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资本论》的第7个方面,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学说,揭示资本主义如何自己生产自身的内在界限。
我们说明了内在界限和外在界限的区分,比如说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会遇到在它之外的另一种文化、别的生产方式的限制,而资本主义的生产要征服世界,突破一切民族的疆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在资本面前消解,都无法避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方式。朝鲜,早晚有一天被突破。伊斯兰世界也无法抵抗资本对它的渗透。
所以,资本主义不是遇到了外部的界限,现在讨论内在界限,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步,都同时产生限制自己的力量,这就说明资本主义的活动,生产、流通、交换等环节,并不像经济学所说的那样是个自洽的系统。
资本主义是个非自洽的系统,四个内在界限:
一、. 必要劳动,也是活劳动交换价值的界限。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部分是工资部分。
劳动力成了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有交换价值。
换句话说,必要劳动是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即工资的界限。
这是第一个内在界限,它意味着什么呢?它为什么能说明资本这个系统有它的非自洽性呢?
把技术运用到生产领域去,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劳动效率提高了,必要劳动时间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会增大,总的时间没变,比例上发生变换了,必要劳动占更小的比例,剩余劳动比例变大了,剩余价值变大了。
那么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即工资,是不是会随着剩余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呢?
不可能的。每一个企业都会做劳动力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如果必要劳动时间进一步缩小的话,它不需要那么人呢,裁剪人员、我技术提高了。原来的工资水平不会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增大,不可能发生的事儿。
必要劳动的比例规定了工资在整个新创造的价值中的比例是固定的,新创造的价值分两部分,一部分叫工资,另一部分叫剩余价值 —— 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规定好的。这比例是一致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多,这些产品要销售到市场上去,那么消费人口比例如何,是企业家、金融家、地租收入者,占大比例还是小比例,一定是小比例。劳动者在整个劳动人口中一定是大比例。
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产品增加,它卖给谁?也应该卖给同样大比例的人口。而大比例的人口并没有因此提高购买力。
于是企业家对自己的员工就有一个矛盾的要求 —— 希望自己的员工在企业内部,工资是被限定的。一旦这个员工走出自己的企业,就希望他有旺盛的购买力。才能把生产出来的商品消费掉。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一方面害怕着生产过剩,就会希望劳动者具有旺盛的购买力,但是员工在进入劳动生产过程中必须限制他的工资 —— 购买力。
这个矛盾是资本生产无法克服的悖论。
西方国家面对这种悖论,它们的主要解决方式是什么?
二次分配,提供福利制度保障,但这跟企业家的行为没关系的。跟资本主义生产本身没有关系,是国家政治手段的调解,一个普通劳动者敢于消费的前提是什么,基本的社会保障,比如说免费医疗、免费教育。
免费教育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义务教育9年制,到初中毕业,但是俄罗斯呢,一直到大学,你考上莫斯科大学,不要学费的。
当一个老百姓有这些基本的福利保障,他敢花钱。
我们为什么要捂住口袋,医疗,教育,住房。消费力就更低了,所以要捂住口袋过日子,所以生产过剩就严重了。
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终于认识到二次分配的重要性,所以在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你一看简直到社会主义那里去了,和共产主义很接近了。因为人口少资源丰富,资本主义发展的非常完善了,他可以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转移到其他国家去。
但整个世界来说,这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广大人民的购买力的限制,和商品的大量的生产和销售,实际上构成了这种矛盾。这是个悖论。
二、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这句话里面,马克思先把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分开来说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个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无论是在奴隶制中生产还是在封建制度生产关系中生产,还是在亚细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任何社会形态它的生产都要追求剩余劳动。
什么叫剩余劳动?
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劳动。假如这个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劳动,这个商品,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物化,如果这个产品统统被消灭掉了呢?
这种社会的文明形态是不可能进步的,在一个特定的年份内,一个国家内部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有一部分积累下来,这个积累可以是生产工具、可以是生产资料,它代表一种生产力。
剩余劳动积累的越多,人对自然的自由越是大,剩余劳动会让一部人从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从事艺术、哲学、科学。在古希腊奴隶社会里面,有剩余劳动吗?有。这个剩余劳动由奴隶生产的。
于是一部分人可以自由地从事文化方面的创造,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它的前提就是古希腊的奴隶制。
到了封建社会,进步了,剩余劳动更多了,还不能叫剩余价值,物化在使用价值之中。所以封建社会的富裕是以实物形态出现的,良田多少亩,牛羊多少只,粮食、布匹、等等,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在物品上的量大不大。堆放在仓库里的东西。堆放在仓库里,是不是剩余劳动,是剩余劳动。没有在市场上销售掉,就不是剩余价值。
但到了资本主义生产,那么剩余劳动不能停留在物化为实物价值这种形态。如果剩余劳动无法实现为剩余价值,结果会怎么样?
就不能实现最初投资货币的增值,企业就会破产。破产了以后呢?
不懂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人会觉得很荒谬,这么多人需要,为什么不把过剩的产品送给大家,肯定不够大家分的。如果中国人够了,还可以送给非洲兄弟,肯定不够。
过剩的不是剩余劳动,使用价值,过剩的是这部分剩余劳动(产品)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剩余价值。只有一个做法,只有把它毁掉。
为什么要毁掉?要重启市场需求。变成紧俏物资了。
毁掉有两种方法:
1. 让自然灾害来吧。地震海啸,重建家园。
2. 人为的 —— 战争。
牛奶倒进海里。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标是为了增值,剩余劳动是为价值增值服务的。
如果不能实现为剩余价值,这个剩余劳动是不是某种果实啊,毁掉它。
资本主义很有意思,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剩余劳动的积累,这种剩余劳动的积累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是文明的一面吧,但是另一面呢,如果实现不了价值的增值呢,就必须把它毁掉。
它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随时准备破坏已有的生产力,这是第二个悖论,第二个内在自我限制。必须破坏或者限制生产力。
它不发展生产力,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不可能,所以它本性上要求发展生产力。但同时又不得不破坏和限制发展出来的生产力。
这也是跟着资本同存亡的悖论,人们研究怎么克服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注意是相对,绝对是产品超出了全部人类的需求。
相对过剩的危机一旦发生以后,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产业是个链条,产业不同环节之间有个共同的交往媒介 —— 资金,产业链同时意味着资金链。
所以会蔓延到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1929年。因为它们的产业都是链条。这叫世界性经济危机。
走法西斯道路,来克服经济危机,是通过重新瓜分世界市场、重新瓜分殖民地,来克服本国的危机。德国日本想这么做。
日本想,我遭遇了危机,没关系有邻居啊,农业国啊,需要我的商品啊,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就可以倾销日本商品。中国的民族企业不断被日本商品打击,你要用政策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那我就要打你了。只能打你了,战争就来了。
美国有一块儿世界上最好的土地,可以在国家内部使用另一套方式。
三、货币是生产的界限。
前资本主义社会是发动生产是投入实物。收货的也是实物,什么样的东西,有什么功能。
资本主义生产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由它的目标所规定的,剩余价值 —— 货币的增值。
生产的发动先投放货币,各个环节由货币中介。然后由货币中介。货币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从开始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