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畅销书上都提到一个概念“一万小时定律”,即在任何一个行业,去完成一万个小时的实践,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其实,这样的描述并不严谨,比如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每个人都负责专有的固定动作,灌装物品的、贴标的、装香的、塑封的、打包的等,每个人在自己的操作动作上都会日复一日地重复,即使工作时间累计超过了1万个小时,也并没有达到专家的高度。而有些顶级的优秀人才,比如钢琴家、书法家、网球冠军等,在各自的领域取得出色成绩的时候,并不一定都达到了1万小时的练习,有的可能是5000小时,有的的可能只有3000小时的练习之后就达到了优异的水平。
都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是结果截然不同,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呢?经过对比,其实是可以找到一些核心的区别的。其中练习过程中的专注和投入度,是否有意识地订立让自己向上跳的目标,是否有导师指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选择了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一个项目,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地对每一次做出反馈,哪里需要调整,哪里有误需要纠正,哪里可以尝试其他的方法,在不断总结中,每一次都把上一次的失误避免,更熟练上次生疏的点,提高已熟练部分的效率,如此的反馈和总结式的练习,会让自己不断地向上提升。当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容易阻碍向前进步,能找到一个优秀的导师就是十分必要的,导师在该领域内有一定成就,并且善于教授他人取得成绩。导师会及时发现你的弱点,并帮助你制定长远的目标,并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制定策略,帮助你向最近的目标去提升。一位优秀的导师可以让你少走不必要的弯路,走最短的距离到达目的地。
因此,想要在一个项目中有提升,可以找一位导师,协助你制定一个有动力的长远目标,然后再把大目标分解成一块一块的小目标。小目标的标准是对现在的水平有点难度,但是可以通过短期的提升去达到的高度,时间单元不宜太长,高度不宜过高,就是跳一跳可以够得到,这样的短期目标才能激发自己的积极性,才具有持续进步的动力。
比如对一个乐感不敏感的人,目标是一周学会一首新歌,分解到每天的小目标是每天练习唱5次,第一天可以跟着原唱一句一句地学,找出自己音准有困难的点,重点标注并反复练习。第二天跟着原唱一起唱,找顺溜的感觉,及时找出卡的位置....在练习的全程,身边可以有一个乐感较好的人及时纠正和引导,及时了解自己需要着重提升的位置,帮传授高效提升的方法。在一次比一次更进步的练习中,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升,远比随性的一次又一次地听,并没有目标的随心所欲的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