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社7月1日莫斯科电
俄罗斯足球队在点球大战中
战胜西班牙队
史上首次进入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
2016年我踏上了这片土地
感受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重的文学色彩
恰逢2018年世界杯在俄罗斯举办
让我有激情重温两年前的俄罗斯之旅
并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罗斯联邦的首都,是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莫斯科还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市政府十分关心市内及郊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市内现建有96座公园、14座花园、400个街心花园及160条林荫道。
红场
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 ,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也是俄罗斯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大型庆典和阅兵活动之处,是世界著名旅游景点。
在古俄语中,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事实上,这一名称来源于铺成广场所用的褐色方石块。
红场国际知名度远远大于天安门广场,可是面积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我们去的时候正好遇上军乐节,广场上围出了一大片表演场,更是什么规模都看不出来了。红场的地面很独特,不是由石板铺就,而是石条垂直打入地面,这样才能经受得住每次阅兵坦克之类的重型装备的碾压。
在广场南面,矗立着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这座教堂被誉为古代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卓越代表。教堂是由大小9座教堂巧妙结合起来的,周围8座略小的教堂团团围住中间稍大的教堂,构成了一组精美的建筑群体。9座教堂均为圆顶塔楼,中央主塔高47米,周围是8座高低、形状、色彩、图案、装饰各不相同的葱头式穹窿。
世界杯开打之后,中国数以亿计的观众通过央视收看到世界杯节目,央视位于莫斯科红场的前方演播室也因其景观独好为球迷朋友津津乐道。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著名的瓦西里大教堂,每日驻足红场的各国球迷也尽收眼底。作为莫斯科最为人熟知的景点,世界杯期间红场吸引了全球各大电视媒体齐聚于此,演播室总计就达到12个之多。
建于1893年的古姆百货是世界知名的的十大百货商店之一。与其说它是商店,不如说它更像宫殿,极具欧洲古典风格,是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虽然当时正是深秋,但当我们经过冰淇淋店时依然两眼一亮。普大帝喜欢吃冰淇淋,这算不上什么秘密,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从小就喜欢吃大份的冰淇淋”,觉得这是“最诱人的食物”。当时正值杭州G20峰会,普大帝甚至带来了一箱冰淇淋作为礼物。那我们既然来了当然要尝一尝啦。
察里津诺皇家庄园
察里津诺皇家庄园是俄罗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建造的。当时俄罗斯战胜了强大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使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扩大了俄罗斯的疆域,叶卡捷琳娜一高兴,就买下了一块地要建一座新的夏宫。她把这个新夏宫取名“察里津诺”,就是“女皇村”的意思。
按照著名建筑师巴伦诺夫的图纸,察里津诺的宫殿开始修建。这些建筑全部用红砖砌成,镶有白色石刻的观赏性装饰图案,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1785年夏天,叶卡捷琳娜首次来这里下榻,看了以后却很不满意,大发雷霆,下令拆除。
过了一年,她又下令按另一位著名设计师的图纸在这里修建大皇宫。 但没多久她就去世了,再没有其他人关心这件事,于是这块地方就荒废了。从1860年开始,在这里建起了公园、别墅,许多著名人物如契诃夫、柴可夫斯基等都在这里住过。
2008年,为纪念莫斯科建城860周年,当局按200多年前拆除的宫殿重建了这座庄园,使之成为一个市民休闲游览的地方。
