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一半文。所以说下笔特别难。这让我想起高中时遇到的恩师。她相貌平平,瘦,看着很文弱的样子。但每次和她说话,会觉得她的眼神特别温暖。她不是班主任,但爱她的学生是最多的。十六七岁的年纪,特别容易陷入自卑的泥沼,要么就有很多对权威的愤怒,但是我身边所有的同学,无一不被她折服。她对生命抱着一种深深的慈悲,即便是我的一颗敏感丰盛的心,在她眼里也是那么可疼可爱。那一年,她给我们讲鲁迅,讲《红楼梦》,讲名人故事、古典诗词……我们两个班级联合起来做了一本诗集,集子的名字叫《风很香》。《风很香》也是我写的诗,“空思年华,岁月忙添”写出我对长大这件事的迷茫与困惑。老师毫不掩饰对我的喜爱,总是在课堂上念我写的作文,那时候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我的心在怦怦直跳,欢喜写在我绯红的脸上。
我们每周写一篇周记。这对于许多同学都是要命的事,所以她就总说:“什么也别想,下笔就是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那时候还算是个文艺青年,对文字有种说不出的归属感。我很爱写,每一篇都是几千字,也不觉得累。我写一篇,她就在篇末给我写一长串的文字。她用行楷字,娟秀流畅的字迹自有她独特的风格。最重要的是那些文字,不像是点评,像是我的一个大朋友,给我寄来的一封毫不吝惜赏识与赞美的长信。
因为收拾书房,我特意留心高一时写的那本周记。不一会儿,它就像窗口吹进来的风,自然地掉落在我眼前。我轻轻地捧起它,用抹布擦拭封面的灰尘,慢慢地翻开,一篇一篇地读起来,认认真真地看老师给我写的每一句话。几乎每一篇都有她认可的地方,和一些建议。奇怪的是,多年后我完全忘记她写下的那些我的不足之处了,只记得好的了。大概是那些肯定和欣赏的语句让我忘乎所以了罢。趁着今日做班刊写序言,就把老师写给我的话也分享给我的孩子们。
以下为摘录:
散文贵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点小作者已颇得其神韵。
综合整个本子中的文章,有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第一是自始至终贯穿在文章中的对于身边每个人的关注和爱。这种爱常常在不经意中流露而出,而正是这种不经意,更可见这女孩文思之细腻,情感之纯美,以“心清如水”评之并不为过。
第二是选材时立意均很出色,那些文字似乎都是在为那篇《过去在过去》作诠释,过去永远不能过去,所以“我应当爱护好现在”,所以小作者总用微笑去面对生活,理解生活,包容生活,因此也就能以微笑去回忆,即使面对陌生人,即使短暂地做了一条懒鱼,都令人怦然心动。
第三就是语言的表现力很出色。正因为这种出色的表达能力,才能使琐碎生活、简单情感有了一种“暖暖的幸福”。
第四是书写清晰漂亮,文和字相得益彰。
当然,老师还有一些建议。
第一是希望这样的练笔能坚持下去,它不是一种作业,而是生命历程的记录,是丰腴人生的承载。
第二是扩大阅读面,多找一些哲理散文看看,让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文章能更多地呈现一种理性的光辉。
第三是一定要消灭错别字,注意个别字的正确书写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最后是基础知识方面的。希望平时多找一些练习做做,并一定要坚持下去。可找一两位同学作伴,互相勉励,互相警醒,并把练习中的话题作文一并完成。
这些都要做到,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并且越做越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能追无尽意,始是不凡人”,老师希望小作者能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以上就是我那本周记后面,老师给我写的谆谆教诲。一字未改。时至今日,我再读,仍然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再读这些文字,带着我这几年为人师的一些经验,又让我陷入更深的思考。这也是我反复引领孩子们去尝试、去践行的啊!老师教我一年,影响我一生。她当年提出来的文章的情感态度、选材立意、语言的表现力皆是我们今天写作文要注意的,而她对我的建议中,坚持写作、让阅读使思想深刻、让习作感性与理性并存,甚至是书写与错别字、标点符号的规范都给我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当我读到孩子们的习作中“塘不在大,有景则美”、“不是每一个小王子,都能遇到小狐狸”、“但我不愿装饰别人的梦”、 “两个‘重要’和一个‘好玩’,我还是选择‘好玩’”……这些反映小作者真实的心声和巧妙的感悟的文字,我为之振奋,反复读之。我常常说,“你们要把作文本保存好啊,太珍贵了。”我内心对文字的珍视,慢慢地,也就影响了同行的小伙伴们。现在我很愿意把自己当作孩子们的大朋友,是一起成长的伙伴,多么好。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再翻翻我的旧本子,少年时的那些天真幻梦,早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离我远去。而翻开曾经写下的文字,那一切又好像近在眼前。这些文字,如同电影般,一个一个的镜头定格、模糊、远去,让我一遍遍地回味,让我回望来时的路,让我更懂得今天的自己。
十七岁的我写下:“不要因为年岁的增长便失却心里的那份天真。在这珍贵的人间,孩子般的天真的心情就像植物一样,像雨水一样,因为简单,所以幸福。”我知道,那些美好,和美好的愿望,文字从未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