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就不能不了解古人的姓字名号,要不然将一人当做两人或是将几人混淆那可就要闹出笑话了,下面我们就将这几个概念分开来解释一下。先说姓,姓即姓氏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意思,但在上古的时候确是两种含义,即有姓又有氏,姓氏不混同。姓是一种由母系氏族社会而来的族号用以区别血脉,凡是同姓者皆有共同之血脉源头,同姓不婚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周代贵族女子被记载上史书的,可以无名但绝不能无姓,如《左传》中齐国的宣姜、秦国的怀嬴。姜和嬴都是她们的本姓,宣和怀则是她们丈夫的谥号。未出嫁的女子则可以在姓前加以自己的排行,但无论哪一种称呼中都是一定要能显示出姓的,如孟姜女那就是说姓姜这么一家的大女儿。而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的繁衍一族之中只有长子能够获得法定继承权保留原有的姓,其他支系不能超过五代就要改氏以示区别。至于这个产生的新氏通常是以祖先或自己的封地命名的,也可以是祖先的官爵或字号。如商的天子姓子,但商被周人灭亡之后他的后人封在了宋地,以后就有商的遗民以宋为氏,宋国的最后一任国君就叫做宋偃;又如宋桓公的儿子公子目夷字子鱼,他的后人就以先人字号为氏有叫鱼苕、鱼石的,所以宋偃的全称就是子姓宋氏而鱼石的全称是子姓鱼氏。这就是先秦所谓的“姓百代不变,氏五世而迁”。通过看一个人的氏可以大致反映出他的政治地位和贵贱尊卑,因为这些氏是要靠受封或显赫的先祖得来,因此那个时候男子的称呼与女子正好相反是称氏不称姓。如百里奚、屈原都是以氏而言,他们的全称应该分别为姬姓百里氏和芈姓屈氏。当然上述种种都是对于贵族而言,平民在那个时代无所谓什么姓氏的,“百姓”一词的本义就是指贵族,平民和奴隶称作氓或黎民。一般的平民和奴隶只能在名字前冠以职业以示区别,如庖丁就是一个叫丁的厨师(或说是一个男性厨师)、师旷就是一个叫旷的乐师、奕秋就是一个叫秋的棋手。战国中后期以后随着奴隶制的土崩瓦解姓氏才逐渐混而为一,到汉魏时代则已姓氏无别统称为姓,且自天子至平民都可以有姓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
接下来说名字,古人的名字同姓氏一样也是分离的,正所谓有名有字。名是幼年即有,而字须到20岁加冠之后方才取得,而女子是到了15岁如果已经许嫁那就要加笄,相当于男子的加冠并取字,如果尚未许嫁那么也要到20岁加笄之年取字。因此古代的女子没有许嫁又称“待字”,“待字闺中”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等到一个人有了字以后朋友或同辈之间为表示互相尊重当以字相称,但长辈对晚辈仍可以称名。如三国中周瑜和蒋干互称“公瑾”“子敬”就是为了对对方表示尊重。在书面表达中汉以前的文章中称人是先字后名,如孟明(字)视(名)、孔父(字)嘉(名),汉以后则是不再同时称名字而是先姓后字,如曹(姓)孟德(字)、王(姓)仲宣(字)。至于字的取法,一般是与名同义反义或相关的词,如岳飞字鹏举、张飞字翼德等等,还有两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与名字中符合上述三种情况的字,然后在前面加上长幼排序或是一个“子”字即可。如端木赐字子贡、仲有字子路。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名字。
最后来看一下号,古人的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死后受封的谥号,一种是生前尊称的别号。死后谥号主要是为了评价该人一生的,故为褒义贬义平义三种,褒义的如昭、文、武、穆等,贬义的如幽、厉、冲、灵、殇等,中性的如哀、怀、愍等。字数上面有取单字的也有取多字的,如重耳谥号晋文公、岳飞谥号武穆王、诸葛亮谥号忠武侯,当然这些都是官谥也就是以政府名义追赠的,还有一种是文人学者之间的私谥,如展禽私谥惠(就是我们常说的柳下惠)、陶渊明私谥靖节、黄庭坚私谥文节。至于别号就是自己取的一种蕴涵某种志向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或他人为了尊重的一种称呼。如李白的“青莲居士”、欧阳修的“六一居士”、杜甫称“杜工部”、柳宗元后人称“柳河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