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星期二晴亲子日记莒县一中初中部2020级8班驰翔爸爸莒县第三实验小学2021.9驰程爸爸1464
前几天朋友家玩,他家孩子正值九升高中。
我观察到,朋友对孩子的唠叨一整天几乎没停下来过:上午10点多,去孩子房间催孩子起床,“都几点了还不起来!”吃饭的时候,“吃完饭给我去看书,都要升了,还不知道着急。”
16岁的小伙子,大高个子,看着却毫无生气,和父母说不上几句话,听父母唠叨的时候,也不反驳,听烦了就自己跑到房间把门一关。
我问朋友:“你平时一直这样催着他学习、做事吗?”
我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是你把原因和结果搞反了,正是因为你们总是提醒、唠叨他,才让他无法养成自律的习惯?”
家长们一边期待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一边却不放心,爱着急,大事小事上都要提醒、催促孩子,干涉太多。
父母的唠叨、催促,本质上是把孩子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不懂得自我负责,不会思考自己该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主动性越来越差。
因此,家长最好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一起商量着制定适当的规则,来替代反复的唠叨、催促。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从小在规则的引领和约束下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对培养孩子的自律非常有效。
美国教育专家罗伯特·马扎诺博士认为:“当学生为学习设定目标时,任务的感知价值就会调动内在动机。”
家长帮助孩子确立合适的目标,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自觉性。
可以采用阶段性小目标、长期目标和梦想相结合的方法。
武校长讲到:身教重于言传,关系重于教育,成长重于成绩,相信就会看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不断进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习惯自己的不习惯,就是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