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写下了这句意蕴深长的话,展现了开辟法治中国新天地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历史长河中,既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新型法律制度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又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还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如今更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方向正确,政治保证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始终坚持以中国人民为中心,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才能建设好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要加快重点领域立法。
伴随时代发展,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更要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对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予以重视,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完善法律制度,补齐薄弱点和空白区。
建设法治中国,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深化改革要进一步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深化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队伍管理教育和培养,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建设法治中国,要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
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中有一个坚持是“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与根本利益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战略判断。为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核心利益,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对外法律斗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运用法治方式,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
建设法治中国,要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
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举措,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