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和珅,一般人都不陌生。历史上关羽和珅的说法很多,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他的巨贪形象。乾隆一朝,和珅一人同时兼任十个要职,权倾朝野。春风得意的和珅更是恣意妄为,大肆敛财。乾隆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对于和珅不可能一无所知。笔者相信,乾隆对和珅是了解的,对和珅的作为也是清楚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作为一代明君,身边有个大贪官,乾隆为什么不惩治和珅呢。
其一,和珅确实又能力,能办事。
人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位被正直大臣捉弄的贪官形象。实际上和珅是很有能力的 。能文能武,各方面基础扎实,思维又灵活,擅于交际。和珅精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大清文武百官中,仅此一人。乾隆七十大寿前一天,接到了西藏的书信,可是是藏文,乾隆看不懂。问大臣,却没人认识。乾隆想起和珅可能懂,于是将和珅叫来翻译这封书信。这封信是西藏的六世班禅写来的,他准备到京城给乾隆贺寿。。六世班禅是西藏的最高领袖,乾隆听了十分高兴,马上让和珅用满、汉、藏三种文字诏书,请六世班禅于第二年万寿月到热河,并命和珅建弥福寿庙,以备六世班禅享用。
之后,朝廷对西藏的诏书都用满、汉、藏三种语言书写,全由和珅负责。因此,乾隆还提升和珅为理藩院尚书,掌管蒙、疆、藏三地事务。
其二,和珅很能揣摩乾隆心思,并投其所好。
乾隆晚年最爱享受,但是他很爱面子,他一生的愿望就是立德、立言、立功“”。乾隆四次南巡,每次都要话费国库大量的银子。因此也引来不少的非议。和珅对乾隆了解甚深,看透了皇帝的心思 。在第五、第六次南巡时,他给江南官员富商都写了一封书信。意思是皇上要南巡了,各位要好生伺候。结果江南官商赢得了巴结讨好乾隆的机会,而乾隆南巡也不用花国库的一分钱。
为了满足乾隆的享乐欲望,和珅还出了一个主意,创建“议罪银”制度。所谓议罪银,故名思议就是大臣犯罪了,可以花钱消灾。比如本该流放十年,交上一笔钱,就可以流放两年。和珅这个制度帮助皇帝获取了大量金钱。为此,和珅特意为乾隆办了个小金库。这个金库有多少钱,皇帝也不知道,全部由和珅管着。
其三,乾隆喜欢美男子,和珅英俊潇洒。和珅能接触乾隆,外貌就是个契机。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祖先是开国功臣,但年幼时家道中落。因为出身满足,他可以在八旗子弟的官学读书,接受了很好的儒家教育。
当时的大学士英廉,见和珅相貌出众,聪慧过人,很赏识他。后来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和珅。因为没能考中举人,和珅进宫当了侍卫。给皇帝抬轿子。这虽然是个杂活,却有着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很快,和珅就和皇帝搭上话,并得到乾隆的青睐。乾隆用人,不仅喜欢有才的,还喜欢英俊的。从此,和珅直上青云,飞黄腾达。
其四,和珅会奉承,听话,忠心。
乾隆比和珅大39岁,和珅专权时,乾隆已迈入晚年。人年纪大了就喜欢听恭维的话。乾隆更是如此。作为一国之君,乾隆希望有人帮他出主意,帮他办事,讨他欢心。换句话说。乾隆希望有个有能力的奴才来辅佐他。而和珅,恰恰就是最佳的人选。
和珅父母死的早,为了生存,不得不忍气吞声。于是人性中的“奴性”就发挥了出来。尤其是到了青年时期,和珅本来是想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官场,但是乡试却名落孙山。这时候,他人生的贵人英廉劝他放弃考试,去当侍卫。才有了一条通官的路。
和珅得到乾隆的赏识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因为和珅已经具备了一个宠臣的全部条件,而乾隆刚刚进入老年期,十分需要一个听话能干的人。于是,两人一排即合。一个有了得力助手,一个受到宠信,青睐。
其五,和珅能与乾隆同悲共喜。这点是很难能可贵的。
乾隆是个很孝顺的人,每天都命人给母亲梳头,掉在地上的头发都一根一根的捡起来。乾隆还专门命人打造了一座金发塔,用来珍藏母亲的头发。母亲去世后,乾隆罢朝三天,长跪不起。很多大臣都劝他节哀,保重身体。只有和珅没有劝说,只默默的陪着乾隆。乾隆不起来,他也不起来。乾隆不走,他也不走,一句话也不说。三天下来,乾隆瘦了,和珅也瘦了。
其六,乾隆与和珅是儿女亲家。
乾隆的女儿,十公主。在十四岁时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和珅弟弟的女儿也是在十四岁 的时候嫁给了乾隆的孙子。联姻关系也是和珅不处置和珅的重要原因。后来嘉庆也是因为妹妹的原因,改变了将和珅凌迟的决定,让他自尽。
笔者认为,和珅能控制朝政长达二十年,绝不是简单的用“宠信”二字就可以解释的。甚至可以说,和珅能祸害大清王朝,乾隆的责任不小。至高无上的皇权,使得乾隆可以凭一己的喜好培养一个权倾天下的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