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疫情爆发前就期待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一拖数年才能成行。迟迟无法出行的原因,最初总是归咎于为工作所累。2021年初终于辞职选择做了闲云野鹤,期待着享受一段身心自由的时光。但机不逢时,恰逢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正愈收愈紧。当健康码、行程码和场所码一个都不能少时,每一次出行都变成了一场冒险之旅,自由活动范围被无限压缩,最后成为了被软禁在自己蜗居里的囚徒。终于等到2023年自由出行时代的重新回归,然而年底将至,而我的旅行计划仍迟迟未能实施。在行李箱一次次整理好,又一次次被打开之后,我才慢慢意识到是我天性里的谨慎有余、勇气不足,总是让我希望寻找到天时地利人和这种极小概率发生的时机,才导致计划被无限期地拖延。发现自身的问题后,我便释然了。择日不如撞日,于是在2023年的11月中旬,我独自背着行囊踏上了南下的高铁。
临行前,儿子问我一个人去远方寻找什么,我答当然是远方的诗意啊。但远方的诗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在以往的多次团体及家庭旅行中并未找到答案,所以此次选择一个人去体验。被誉为诗意的栖居最高典范的苏州古典园林所在之地——姑苏城,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为我出行的第一站。
一 苏州
寻找诗意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天公并不作美。等我到达苏州时,发现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上空中竟然漂浮着与我所居住城市同款薄薄的雾霾。我怀疑是北方的雾霾天气一路尾随我南下,蓄意破坏我对姑苏城的初见印象。阴谋的确奏效,每个人对于一座城市的第一感觉总是需要天气的助力。就像是一个再美的人,若不事梳妆,难免会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感觉。抵达当天的晚上悄无声息地下起了雨,第二天上午虽然雨过,但未天晴。先是阴云密布,继而狂风大作。
尽管天气状况很不友好,但未影响行程的安排。古典园林作为苏州的名片,自然是不得不看。但游览完狮子林和留园后,我便感觉自已的方向出了问题。盛名之下的苏州各大名园,游人难免趋之若鸷,造成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人满为患。满眼皆是游人的喧闹与匆忙,不见园林的诗意与悠然。庭院里,假山上,凉亭下,连廊中,均被忙于打卡拍照的游客全面占领。耳边时闻导游催促游客集合赶往下一个景点之声。每到一地,先到热点景区打卡,这也是我曾经熟悉的旅游模式,而此次显然于我这种个人游的需求极不相宜。园中各处皆应景地摆放了造型别致的各色菊花,随处可见盛妆的古装美女携摄影师借花取景。我只恐他们能拍出采菊东篱下的场景,却难复制见南山时的悠然。
所幸喜欢骑单车出行的习惯让我很快找到了与苏州亲密接触的正确打开方式。抵达当天下午就误打误撞骑行到古运河岸边,便决定沿着这条从春秋时期一至流淌至今的古运河一路前行。一路垂柳拂水,时不时看到白鹭在古运河的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运河对岸隐现在绿荫中的低矮古建筑,吸引着我的目光。随着这幅风景秀丽的古风画卷在我的面前一一铺展开来,这座城市终于从对我而言只是人间天堂一个抽象的名词,转化成为具体而生动的流动影像。我因而理解了为何这是一座因水而兴,缘水而美的城市。这条苏州城最为闪亮的玉带,连同城区内其它纵横交错的天然水道,互为经纬,在历代城市管理者的因势利导之下,共同织就出苏州这座锦绣之城。这座千年古城始终保持着与自然的紧密连接,成为一座身心俱可安放的城市。
遗憾的是,在不知过了多少十字路口,又转了几次弯后,我已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古运河河岸。骑行两小时后,希望能尽快在天黑前返回酒店。但在数次查看导航后,发现自已与酒店的距离竟然渐行渐远。随着暮色渐浓,我的方向感彻底混乱,不免心中慌乱。但当枫桥、寒山寺这样的字眼依次出现我眼前的时候,顿觉遇到了虽从未谋面,但从年少起就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首诗里相熟多年的故人。不禁从心里发出一声惊呼:“原来是你呀!”
