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 上)
【三五】精一的功夫
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佐藤一斋说:”《大学或问》:‘析之极精不乱,说条目工夫;然后合之尽大无余,说明明德于天下。’文成之意,盖曰,身心意知物,只是一物,特因所指而异其名,即惟精工夫也。此理无二,工夫可谓之精,不可谓之析。朱子既曰析之,复曰合之,毕竟见涉支离耳。”;《传习录栏外书》第三十三页)
参见《象山文集序》:“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施济众为仁。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迨于盂氏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孟子辟义外之说,而曰:‘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畏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全书》卷七)
[译文]
陆澄问:“朱熹说‘用分析的方法来格物,可以做到极其精微而不会紊乱,然后综合这些事物的理,可以包罗万象而没有遗漏。’这句话对吗?”
先生说:“恐怕这话也没有说明白。天理怎么能被拆分呢?又怎么能凑合而得呢?圣人说的‘精一’,已经全部包括了。”
释疑:
理,一也,何以析合而论?分而不分,析亦莫析,如果要分析,即被知所困,是人欲使然;合而未合,原本是合,乃良知光明。
心即理也,理不容析,精一足矣。“精一”之功,即是致良知。工夫宜打心上做,实则是“诚意”二字,意诚自然心正,故在一念发动处为善去恶,一悟本体即是工夫,何以析合而论?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天理只是一个,理是不容分析的,不是不容易,是不允许分析的。
精一的功夫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纳入心中,用心做心体的功夫,这样你才能够受益。要去做分析、做综合,那就自已把自己弄乱了。用禅宗的话叫作“心里葛藤太多”,人活得太纠结,不透亮。
所以我在有的场合讲朱熹最后一句话是“此生艰苦”,就是说朱熹一生做的功课,做的贡献,都是在解证,所以“此生艰苦”。王阳明说的最后一句话叫作“此心光明”,因为王阳明做的是精一的功夫,精一的功夫就是“自是尽”。
附注:
①析之、合之。朱子《大学或问》论八目(页二十四下)。
②语见朱熹《大学或问》第二十四页。
③精、一;《书经.大禹谟》第十五节云:“人心惟危(易私故险),道心(依道之心)惟微(细微)。惟精(不杂形气之私)惟一(专一依据义理),允执厥中。”
净心斋笔录
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