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做梦。 ——文森特·梵高
一个假装文青的糙妹自白:
高中语文成绩处于班级的上游,从呱呱坠地起开始学习的母语,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我并不认为语文课堂对我的表达能力或是思考能力有所帮助,当然,这是针对我而言的。
至少从我的经历来看,高中语文的试题大多是套路,下笔也不见得对自身发展有何影响,没有抨击的态度,因为这本身也应试教育的应对之举。
说来惭愧,上大学后除了课堂需要,下笔的概率越发降低。甚至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推再推。
这或许是很多大学生的状态——在宿舍、社团或是部门之间徘徊。作为普通大学的我,大略算是这其中之一。
一年下来,说全然不顾今后的打算是假的。然而当时的状态就让我感觉如同活死人,没有目标,没有计划,万分迷茫。
从高中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曾令我幻想过无数次的大学生活被我用现实打败了。
大一我只加了一个部门,社团由于时间冲突没能坚持下去。简言之,部门占了我大量的时间。
然这并不意味着时间所剩无几,而是自己并不重视,要问我现在记得当时还做了什么,浑浑噩噩的生活并没有在我脑海中留下痕迹。
记得当初憧憬大学的小日子,和同桌一起畅想着之后的大学生活:我要在每一个小长假省外旅游,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所作所为却给了自己一记耳光。
真正让我醒悟的是在第一个学期结束,经过期末考试备战,恍然间察觉到自己是在虚度光阴。
我厌恶考前两三天的临时抱佛脚,痛恨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学校有早签,而我又属于这个部门,六点左右起床,早起犯困的体质又时常十一点多睡,导致上课一般都打瞌睡)。
残余的一点良知提醒着自己不能对不起年轻的大好时光,决心下学期好好读书重新做人。
另一个我认为比较严重的问题,思维表述能力并没有提高甚至有弱化的征兆——沉浸于所处的环境,缺乏进取心,越发懒散的去思考问题。
担忧的出现源于我的认知:这种能力毫无疑问对于现在乃至今后都是必不可少的。
你可以不合群、不喜欢表达,生活的方式千千万万,你是哪一种完全取决于你思维的形成。
高中读过一年补习,校内租了一间房自己住。除学习时间外,绝大部分都是独处,当时也没有其它娱乐设备。
豪不夸张的说,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我时常和同学去校外书店买一堆读者等一类的杂志或名著,最新版的看完了,就抱着往期的回去看。
躲在书桌下看杂志,忐忑的翻着生怕班主任抓个正着,这成了我一天中最愉悦的时光。
此外,碍于补习的压抑,加上独自居住,写心得感悟成了我倾诉的方法。
不论是在学习中受阻、生活中一些乐趣还是为某篇文章动容,我都乐意用纸笔记录下来。
不知不觉中,思维慢慢的散发,也更乐于去接受三点一线的生活了,苦涩的炼狱生活也有了一丝甜味。
尝过了上学期“深恶痛绝”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大一下学期我试着去改变:
立了一个flag拿奖学金,作息时间逐步调整,上课也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兴趣。
闲暇时间大部分去了图书馆,或是经常借书在寝室读完一本书记录读书笔记,更加深刻的去认识一本书。
拓展了爱好,电台播音。
我想给我的生活多添一份小惊喜。
独自去往图书馆的路很长,但我能看到更多的曙光。
录电台有些许艰难(相对安静适合录制的地方比较少,目前是委屈了我可爱的室友,而我也尝尝一开始录制就花上三四个小时),但看到有人点赞或是订阅总能使我有点小兴奋。
强撑着不争气的眼皮努力去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很累,但终究坚持了下来有了些许成效。
我想,生活大抵如此。唯独自己才知道真正想做的,选择权在你手中,要想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惊喜,取决于你自己。
如今,我即将成为一名大二党。时间真的是很快,看着之前的学姐进去了大三,也就意味着快要实习毕业了。
而我也将步入她们的后尘,所以更该把握这当下的时光,将自己感兴趣的尝遍。
因为我想做,所以我要去尝试。
想通过写作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获取更广的知识面。
这就是我,你愿意与我相识吗?
“
我想,多年以后
我会感谢敢于尝试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