地下铁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莫斯科地铁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来自二十多个不同产地的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出各种浮雕和壁画装饰。
精美的大理石艺术雕像、浮雕,典雅的吊灯、玻璃拼花以及站台顶部那些代表着建筑者精湛技艺的马赛克镶嵌画,使车站仿佛成了一座艺术博物馆。因此,莫斯科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各个地铁站以民族特色、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地铁站。例如革命广场站,是以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雕塑的冲锋陷阵的苏联红军、站岗值勤的哨兵,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早已定格在激情澎湃的历史年代。还有共青团车站,金碧辉煌如同沙皇宫殿。还有些是以著名文学家为主题,配上各种人物的雕塑和历史题材的浮雕画面,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既展示了历史画卷,又显得富丽堂皇,使人们既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又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教益。
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其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罗斯独立的有自治权的大学,其《章程》由俄罗斯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研究制定。莫斯科大学不但是全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参观当天正遇上有新人拍婚纱照,周围还有一群姐妹团和兄弟团,我兴奋地拿着手账本让他们写上几句话。遗憾的是我们的行程只安排在门口参观拍照留念。
谢尔盖耶夫小镇·圣三一修道院
谢尔盖耶夫小镇是金环七个小镇中的一个,是离莫斯科最近最美的小镇,是俄罗斯东正教的精神中心,在东正教中的地位就像是天主教中的梵蒂冈。我们这次主要是游览镇内著名的圣三一修道院。一到门口,我们就被满广场的鸽子吸引住了。
圣三一修道院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它是俄国古典建筑群中的代表,历经了各个朝代的改建和扩建,其建筑风格是以大修道院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但房屋却互不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教堂和附属建筑群体,这些建筑群紧紧地挨在一起,有圣三一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教皇宫殿和斯摩棱斯克教堂、以及斋房、钟楼、圣水池、慈善医院等,还有一所神学院和历史艺术博物馆。
水井小礼拜堂建于17世纪末,建在之前维修圣母升天大教堂门廊时涌出的泉眼之上。传说这显灵之圣水治愈了一位瞎眼的修道士使之重见光明,从此源源不断的朝圣者专门到这里打圣水,为此修道院还出售一些盛水用的塑料水桶以方便打水者。
这是建于1741~1769年的五层钟楼,高达88米,是修道院整体建筑中最宝贵的部分,也是俄罗斯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
三圣大教堂的旁边是建于1477年的杜霍夫斯基教堂,由上下两层构成,下层是钟楼,上层是观景台,建筑风格奇特。
位于大修道院中央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是伊凡四世于1585年下令、仿照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而建造的。在4个洋葱头型的蓝色圆顶中央,是一个金色的大圆顶,在阴沉沉的天空下依然漂亮无比。
1872年修筑的圣水亭有着华丽的半球状穹顶,罩在蓝白相间的圆柱之上。亭子里有一个碗状的水池,当中是一个十字形喷头,水是从小礼拜堂接过来的。很多人都拿着瓶子在接水,或手掬饮用,或在流淌的泉水下洗眼洗手。 我也跟着洗了手,水很凉。
在这里,游客在入院参观时有严格的要求:男士不能带帽子进去,禁止穿短袖衫;女士不能穿高于膝盖的裙子,要带上头巾。如果女子没有这方面的准备,修道院还专门为妇女免费提供裙子和头巾。
教堂里的壁画记录了传教士怀着虔诚的宗教激情投身于传教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业绩,甚至还保留着遗骸,供信众隔着棺木膜拜亲吻。
圣三一教堂是修道院的核心,它也被称作是15世纪的白石神物。天才的俄罗斯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布列夫为其绘制了圣像壁画(就像我国的敦煌壁画一样珍贵)。