背着背包徒步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是我喜欢的另外一种方式。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每一个街巷的长度,透过薄薄的鞋底去感受这个城市的温度与硬度,并可随时为吸引我目光的景物而停留。曾为看到的体形纤长的开着蓝色小花的绿植而感欣喜,也曾被路边树型高大的红枫色彩的浓烈而惊艳,在北方很多草坪已枯黄的情况之下,看到仍保留着春天般清新气息的草坪而眼前一亮。不时被发现掩映在绿荫之中的院落总是会引起我的注意。我讶异于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院落的主人,应是懂得心远地自偏的大隐隐于市的智者;以及古运河沿岸或慢跑或散步、携爱犬闲庭信步的苏州市民,让我感受到他们的闲适背后,是对这座城市诗意的栖居生活的现代演绎版本。
因了苏轼所说之“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我决定将我在苏州最后一天的行程交付给虎丘。即使是被流放到海南,在返回途中仍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旅行界珠峰级玩家苏大学士的话,我是一定要听的。这一天,连天气也结束了恶作剧,天空透出雨后新霁的清新之蓝,整个苏州城如浴后新妆,一切都明丽可喜。
进入景区后,许是场地较为开阔,游客看上去似乎并不多。当发现这是一个有故事有历史,即可赏园林之美,又可观天然之趣,可任各种旅游偏好的游客予取予夺之地,我便知自己来对了地方。在上山之前,便觅得一片幽静的竹林,在林中悠长的小路上来来回回多次之后,我发现强烈的阳光被无数个竹叶反射、折射之后,呈现出各种奇幻的色彩。不知是我,还是手机镜头出现了幻觉,竟然出现了彩虹。尽管这片竹林让我恋恋不舍,但是来到这被称为吴中第一名胜之地,不上山一观,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山比想象中要矮,原本上下山所需时间很短。但一路都在蹭听导游讲故事,当从北侧方向下山时已是午后。
沿另一侧继续游览,又发现一片新的竹林,且在竹林深处有青瓦白墙的小屋隐现。若有人在此居住,应是因极爱竹而留下“何可一日无此君”佳话的王子猷那般随性淡泊之高人吧。忍不住踏着狭窄悠长的石板小路前去一探究竟。
走近才发现原来并不是什么世外高人的居所,而是一间名为翠竹香茗的茶室。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在如此幽静之地停留,正合我意。于是便点了一杯清茶,在茶室前藤椅之上坐下。初冬时节,位于密林深处更为此处增加了些许寒意,因而并无其他在此喝茶的游客,我不禁为能够独享此处的幽静而窃喜,我当即决定要在此消磨整个下午的时光。冬日有些惨白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影。闭上眼睛,只觉万籁俱寂,偶有风声飒飒;抬头仰望天空,只见树叶随风纷纷落下,飘散在各处。杯中绿茶冲泡两三次后,已淡如白水,水杯仅余暖手功能之用,但我仍舍不得离开,继续静坐。感受到了一种全然的放松,整个人变得虚空,而内心却是异常地宁静与充实。一刹那有穿越千年的时光,与“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佛王维产生了神交的错觉。
阳光投射的方向和角度不断的转换在提示我时间的流逝。当握在手中的暖意已渐渐无法驱逐身体愈来愈重的寒意之时,我不得不选择离开。我知道走过的很多路、看过的很多景将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在记忆中渐趋黯淡。但我会始终记得这一个下午以及当时那种独特的心理感受。只是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将会带着这一下午沉浸式体验的成果——外套衣帽里装着和头发上挂着的落叶,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里招摇过市。
