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你要相信生活会改变
1.1习得性无助
1.1.1人的智商,与其内心深处的恐惧成反比,恐惧越大,智商越低,这是习得性无助的理论前提。
1.1.2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的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他想出去,碰了一下笼子的门就电击它,时间久了,即使门开着,他也不会想着跑出去。
1.1.3习得性无助在人们身上的体现: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如果曾经历过惨败、虐打或控制感丧失,经过一段时间,你认识到自己无处可逃,这时候如果有逃离的机会提供给你,你也不会行动起来——实际情形是,你已经形成了不行动的条件反射,更常见的是,许多不行动的人,还为自己准备了一堆高大上的理由。例如,许多孩子成绩差,就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于是干脆放弃了努力;有的人不认为自己的努力会带来生活上的改善,从此颓废懊恼,丧失进取能力。
1.1.4习得性无助的反向心理趋势:出于对现实的恐惧,而否认自己曾经历的事实,并于脑际架构出一个空泛的概念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己曾经受到的屈辱与苦难瞬间变得神圣无比,人也避到虚构的欢乐之中。
1.2摆脱习得性无助
1.2.1首先要意识到,在你的努力与你的人生成就之间,有一个概率很大的因果关系。拼搏一番却一无所获的,那可能是还没到成就实现的爆发点。我们要相信功不唐捐,相信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将在你的人生中沉积发酵,酝酿出你丰硕的人生果实。
1.2.2学会战胜恐惧。
1.2.3要相信生活会改变。
1.2.4我们确实会碰上感到无助的时候,但这只是无助的情绪本身。是一种困扰住我们的观念,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并无实际价值。若人生是一条直线,无助只不过是这条线上的某个点,最多是某段很短的线段,随着时间的流逝,跨过去了就好了。
第二部分 人生的四个等级(书中说的是人生,我们的人生态度等,而不是人,人本身没有等级之分)
2.1.1像范蠡一样,有一个善于经营的头脑,能够驾驭财富,获得优越的人生,是最上等的人生。
2.1.2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道用钱解决人生问题,并能够做到,是第二等人生。
2.1.3范蠡的二儿子游历楚地,遇到有人蔑视他。他就把对方杀死了对方,结果被抓判为死刑。范蠡感慨:人们之所以需要钱,是因为钱能解决许多麻烦。可是他惹出来的问题,就连钱都解决不了。他这算是第三等人生。
2.1.4为了钱而惹出人生问题,是最末等的人生。
2.1.5我们对财富需要有清醒的认知: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要学会避免那些钱不能解决的问题。绝不可以因为钱生出问题——牢记这个原则,你才有可能获得经济与心灵上的双重自由。
整个第二部分都是作者在范蠡救子的典故上展开的,百度一下范蠡救子可能会更好理解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