我们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饮品——含低度酒精的格瓦斯。格瓦斯采用俄式大面包、麦芽糖为基质,经糖化、乳酸菌、多菌株混合,传统发酵工艺加工发酵而成。含有维生素、氨基酸、乳酸菌、钙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开胃、健脾、降血压、消除疲劳等作用。它含有氨基酸、维生素、乳酸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肠道消化各级系统健康,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一组建筑群,位于莫斯科的心脏地带,是俄罗斯联邦的象征、总统府的所在地。它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宫墙长约2300余米,厚6米,高14米,面积27.5万平方米,沿墙耸立着20余座彩色精美的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当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它是克里姆林宫的中央大门,居群塔之冠,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就是源于该塔楼上的自鸣钟。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
黄色建筑原是前苏联的苏维埃政府大楼,前苏联解体后,现在这里又称为俄罗斯联邦政府大厦。当年的列宁曾在这里办公。
在克里姆林宫周围是红场和教堂广场等一组规模宏大、设计精美巧妙的建筑群。此外,还有枢密院大厦、大克里姆林宫和兵器陈列馆等。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俄罗斯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克里姆林宫的天使报喜大教堂建于1489年,是当年皇族子孙洗礼与举行婚礼的地方。
自1340~1700年的300多年的时间,共有46座留里克朝代莫斯科大公以及罗曼诺夫王朝最初几位沙皇的陵寝安放在天使长大教堂。因此,它又称为“大教堂公墓”。
伊凡大帝钟楼建于1505~1508年,共有5层,高81米,是克里姆林宫中最高的建筑。
克里姆林宫中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480年, 是俄罗斯国家最重要的大教堂以及莫斯科都主教和牧首的陵寝。
宫内保存有俄国铸造艺术的杰作:重达40吨的“炮王”和200吨的“钟王”。克里姆林宫因此成为俄罗斯备受珍视的文化遗产。钟王高5.87米,直径5.9米,重约200吨,于1735年11月20日铸成,号称世界第一大钟,屹立在伊凡大帝钟楼脚下。钟壁上铸有精美的塑像和图饰,如沙皇阿列克谢与皇后安娜的像,还有五幅神像。但它铸成后敲第一下时就出现了裂痕。《美国百科全书》称它为“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炮王造于1586年,重40吨,炮口的直径达0.92米,可容下三人同时爬进。炮前陈列有四个堆在一起的炮弹,每个重为两吨。炮架上也有精美的浮雕,其中有沙皇费多尔像。
在一间大厅的墙外放置了一大批造型各异/制造十分精美的大炮。据说这些大炮都是在历次对外的侵略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
花园入口处的左侧便是无名烈士墓,修建于1967年胜利节前,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牺牲的无名英雄。无名烈士墓上的墓志铭闻名遐迩:“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据考证,这个无名烈士墓里其实只埋着一位烈士的尸骨,他是在1941年底莫斯科保卫战中牺牲的,名字不详。无名烈士墓就以这位无名烈士代表了伟大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数百万苏军指战员。这是莫斯科的圣地,几乎所有的莫斯科新婚夫妇都会在婚礼那一天来无名烈士墓献花,外国领导人来访也都要安排到这里来献花。参观当天我们也看到几对穿着婚纱的新人。
胜利广场·凯旋门
胜利广场是1995年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修建的。胜利广场是俄罗斯人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卫国战争的纪念,寄托着他们对和平的祈祷。我们去的那天正是雨天,雨中的胜利广场在乌云的衬托下更显庄严肃穆,身在其中竟有一种悲壮和神圣之感涌上心头。
广场的代表性雕塑为胜利女神纪念碑,碑高141.8米,象征着人们在卫国战争经历的1418个不眠的日夜。三棱形的碑身仿佛一把青铜利剑,直指长空,上面各种人物的浮雕,再现出战争中那些让人们缅怀的英雄人物。纪念碑上还刻有在此次战争中被战火波及的城市,碑体下部是俄罗斯勇士格奥尔基持长矛英勇刺杀毒蛇的雕像。纪念碑下是5层台阶,象征着5年的艰苦战争。广场的地面由2660万块大小不一的方砖铺就,代表着苏联在卫国战争中2660万死难者。因纪念碑实在太高大,只能拍个远景留念了。
