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拆书帮,应该是在简书—彭小六的一片文章里。那时候的我刚毕业在长沙上班,纠结着是不是应该去深圳或者上海浪几年。小六哥也还没有来深圳,更没有行动派。那时他只是时常在简书发一些关于他职场上和工作外遇到的小故事。其中有一篇就说起他在杭州参加线下的拆书活动,当时有点好奇,很想参加试一试,但没意识到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拆书活动,就没有深追了。然后去年年末,我在周边活动行上再次看拆书活动,就果断报名了,然后自此开始接触拆书帮。从官网上,我发现它在全国各地已经有35个分舵,而且深圳智荟分舵13年就成立了,原来真的很多渠道平台,它们一直都在,只是你不肯花心思去找。
2017/12/29 初见拆书帮
踩着17年的尾巴,终于与拆书帮相遇。
第一次听说RIA阅读法,第一次感受都看完一个片段就快速把它应用到生活中的那种快感,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以前就是会很快忘记看过书和学过的东西了,因为根本没有用起来。当天晚上,就由三位拆书家领拆了三本书中几个片段。
第一本拆的是西蒙-雷诺兹的《成功的要素--打破失败定式的16条法则》中一个片段,有关每日回顾的。说白了,就是自省,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懂,当时我也会想我也经常自省的,并不觉得有什么用?
文中说每日回顾,分为两步:第一是每天睡觉前回顾当天表现;第二是问自己:什么事情我能做好?什么事情我能做更好?
我一下找到了为啥我的自省没用的原因,因为我缺少第二步。我们都可能很容易意识到自己某件事没有处理好,却很少进一步思考如何把它做更好,于是当我们再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时,我们仍旧照犯。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上班迟到了,可能你在进入办公区接受众人的目光洗礼时,就暗暗反省下次再也不迟到了,这种感觉真难受。但是往往你会发现职场上就只有两种人,一种几乎不迟到,另一种几乎天天迟到。难道天天迟到的人,不想改变吗?其实不是,只是他们没有深入去找到造成迟到的源头,并去规避它们。堵车,你可以更早出门;出门太晚,你应该更早一点起床;起不来,那就应该在晚上更早的入睡等等。
现在的我正在养成了每天在趁早笔记本上,写每日回顾的习惯。
第二本拆的是《高效15法则-谷歌苹果都在用的深度工作法》--如何减轻你的工作量。其实17年的上半年,我觉得自己特别忙,感觉三头六臂都忙不过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效率。这一场我是有点奔着这个主题去的。
片段给出的3个步骤是:1.问自己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对公司来说多重要?如果我完全不做会怎样?2.我是做这项任务的唯一人选吗?公司内外哪些人可以完成这件工作?3.这个结果怎样才能更快实现?如果我只有一半的时间这项工作怎么完成?
通过现场拆书家的引导和分析,我意识到:造成我忙这种现象的本质不是我工作效率不够高,也不是项目计划的突发性太强,而是我不懂得放弃/分派/重新设计。一直以来我都不想也不会拒绝别人,更别说分派任务出去。我对任务的初期,缺少对任务做一个分析和定位。那一天过后,我开始对生活中每一件即将的事情,进行分析,然后决定做不做,怎么做。当然我还附加了一项,这件事会给我带来什么,如果能有心理上的快感/技能上的增进,就算不是非我不可,我也会欣然往之。18年,我开始有足够的时间留给自己思考/总结/复盘,但愿你也不要在人生的路上走的太匆忙。
第三本是《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其实这一本书拆的片段,对我来说有些太过理论化了。但是有拆书家在,啥啥都是纸老虎。
四原则:1)聚焦重要目标,对新事物说“不”;2)关注引领性指标,寻找引领性指标;3)坚持激励性积分表;4)建立规律问责制。
第一点还说很好理解的,不过做到就有些难。比如,刚开始我想今年我一定要好好画画,提升口语,坚持输出,每天阅读,准备转行产品。然后结果就是每天都很焦虑,怎么这个没有时间去看,那个没有时间去练,为什么别人这么优秀等等。后来我就变乖了,我先只坚持每天学30分钟+的口语,毕竟上班已经占据了太多时间,如果再塞满,可能会炸吧。关于第二点中有一个概念--引领性指标,相对的还有一个滞后性指标。其实这可以通俗的理解成行动/过程和目标。拿减肥来举例子,一个人想3个月减重10kg,这就是他的滞后性指标;而每个周上三节私教课,每天限制摄入量等这些是他的引领性指标。很多人一旦设定了目标,眼里就只有目标了,但其实目标只是你的方向,只需在一开始明确化,后面决定你走多远的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第三点和第四点,是适应于团队管理的两个原则,基于我还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设计狗,没啥管理体验和经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阅读,或者我们来拆书帮约呀。
2个小时,三本书,四个片段,内容不多,但是收益良多。关键拆的这三本书从名字上看,几乎是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书单上的,如果那天没有去现场拆书,也许就会一直错过这三本书吧。最后借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结束我这有点煽情的活动要点回顾吧。
未经你思考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
(PS:当我敲完第一次听说RIA阅读后,我看到印象笔记给我推荐了这条类似笔记,打脸至泪奔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