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说起唐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自小就开始学习唐诗,谁还不能吟咏个几首呢?唐人以其风流文采,创造了后世之人难以比肩的唐诗文化。今日,我们说说这令人心驰神往的唐诗。
所谓唐诗,自然就是唐朝人写的诗。中国,乃是一个诗的王国,先秦时候,便有诗经,楚辞,汉有乐府,魏晋有古风,待到唐朝时候,诗歌便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其数量与质量,前所未见,无可企及。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如果要问,唐诗究竟鼎盛到了何种程度?我们看一看全唐诗就大概能体会得到了。“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将近五万首诗,这还只是流传下来的而已,虽说书名叫做“全唐诗”但肯定是不全的。清康熙年间成的书,若是能把唐朝诗歌收录完全,那除非他们能够穿越了。
即使不算上已经失传的诗歌,唐诗现存的也有五万余首,要将这五万余首诗歌读完读懂,绝非常人所能办到。人们希望能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挑出一些经典作品细细诵读,于是,唐诗的各种选本就诞生了。
在众多的选本当中,《唐诗三百首》是最具人气的。这话不是我瞎说的,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为什么能够广为流传呢?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蘅塘退士序中窥得一二。
蘅塘退士序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留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灸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篇,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呤诗也会呤。请以是篇验之。
蘅塘退士,也就是孙洙,他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部分就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这本书的定位,没错,就是“家塾课本”,给孩童入门学习用的。这样的定位必然是会传播广泛的,课本这种东西,人人都要有的,要是传播不广,还有何颜面成为课本呢?
在蘅塘退士序中,还提到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就是《千家诗》。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蒙学教材。所谓蒙学,就是蒙馆,启蒙的学塾,小孩子这时候就开始学认字了。古时常见的蒙学教材,有“三百千千”,分别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此外,还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我们这里单单说说这《千家诗》,这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一本诗歌选本,它的流传十分广泛,很有影响力,但就像蘅塘退士说的那样,“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就是说,作为一本诗歌选本,这个选本选的并不是很好,唐朝的宋朝的都有,好的差的都选,良莠不齐,而且形式也比较少,有不少缺点。蘅塘退士这人,我挺欣赏的,他有胆批评别人的选本,而且是非常有影响力的选本,不但如此,自己还搞了一个完美克服那些缺点的选本来,让人不得不服。
作为一个优秀的选本,蘅塘退士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选三百首,应该是为了承袭“诗三百”,入选的诗篇,包含了唐诗的各种体裁,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乐府诗则附在各体之后,大多都是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为了便于阅读和欣赏,尤其是启发孩童,蘅塘退士还对一些入选的诗歌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语,很有启发意义。
不过对于现代人而言,直接去阅读这样的一本唐诗选本是有一定难度的,故而有许多注解本出现。然而这些注解本良莠不齐,有些注解本分明就是在瞎搞,
各位看官,如若想要挑选一个比较好的注解本,在下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出版社,像中华书局这样的出版社,其出版的注解本质量是非常高的,值得入手。
最后说一句,最好不要去买什么讲解特别详细的版本,还有图解本什么的,特别不靠谱。而且,讲书人有自己的主观,未必见得是作者的用意。陈婉俊在她的注解本中说得很好:
若诗中义蕴之深,意境之妙,读者宜自领取,无庸强就我范,曲为之说,反汩初学性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