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都是稀缺性的,如果仅就公交车的问题来谈作者分析的【相反的资源富足排队情形下,对坐车最有需求的人会倾向于早来车站,这样不需要外力介入自发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公平的实现。】的观点不是很认同。
写在前面:
一是:公交车的上车方式是通过挤公交还是排队上车,这是由对这种资源(公交车)的分配标准决定的,也就是说因为公交车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们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对这种稀缺性的资源进行分配。
二:作者假设如果在资源富足排队的情况下,其实这种假设本身都是矛盾的。如果资源富足,那么就不会存在通过排队进行资源分配的问题。如果存在排队,那么就意味着资源没有富足到满足任何一个人。不知道作者对于富足是怎样的一个认识。
然后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在大家都没有排队的情况下。我认为挤公交才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一种方式,对于这种资源需求最紧迫的人会密切留意公交车的动向,注意走位,以保证自己上得了公交车。而对公交车需求不紧迫的人可能就不会这么拼命的行动。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作者你跟着挤公交车仅仅是因为你对这个资源有迫切的需求。当然这都是在没有排队的情况下,而且就算大家有相同的需求,有一些人可能还是会挤不上,所以他们可能会选者提早出门或则延后出行,但不管怎么样,最终都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
其次:在有排队的情况下,由到站的先后顺序来决定上车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资源分配的标准已经确定了,这时候大家平等的负担排队的成本。这时候对赶时间的人来说,他们会选择提前来进行排队,不管怎么样这都实现了最佳配置。
当然,上面讨论的是在公交车数量既定的情况下。作者提出的增加供给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又牵涉到资源另一个属性,多样性的讨论了。
作者通过分析得出的【资源的稀缺可能影响好制度或者坏制度的形成。】这个观点,确实之前没有想到过,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作者的分析感觉有点支撑不了这个观点,而且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个观点本身我认为也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资源的稀缺性这个是既定了的问题,即便是现在来看,生产力极度发展以后,我们还是得面对这个问题,共产主义仍然路途遥远。
第二:这两个之间真的有这样的联系吗?作者描述到【无论是诞生宪政的英国,和建立三权分立以及从宪法层面保障个体自由的美国,当时都是世界上财富资源和地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认为,至少是资源的富足,造就了“好的”制度。潜在意思是资源的不富足可能会导致坏制度的产生。但是,这两个之间真的有这样的联系吗?上世纪30年代由美国引起的大危机,最开始的原因是美国的产能过剩,而消费不足。而当时胡弗的政策制度并没有去让这个国家去解决这个资源稀缺以及贫富不均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在资源的稀缺性既定下,资源的稀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评定制度的好坏与否,但这是一个经验性的问题,他的答案只有在事实发生以后才能知道。而不是说是因为资源的稀缺影响了制度的好坏。
愚见,望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