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这东西,像爱情一样,最怕的是你自作多情,以为是人家最亲密的人,其实到头来只不过是局外人。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从声势浩大到悄无声息。我高估了与你的关系,也低估了时间的犀利。这是我长大后才明白的道理,成年人的世界,聚散无常,我们都不例外。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段子:两人在聊不开心的事。其中一人说:算了,说点开心的吧。另一人说:好。然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我想,这应该是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对话。如果不是,陷入的不会是舒服的沉默,而是迷之的尴尬。
前段时间,我跟我读高中曾要好的三个同学聚了一次,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久违的寒暄----“这么久都没联系,想死你啦!”,换来的是短暂的凝视,外加礼貌性的微笑示意。接着就是一大篇的相互探究性的问题,譬如你在哪里高就?房子买哪里了?孩子多大了?爱人是干啥的等等。出于礼节,我象征性地回答了ta所问,不管我们彼此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听的答案,但好过迷之冷场。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变成了别人好奇的生物。或许真的是因为许久未见,对对方缺少关注,所以才在初见时迸发出炽烈的激动。且不说这次相聚代表了什么意义,但我内心还是很在意的,在意别人眼里的自己是否成功,在意内心瞬间的优越感与短暂的虚荣心......临别时,饭局的组织者将我们拉进一个微信群,这仿佛就像是个仪式,告诉我们还有联系的可能。讲真,在短暂欢愉以后,那个微信群几乎又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想想还是有点苦涩。我们终究没逃过时间的操控,各自越走越远,再也不会有交集。
经历过很多人事的变化之后,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很浅薄,稍微不留意就会不声不响地离开。原来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以前还有朋友圈的赞在维持着这一段关系,如今再看到对方的朋友圈,停留片刻,一划而过。情谊好像还在,只不过都是过去时了。如今,朋友圈里很少发动态,偶尔发一条,点赞的都是新人,很少再见旧友的影子。想当年的我们谈天说地,如今却越来越词不达意。圈子不同,话题不同,形同陌路好像是迟早的事。你有该认识的人,我有该走的路,我们都有自己要感受的人生,如果不能同行,就拿着剩余的真心祝福。
电视剧《琅琊榜》里有个情节,我记忆特别深刻:梅长苏罔顾朋友情谊,借萧景睿生日揭开了残忍的真相,而心地至诚的萧景睿一直把梅长苏当作是兄长、好友,梅长苏却不得已“利用”了他。在萧景睿回南楚之时,梅长苏在路边的亭子跟他告别,并向他道歉。此时,萧景睿说了一番话,令无数观众掉泪:我曾经因为你这样做非常难过,可我已经不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了。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没有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重。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随后,梅长苏说:“景睿,自相识以来,你对我一片赤诚,可是,我却如此待你。”萧景睿停顿片刻,直视梅长苏说:“我之所以这么待你,是因为我愿意,若能以此换回同样的诚心,固然可喜,若是没有,我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赤子之心”大概就是如此。
世间有多少好朋友,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原本可以一辈子莫逆相交,可谁会料到旦夕惊变,从此以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天涯路远。有幸为朋友时,真心就好。不得已分开时,各自安好。毕竟,那个你认为重要的人曾陪你走过一段路,度过一段重要的人生。木心曾说:童年的朋友,如同童年的衣裳,长大后,不是不愿意穿,是无可奈何了。成年人的友谊本来就是阶段性,有得有失才是正常的人生。“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与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