广场的东面就是莫斯科的凯旋门。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纪念意义上来讲,莫斯科凯旋门与法国巴黎的凯旋门都不相上下,两者风格各异,却同是艺术珍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座凯旋门都是为了纪念同一场战争而建:莫斯科凯旋门是为纪念1812年俄军打败拿破仑而建,而巴黎凯旋门则是为了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像一个具有王权和童话色彩的美丽城市,它的遐迩闻名不是因为大都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和华灯璀璨,而是这座城市本身厚重历史的积淀、独特的建筑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是一座让我一见钟情的城市。
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专为存放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要圣物——喀山上帝之母圣像(圣像画被视为俄国军队的守护神)而建造,也因此而得名。教堂北面临街一侧竖立着94根科林斯式廊柱,形成一个半圆型长柱长廊,环抱广场,气势恢宏,高达90米的教堂圆顶从柱廊的后面露出,使整座教堂在视觉上更加宏伟壮观。
教堂旁边是俄国元帅库图佐夫的雕塑,他是著名将领和卓越的军事家,把俄国军事学术提到崭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1812年曾率领俄国军队击退拿破仑的大军,取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教堂前的广场上有一座花岗岩喷泉以及大片的绿地,绿地间有弧形对称的小路,路旁有长椅,小路上有成群的鸽子飞着跳着。教堂对面的这座新艺术主义风格的建筑现为涅夫斯基大道上的著名书店,是圣彼得堡最大的书店。1902年开建时采用俄罗斯建筑前所未有的钢筋水泥结构,稳固的建筑体得以搭配大片玻璃窗,不仅美观,也为俄罗斯建筑工艺开创了新局面。
教堂边上的格里卜耶多夫运河是圣彼得堡众多运河中的一条,开挖于1739年,其后经数年予以加深并修筑花岗岩河堤。原名为叶卡捷琳娜运河,1923年以后,以俄国剧作家和外交官亚历山大·格里博耶多夫重新命名。运河上共有21座桥。
十二月党人广场
十二月党人广场原名为参政院广场,之所以改名是为了要纪念发生在1825年12月14日的流血政变——十二月革命。在广场临河的一端,就耸立着被俄国伟大诗人歌颂的“青铜骑士”——彼得大帝雕像。
青铜骑士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在圣彼得堡的象征意义可与纽约的自由女神相提并论。铜像被安置在一块重达1600吨的天然巨石上,它高5米,重20吨,头戴桂冠的彼得大帝稳骑在前蹄腾起的骏马上,显示出了所向无敌的风采。该马象征着俄罗斯,而马匹践踏着的蛇,代表着当时阻止彼得大帝进行改革的旧势力。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样,彼得大帝冲破了重重阻力,在这片沼泽地建起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带向了繁荣。
十二月党人广场东面是海军部大厦。海军部大厦的基座部分为一个设计成类似凯旋门的拱形门。门上装饰有以海洋及俄罗斯海军为主题的各种雕像及半浮雕。
滴血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正式名为基督复活教堂,被誉为圣彼得堡最美的教堂。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用彩色瓷砖和搪瓷青铜板镶嵌了颜色艳丽的复杂图案,美不胜收。洋葱头式的教堂顶部,据说是象征着一支支蜡烛,从人间向上帝举起。教堂的外部墙壁用瓷砖和上釉的异型砖块以及陶砖镶嵌而成,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废除农奴制而深得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农奴解放者”。但也遭到“民意党”极端分子的嫉恨,前后8次对他进行暗杀。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坐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经过格里鲍耶托夫运河河堤时遇刺身亡。公元1883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出事地点兴建了这座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纪念堂。
拉多加湖
