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翻看朋友圈,我的同学发了一句话——花开而知秋。便觉回味无穷。于是我便留言:愿闻其祥。对方回复:花开而知秋为何?
这是为何?诗意浪漫的五个字,在我心间久久不能释怀。
眼前摆着一个花插,瓶子是我去年地摊上淘的,枯花听说是五期上课留下的,我拈手折下几支,插入瓶中。花已枯,枝已老。一种新的生命向我招手,此刻突然想起李开复先生所讲的向死而生。
刹那间,一切都明白了,花开而知秋。当我们在一起的那一刻,就应该知道会有分开的那一天,从出生的时候,就会开始向死亡走进。那么什么力量可以让我们减轻这种压抑,是逃避?是去拥有超能力?显然都不是。我觉得,是要认知,是要明白,是要通透。
这使我想起了前两天与董玮老师聊天时的一些内容。大概是讲,来京学艺已过大半载,转眼一年将至,我们可能要回到各自的家乡,展开新的旅程,书写新的篇章。离别时分自然不舍。讲到动情之处,就差掉眼泪。不过我哭的技能貌似还不会。
想想去年九月,独自一人拉箱背包,远赴京华求学,到今天看来,恍如昨日。起初的不熟悉,到相互了解。缘分还真是奇妙,可以将俩种看似毫不相干的东西,将其混合的那么融洽。老板说过,是因为能够迁就。书院的老板,叫兽,分别来自安徽和广东。而我是温州人。三个大男人住一间屋,从书法聊到电脑D盘存什么。。。。
从刚来北京,就盼望早些回温。日子过一天数一天。他们俩都在笑话我。而如今,我四月初从温回京,不觉已过半月有余,现在的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日子得省着过才行。如果有超能力,我倒是愿意将时间停留在此刻。
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复制,这间房,这张桌,甚至这杯茶。因为有人说,茶和水是经过几世轮回才在今世,在这壶中得以相遇融合,泡出的每一杯茶都不同,我且不说如此玄妙的东西。但喝茶,不过喝的是解渴,不可复制的是与茶人对坐的这份心境罢了。是的,我更认可后者,人不可复制,感情不可复制,发生的事情不可复制。我和书院的这段情亦不可复制。
写到这已经深夜两点了,茶室空无一人。天边的鱼肚还没有白。心间依然萦绕这花开而知秋。
丙申春月 徐鲁展于北京尚艺书院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