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直在读这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刚开始跑步时,村上春树和他的《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基本已经家喻户晓了。即使没看过他写的书,也会听过他的名字,或者他作品的名字。
为了跟上这股“春上潮流”,我也努力过。买过一两本小说;《挪威的森林》不但看了原著小说,还看了改编电影。结果是:真不合拍!换句话说,我和村上大神之间隔着齐天大圣翻无数个跟头的距离。
后来,听说村上春树还跑步,并且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这倒让我大感意外。印象中,作家们要不像路遥那样,早晨从中午开始。或者像杜拉斯那样,每天以酒精和尼古丁度日。再不然就像海明威那样,动不动就拔枪相向。这样的人怎么会跑马拉松呢?
翻完《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并无太多共鸣。难得有个著名小说家会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的日常琐事。做为一个吃瓜群众,抱着划拉名人八卦的心理,看书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哦,我知道了,还有一个跑马拉松的作家。他挺特别的。” 那时候马拉松离我很遥远,是需要靠想像才能到达的距离。
二、
再次翻开《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刚刚完成人生第一个十公里。很兴奋。但这种兴奋只是自己的,在书中我没能找到共鸣,因为村上春树对自己第一次参加跑步比赛的经历,只是一笔带过。对他来说,相较于今后那么长的跑马经历,那个小小的五公里,根本不值一提。作为一个作家,他要传递的重点是,跑步和写作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跑步。
锻炼身体的方式那么多,之所以选择跑步,还是因为跟个人的脾气性格有关。村上说,他不喜欢对抗性的运动,不喜欢跟人面对面地挣个输赢高下。而且跑步很简单,一双跑鞋,门外一条路就可以了。跑步是自己的事儿,不需要别人配合,也不需要和别人一争高下。跑步只需要面对自己。
不得不说,这一点我跟大神很相像。
三、
当我也完成了自己的首马之后,再看村上春树,发现我们的首马都是在正式比赛之外,自己一个人跑的。而且都是在最热的天气条件下完成的。
村上形容自己首马跑到后半程的感受,简直像一辆消耗完汽油的汽车,还在拼命地往前跑。这种形容很独特,我没想到。我们共同的愿望就是,让这一切赶快结束吧,我再也不要跑了。但在结束后不到5分钟,我们就又会满血复活,立刻想重新开始下一场马拉松。
但村上的成绩和经历,真不是一个普通跑步爱好者可以望其项背的。成绩就不说了,村上的全马成绩,基本达到了我国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他的参赛经历还包括100公里的超马,和后来的铁人三项赛。我就看看就好了。
原以为,我和这本书的缘分就这样了。虽然每次我都能从中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但有些东西可能就是一个人一辈子都不会体验到的。比如更长时间更长距离的跑步,比如更长时间更加规范的写作。
可是,谁知道明天会怎样呢?
四、
最近几个月,我开始了更长时间更有目的地写字(我不敢称自己的行为是“写作”,这个词在我心里很神圣。目前我还用不上)。
某天午后,刚刚完成一个近万字的稿子。我写字的速度还是太慢,加上脑子不太够用的因素在内,完成它我花了十几个小时,包括前一天一整个白天和这个半天。这个期间,我基本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手指不停,大脑不停,其他身体部位都处于静止状态。那一刻,我又想到了村上春树跑步的原因。
身体和大脑需要不同方式的刺激来调节以保持旺盛的活力。
在打下最后一个句号,关闭文档之后,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出家门,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时断时续的细雨中。半个小时之后,我浑身大汗淋漓,浑身舒畅——又可以继续写了。
写字儿和跑马拉松,真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它需要坚持,需要长期不懈地专项训练,需要长期地全神贯注。
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村上春树写的的确是他自己。如果没有跑过马拉松,就不会理解人为什么要去跑步。如果不以写字为生,也不会理解写字为什么需要跑步。如果写的字数不够多,成就不够大,马拉松成绩没到过330,更不会理解跑步、写作和人生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本书的内容就依然是个体感受。
终究,那只是作者一个人的体验。别人可以无限接近,却始终无法真正到达。
前几天,我写完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听书稿,也听了另外一个平台的音频解读。我想,没有像村上春树那样跑过马拉松,也没有像村上春树那样写作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本书的真谛的。那种“一辆空了油箱的车在奔跑”的感受,始终都是村上春树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