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编导1606班彭汝
——浅析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道具设置
岁月是位苍颜老者,他淡退了记忆,颓圮了青山绿水,却不能磨灭内心最执着的那份等待。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用最朴实的言语,道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招娣从第一眼见到骆先生时,就用自己的坚持与等待换来了坎坷多磨的甜蜜爱情,而这段爱情也是她一生的珍宝。影片中,道具的设置与影片中的爱情故事巧妙契合,环环相扣,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这部影片向观众反映了旧社会农村在社会的压迫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敢于去追寻爱情,不屈服于命运的社会底层妇女形象,将影片的主题阐述的淋漓尽致。
织布机——勤劳手巧的见证
影片一开始使用的道具就是织布机,引出了影片中勤劳、心灵手巧的女主角招娣。影片开头用推镜头为人们展现了茫茫雪地中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大量黑白色彩的运用、冷色调显得尤为突出。随着镜头的推移,茫茫前方出现了一座破旧的屋子,屋中坐着一位老妇人,她就是年老后的招娣。丈夫去世,她想亲手为丈夫织一匹白布,而这织布机更是织出了她对往事的追忆。往事一幕幕重现,大量暖色调涌现,金黄的油菜地,鲜红的棉袄,与现实的黑白形成强烈对比。年轻的招娣对博学多才的骆先生芳心暗许,并荣幸地为学校织梁头布,她一边织,一边倾注着对骆先生的情意,鲜红的布象征了她对爱情追逐的炽热,而在影片的结尾,同一个织布机,织出的挡棺布却包含着丧夫之痛,从年少到苍老,织布机陪伴了她一生,织尽她所有爱。她追逐爱情是炽热的,在当时的年代中,招娣身上囊括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特色,但她敢于突破传统,勇于追爱,这也是当时女性觉醒的一大进步。
青瓷碗——执着忠诚的印迹
青花瓷碗的设置也是影片的特色道具之一。它是爱情的执着,亦是亲情的伟大。当学校开建时,按例每家每户都得送工饭,招娣每天变着花样地做吃食,为的是能让先生尝到,为了辨于区分,她特地挑选了一个青花瓷碗,一日日心里期待着。影片通过特写镜头,将招娣的心理一一展现。当骆先生要走时,招娣做了一碗饺子去追逐那远去的背影,人没追上,碗却碎了,同时也摔碎了她的心。然而母爱是伟大的,当母亲看到招娣失魂憔悴的样子,便找老瓷工把那摔碎的碗给修补起来,为的是能给女儿一丝安慰。一只碗让观众看到了两种情:爱情、亲情。以情动人,而碗就是打开情的钥匙,使观众沉浸其中,在情感上引起观众共鸣。
红棉袄——炽热青春的象征
茫茫雪海里,唯有那红永褪不尽。导演很好地塑造了红棉袄这一道具,将招娣的坚守与她心理变化一一寄托。在招娣见到骆先生后,换上了新的粉红棉袄,象征着她面对青春第一场爱情的青涩,而后,当她与骆先生擦出火花后,棉袄又换上了深红。但当骆先生回城后,棉袄又从深红变成了暗红,他们的爱情也从最初的甜蜜变成了等待,没有了骆先生的日子招娣的生活也是暗淡的,影片在这段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的心里蒙太奇,将招睇心里的落寞一一绘尽。无尽的奔跑,永不褪色的红,红色随着母亲的奔跑在流动,增加了奔跑时的动感,同时,这也是招娣对爱情永恒的执着。在这部影片中,招娣一直身着红棉袄,只因他的一句,你穿红棉袄很好看,当骆先生走后,影片运用了化出、化入的手法为观众展现了招娣一日又一日的坚守。白雪中,她身着红棉袄是那样的耀眼,同时,红棉袄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映射,在落后封建的小村庄中,红色代表着吉祥、幸福,是当时人民所追捧的,在招娣的一生中,岁月能苍老她的容颜,但却褪不尽她的青春色,那是一种执着。勇敢的青春色。
发卡-------爱情伊始的见证
打动人心的不仅仅只有耀眼的钻戒,还有那平凡无奇的发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小小的发卡就是最珍贵的“定情信物”,亦是冲破封建桎梏的钥匙。影片中,真正让招娣吃下“定心丸”的是在骆先生送她红色发卡后,二人心意想通,红色的发卡熔铸了招娣少女的情思,也熔铸了她深深的爱意。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运动镜头,特别是在招娣在山间奔跑的那一段,这是一种对爱情狂热的追求,此时,招娣的定情信物红发卡也丢了,在招娣寻找发卡的过程中,影片运用了叠化的手法,将往事的一幕幕闪现,更加深化了发卡的重要性,最后,发卡找回了,而属于招娣的爱情也被她自己找回。
平凡中的不平凡。《我的父亲母亲》用平凡的道具装饰出了不平凡的爱情故事。坚守是永不褪色的青春墨笔,将爱情描摹其中,让观众切身实际的感受平凡爱情故事中的不平凡。同时也在向观众阐述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能将自己追求的自由爱情坚持到底是何等艰辛与不易。人们的生活、思想都被时代套上了枷锁,在黑暗中艰难行进着,而光明就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