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经常会听到人们感叹:现在再也出不了五四时期那样学贯中西的文章大家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社会环境的因素外,我认为其实有一个十分简单、十分明显的事实,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就是当初那些文章大家们从启蒙开始就已着力攻读文史典籍,其国学根基深厚,而青年时代有博涉西学,广览经典,因而成就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大文豪、大学者,而现在的学子们则自小担负着过于繁重的学业,试问有几个人在大学之前系统地读过中国基本的经典文史著作?甚至可以断言上大学之后系统研读的也不在多数吧。
以一个资质尚可、且对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有一定兴趣的一般人为例,若能在小学至高中的12年时间内,循序渐进地熟读几部经典,并广涉博猎地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阅读,那么即使没有经过大学教育,在文史方面也会有相当的了解和知识。
可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精力也被越来越多地用到了“更重要”“更难”一些的数理化及外语上,哪有时间去读大部头的经典名著?
上了大学又怎样呢?尽管学习条件优越,浩如烟海的书籍任由挑选,可自主阅读经验匮乏的学生却有了无所适从的迷茫,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外语对考研出国等的重要影响,许多科系实际上又成了第二外语系,通读文史,实际上连许多中文系、历史系的大学生也难以做到。
如今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最大多尚能胜任本职工作,却也是照本宣科的多,又加工作的繁重,教师难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不博学的教师是很难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人文的魅力的。更兼高考指挥棒及思想观念陈旧等因素的影响,任你报刊杂志、教育部门教改声势如火如荼,“我”自我行我素照着老路前行。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有人甚至断言“误尽苍生尽语文”,更有著名作家盛赞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产生的佳作是“重重压抑下开出的花朵”,似乎多年来语文教学不是在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是在毁灭着学生的想象力,毁灭着文化,这真让那些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感到痛苦和迷茫。
可仔细想来,这些尖刻的批评也确有一定的道理,你想一个学期就学那么一本书,而且还掌握不好,还把老师学生弄得筋疲力尽,兴趣索然,语文教学真正的价值何在呢?试问有几个老师认真系统地指导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有多少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能够自觉地阅读中外名著和诗文佳作呢?
实际情况是,即使老师鼓励,学生愿意,家长也往往不允许,究其然,高考不考也。而大多数学生由于课业负担的繁重,课下则喜欢找一些休闲读物,比如各种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来读,或者上网玩游戏刷娱乐新闻等,究其因,不用脑也。
那考试中涉及文学常识该如何应付呢?学生说得实在:课本上有,学习资料上有,老师会总结。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以不知晓于连是谁,他有何作为和思想,却并不妨碍他答对《红与黑》的作者是司汤达的试题;学生可以不去读《红楼梦》原著,可以不通过直接的阅读对宝黛的爱情悲剧产生心灵的震撼,却一点也不妨碍他能选对相关的文学常识题。这是一种可怕的假象,教育领域的“假”更甚于经济领域的“假”。长此以往,不仅仅关乎出不了文化精英的问题,而关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更何况,近几年大多数省都采用全国卷试题,连文学常识几乎都不在考察范围之内了。原来,高考考的时候,教师还会介绍总结一些文学名著知识,学生也会囫囵吞枣地强化记忆一下。现在,高考不考,教师老师也就没有动力去积极备考了。
如今,教育改革、高考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给各地尤其是教育先进地区带来了一些可喜的现象,许多家长和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读书问题。
可是有目共睹,大多数地区仍是新瓶装旧酒,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也很难责怪语文教师没有改革热情,实是一人之力,难挽江河之势,如果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尤其是高考考查形式和考试内容不作彻底的改变,将很难改变语文教育的低迷状态。
说实在的,现在的语文命题形式很难真正考查出一个人真实的语文素养和阅读情况。
在这里小编不禁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借鉴古代私塾的教学方法、科举制的考查方式,以及建国初期语法和文学分编的教材形式,来设计崭新的语文教育模式呢?简言之,也就是重诵读、重自悟,大量阅读原著,考试摒弃易造成假象的客观题,而代之以能切实检验阅读质量和写作能力的主观题,并且适当增加写作篇数和文体,例如可以考议论文、记叙文各一篇,全面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
当然,既要考察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可划定一定的范围),也要考察对时文佳作的阅读鉴评能力,而语法不作为考察重点,可以基本常识为主,另行设计考试形式。但是,语法一定要考,因为这和语言的规范性密切相关,而现在多年不讲语法,学生已经几乎连基本的语法知识都没有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中外名著的考查一定要落到实处,一定要用这根指挥棒引导学生真正去读,而不是只背一下作品简介和文化常识就可以蒙混过关。只不过,这不论是对教学者还是出题者、改卷者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以上观点一定有人会心存疑忌,实际上看一看古今中外的大学者、大作家的例子就可以知道,有哪一个不是首先得益于幼年及青年时期的有益的阅读经历呢?就对普通人而言,阅读面广了,阅读质量提高了,语文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更重要的是语文素质的提高也必将带来整个人格素养的丰富和提高。
有一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国语教育是精神的奠基课”,目前这种不重读书重做题的语文教育怎能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呢?
现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应的阅读条件,即使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也可以通过调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力量建设校园图书馆等方法给孩子们提供阅读的条件,还可以运用更廉价更环保的电子阅读等方式,若能将语文课变为师生经典共读的阵地,应该会有更多的孩子会爱上语文吧。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很粗浅的认识,愿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