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旧称涅瓦湖,是涅瓦河的源头,最后流入芬兰湾。拉多加湖的面积比四个青海湖还大。在卫国战争时期,它曾经是圣彼得堡的“生命之路”。
1941~1944年,希特勒进攻列宁格勒,遭到顽强抵抗,久攻不下,便采取封锁战术,切断了苏联内地与列宁格勒几乎所有的运输通道。在被围困900多天里,城内的物资严重不足,交通中断,水电供应停止,列宁格勒岌岌可危。随着围困时间的延长,该城每人每天的口粮从300克减至125克,有60多万人死于饥饿。但位于列宁格勒东北的拉多加湖有一条运输线始终未被切断。拉多加湖的三面被德军占领,苏军在湖的南面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无数苏军英雄用生命和鲜血保卫者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1944年1月27日,在苏联红军强大的反抗下,结束了历时900天的围困。如果没有这条唯一的“生命之路”,恐怕二战的历史都会重写。
我们来到一座弧形拱门建筑前,它下面有熊熊燃烧着的长明火,台阶上摆满了花篮。这座造型奇特的纪念碑的主体是由两条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的四方弧形柱组成,左右各一根,像彩虹一样伸向天空。到了最高处,两根拱形石柱却没有连接在一起,而是一高一低,留出了一条小小的缝隙。拱形代表了德军的四面围困,而空着那条缝隙,正是这条“生命之路”。
叶卡捷琳娜宫
叶卡捷琳娜宫以其清新柔美的色调呈现出独特的雍容华贵,依稀可见往日皇家的叱咤风云、奢华已极的气派。殿内,一间接一间的金碧辉煌的大厅组成了一条“金色的长廊”,各房间根据颜色的不同被命名为“红柱厅”、“绿柱厅”、“蓝色厅”等。大部分厅的装饰是巴洛克风格的,大量运用金色的浮雕,只有少数厅是古典装饰,在淡绿色的墙上有白色的浮雕。
宫内最让人惊叹的是琥珀屋厅,可惜被告知不许照相。这个房间里所有的装饰品,包括桌椅、墙壁、嵌板、浮雕、人物雕像以及各种立体花纹镶嵌装饰等均由琥珀精雕细刻而成。墙壁上五颜六色的天然琥珀精心镶拼成的图案,其精美与巧夺天工,堪与任何一位雕塑大师的作品相媲美。在惊叹于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同时,更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
走出宫殿,便来到了叶卡捷琳娜花园。到处是绿色的草坪,曲径通幽的林荫道小路,厚密茂盛的草地和花丛。
不远处是一个美丽湖泊,碧水清澈,水鸟轻游,湖边芳草萋萋。 湖中有一处美丽建筑,是女皇专用的音乐厅,据说也是女皇与情人约会的地方。
彼得保罗要塞
如果说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心脏、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灵魂,那么彼得保罗要塞则是圣彼得堡的摇篮。要塞是圣彼得堡的发祥地,坐落在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地处战略要地,同时又是俄国历代沙皇的安葬之处。很长一段时间,要塞成为收监政治犯的监狱,换个角度说,它是背负着俄罗斯沉重历史阴影的一个要塞。
要塞中有彼得堡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彼得堡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先是木质的,1712~1733年在原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它是一座早期俄罗斯巴洛克式大教堂。
彼得大帝铜像的头做得很小,身驱做得很大,怪诞却充满内力。导游说触摸铜像的小尾指会带来好运,于是我们都轮流上前摸摸小指保平安。
夏宫
夏宫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后经历代沙皇的进一步雕琢、润饰,使得她更加美丽、迷人。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
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宫殿后面是法国风格的上花园,临海是英国风格的下花园。上花园以园艺为主,布满了修剪齐整的树木、地毯一般的花草和密不透风的丛林迷宫。而下花园以喷泉取胜,黄金色的雕塑沐浴在水幕中,玉珠飞溅,光彩夺目。
夏宫最吸引人之处并非其宏伟富丽的殿宇厅堂和宫内巧夺天工的稀世珍宝,而是下花园内举世无双的喷泉艺术。除了散布在花园各处的喷泉外,最令人叫绝的是彼得大帝亲自设计的宫殿前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
大瀑布分左右两边,从七层台阶上奔流下来,呈扇形向芬兰湾展开。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2座梯形瀑布,每个喷泉各有风采,每尊金身上都建有喷泉,处处碧水飞溅,喷天似雾,如坠仙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从狮口中喷出的水柱可达20米高。
