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我曾写过一个关于“自杀”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完结,我也便关注到与自杀者存在联系的“相关部门”。
首先应该是医院。假设我在家自杀了,朋友发现我躺在血泊里像个染红了的煮鸡蛋,完全有可能先打120,接上我抢救几回。可惜我还是死了,医院抢救失败。医生发现我非正常死亡,赶紧跑去报告警察叔叔。这就涉及到公安局了。警察叔叔穿着完整的制服套装,一步一个腔调,绝对可以又帅又美,还是可惜,我已经死了看不到。公安局检查后,发现我是自杀,有种松口气的小确幸,匆忙收队回家吃饭了。原本写到这些,涉及的“相关部门”应该结束了,可惜我人缘很好,自杀后被人追问死因。这个时候,另一个部门该出来解释一下——精神科说了,我有严重抑郁症。
我都死了还有人要说:这年头谁还没个抑郁症啊,大惊小怪,至于自杀吗?这件事也便不了了之了。
如你所想,我该说一说这些“有关部门”。所谓医院,他们只需要拯救你的肉体,你可以喝农药自杀也可以割腕自杀,他只管救你性命。所谓公安局,如其大名,维护公共安全的部门。假如你是他杀,这简直在太岁头上动土,破坏了公共安全,公安局必定倾巢而出为你报仇雪恨;假如你是自杀,拜托,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这太耽误警察工作了,都洗洗睡罢。再来说说精神科,精神科医生只管治好你精神疾病,至于你为何会有精神疾病,他也管不着。我要说的“有关部门”的情况就是这样。
个人感受这种东西,是现实里最不值钱的东西,不会有什么部门关心个人感受。可我认为,个人感受简直太重要了——私人幸福,是可以决定生死,引导灵魂的好东西。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人的“私人幸福”可以提升到全民谈资的地步。
打开新闻客户端或者微博客户端,不是这位明星结婚就是另一位明星出轨。我认为这是个好事,但好事不宜过多。太多了,就变成街道大妈多管闲事,我总归不想这么年轻当个大妈。对于整个网络有种看热闹的氛围,我确是不喜欢,但有些人主动去关心当事人的私人感受,这是个较好的开端。我应该是有个不小的毛病,喜爱往好的方面想。
不得不提另一种好的方面。在全民商业化、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明星作为一个娱乐行业的商业产品,他们的私人幸福被粉丝直接关注,这像是商品拟人化的结局,是精神创造的一种体现,我个人是很感动的。就如我之前所说的,不要过多就可行,过多了,就是多管闲事遭人嫌弃。
容许我忍不住多管闲事几分钟。我更在意的是除了明星之外的,我们自己的“私人幸福”。幸福可以分为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你个人爱哪种幸福,还要你个人去选。倘若你选了精神上的幸福,我可以现在就跟你掰扯掰扯。精神上的幸福还可以分为情感满足与思维满足。
这也是我想要追逐的东西,对于情感和思维,我总像个吃大蒜的少年,一颗一颗拨开嚼,全因为吃不上花生。再怎样解释这种自我意淫的满足方式,我总归是期待遇见花生的。不停追逐这些,乐趣也已够用。
最近我有收看孟非主持的《四大名助》,记得好几年前就有《婚姻保卫战》这类的节目在。我认为他们是在做倡导情感满足,关心“私人幸福”的好事。除了好的方面,还有不太好的一面。这样的节目虽好,但却是商品化的大阳伞下,最无奈的表达方式,显得极其憋屈。这好比是我想倾诉“私人幸福”这个观点,可惜讲话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必须脱光内衣裤,裸奔着讲“私人幸福”。
我真的如此做了,除了裸奔带来的羞耻感,还会有种践踏尊严的憋屈感。这又是要牺牲我的“私人幸福”换来的,要是我有得选,绝对是不换。如今有不少电视人在自我牺牲,我真实地看到了悲怆的伟大情感。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多嘴一句,看热闹与利润都不该太多,太多了总归不妥当。
另一句给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除了看热闹,你的“私人幸福”料理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