作为中心将工作视为生命意义的价值观却因此被打碎,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式,人工智能造成的社会动乱将难以想象。
开富老师在本书最后给出了答案:人类最有价值的并不是大脑,而是心。AI取代人类的工作并不是坏事,尽管农业革命后挑水耕田之类的工作就成了绝大部分人类生命中的重中之重。但人类的本性不该如此,我们进化了这么多年不是为了进化成机器,人工智能是为了创造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但人类绝不该成为像机器一样思考的人。
AI在中文中的读音是“爱”,真是有趣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