据介绍,夏宫花园设计者引用山泉水,利用夏宫前高地造成水的自然压力形成了喷泉,几十个雕像喷出各种形态的水瀑,水瀑汇集在水池中形成一条水渠,顺着地势往芬兰湾流去,然后注入大海,三百年来源源不断。可以说,夏宫喷泉无论其艺术观赏性,还是技术工艺的绝妙环保,均堪称典范。
冬宫
冬宫(又称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一道统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性建筑。
该宫殿自从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劫难,经历战争、革命、火灾、掠夺、拍卖、轻视、冷落等。今天,经历这一切冬宫浴火重生,向我们还原一个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从皇宫到艺术圣殿,浩瀚珍藏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世界最长的艺术画廊,是俄罗斯最耀眼的明珠。
冬宫丰富的馆藏囊括了欧洲及亚非等古国的艺术珍品,跨越了数个世纪,包罗万象,有取之不竭、赏之不尽的宝贝,浩瀚珍藏令人叹为观止,其所散发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但供游人参观的展品只是藏品中的一小部分。据导游介绍,冬宫展品如果每件看1.5分钟,每天看8小时,每周看五休二,那要看上15年。
冬宫广场
冬宫广场是圣彼得堡的中心广场,连接着涅瓦大街与通往瓦西里岛的宫廷桥,面积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九分之一。与狭长型的莫斯科红场相比,冬宫广场显得方正许多。
1812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领导俄国军民将拿破仑率领的法国侵略军赶出了俄国土地。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功勋,1830年建筑师蒙费朗在冬宫广场中央设计建造了一根世界最高的深色石柱,被命名为“亚历山大胜利柱”。
黄色建筑是富于传奇色彩的沙俄时期的陆军总参谋部大楼,一座巨大的弧形建筑,像两只伸展的臂膀环抱着冬宫广场。大楼的中心为双重凯旋门,拱门顶上矗立着一尊源于古希腊神话、象征胜利的罗马雕塑“荣誉战车”。这座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大厦由建筑家罗西于1829年设计建造,也是为纪念反抗拿破仑战争胜利而建的。
涅瓦河游船
涅瓦河是整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没有涅瓦河这里的一切都将黯然失色。欧洲第三大河流的涅瓦河长74公里,最大深度24米,其中28公里位于圣彼得堡的范围内,她静静地流淌,又缓缓地流入波罗的海。
游船分上下层,楼上便于观光,楼下摆有桌椅供欣赏表演,桌上有伏特加、香槟、香蕉、橘子、鱼子酱、小糕点等。游船缓缓而行,两岸典雅壮观的建筑从我们眼前晃过,身体情不自禁伴着现场演奏的欢快的音乐摆动,真是好不惬意。
涅瓦大街
涅瓦大街建于1710年,全长超过4公里,宽25至60米,从涅瓦河畔的海军总部一直延伸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跨越无数运河桥梁,它的历史与圣彼得堡的城市历史一样悠久,与圣彼得堡一起经历了无数风云变换。涅瓦大街不仅是圣彼得堡城市精髓的浓缩,也是俄罗斯国家灵魂的展现。
涅瓦大街是一个信仰宽容的地方,在这里,东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罗教堂、天主教的圣凯瑟琳教堂、荷兰教堂、亚美尼亚教堂等等,共处一地而相安无事,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有人说:没有到过圣彼得堡,就不能完全领略俄罗斯的风采;没有到过涅瓦大街,就不能完全感受圣彼得堡的风情。走进涅瓦大街,就像进入了历史的画卷,没有哪座建筑少于百年历史,没有哪个楼房里不藏着动人的故事。数不清的文学家、革命家、音乐家汇聚于此,普希金、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等大师,都在不同的时期在这里进进出出。涅瓦大街就像文艺的摇篮赋予大师们无限的创作灵感,而以浪漫、唯美、典雅的魅力,频繁地出现在文学艺术名著中,因此涅瓦大街也被誉为“文艺咖啡馆”。
结语
这一周短暂的旅行虽然只是走马观花
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震撼着
无论是没有滑行就起飞降落的俄航
还是随处可见的各式雄伟的大教堂
亦或是在整座城市里奔腾的涅瓦河
都令人流连忘返
俄罗斯是个美丽的地方
希望有生之年有机会再重游
撰文/小茶
摄影/小茶 小艾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