离开虎丘景区时,已是下午四点,原准备骑单车原路返回酒店,但不知不觉中又骑到了枫桥路,当即决定前往枫桥看落日。因临时改变计划,时间已所剩无几,便一路狂奔。赶到枫桥时,夕阳已西沉过半,停车匆忙拍下几张照片。侍我细看所拍内容,惊喜地发现,寒山寺里的普明塔竟然和落日同框。初到的第一日,就是在此,我向这个城市发出了一声熟识的问侯。在离开前又在这里拍下此行在这座城市的最后一张照片,算是与故人的告别吧。
我想用辛弃疾那首《青玉案》的下半阙来作为姑苏之行的结尾: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 雁荡山
游雁荡山的愿望源于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琅琊榜》,剧中许多美伦美奂的镜头让我感觉非似人间。后来方知雁荡山是该剧许多镜头的取景地,于是便心生向往,希望能身临其境体验一番。于是一个人的旅行第二站我选择了雁荡山。
如果说苏州之行的体验就如同那几日的天气一般,有一个拨开云雾见天日的过程。雁荡山的感觉则完全相反,直接以本真面目示人。在雁荡山短短两天的体会告诉我,身在此地,你只需放下所有的戒备,尽情体验便好。
这种感受从入住网上预订民宿的那一刻便开始了。以貌取人不可取,但我在网上以名选店却未令我失望。到达预订民宿后,发现其位于一座小山脚下的村庄,给人一种宁静详和之感。民宿的前庭后院在造型各异的绿植点缀之下显得别有情趣。一楼大厅半是书房,半是茶室。当即明白,这便是半书房客栈之名的出处了。客栈装修风格的细节处处显示其主人的闲情雅致。房间里并未像一般酒店那样放置瓶装水。我感觉此地的生活用水也许别有玄机,于是直接取水来烧,结果大喜过望,竟带有丝丝的甘甜,远胜瓶装水的口感。一问才知,原来是山上流下的山泉水。已习惯了以散发着消毒剂气味的自来水做为洗漱用水,骤然升级为丝滑甘甜的山泉水,颇感有些受宠若惊。
第二天一早被声声鸟鸣唤醒。因为抵达当日下午对当地地形以及到景区的路线与距离有了大致了解。知已知彼,故心情格外从容与放松,我采纳了民宿主人的建议,决定先到距离住处较近的三折瀑景区游览。如果说在苏州,骑行和徒步两种出行方式还能平分秋色,到了雁荡山之后,我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徒步爱好者。感觉骑单车速度也有些过快。看到从我身旁疾驰而过的旅游大巴,感叹坐在里面的游客不知错失了多少美好的旅游体验。
从我走出客栈的那一刻,雁荡山之行的旅行体验便正式开启。小镇上很多人家的开放式庭院里种植着各种花花草草和果树。南方特有的植物,会吸引我上前仔细查看一番。石头铺就的小路上干净异常,一路蓝天,一路阳光,一路青山绿水,一路鸟鸣相随,感觉内心也欢快雀跃得要歌唱起来,三四里的路程在完全无感的状态下走完。三折瀑景区入口处工作人员与民宿主人所说一致,因山路崎驱且路程遥远,不建议到上折瀑游览。只可惜我是一个很不听话的游客。不建议的说法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征服欲,上折瀑成为我此行志在必得的目标。从景区入口到中折瀑的路程很短,过了中折瀑后,我很快便看到了前往上折瀑方向的提示牌。
向上望去,眼前条那长而陡峭、但无护栏的山路上铺满的黄叶无声地暗示着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于是我便踏上了一条最寂寞的旅程。一路上弯弯绕绕地不知走过了多少段这样曲折的山路,终于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意境。经过了一段极陡峭,旁有铁链做为护栏的路段后,再继续往上,便感觉似乎走出了密林,眼前视野变得明亮开阔起来。发现是一小段极窄的石路,下面是便是悬崖。因无树木遮蔽,更感融目惊心,便觉腿有些发软。里侧是一块光秃秃的巨大岩石,我将整个身体紧贴在岩石上,才敢缓慢向前移动。因为几乎到了最高处,又发现在此处看到两座最高峰之间远处的景色异常壮美,一下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心中紧张,急于快速穿过险境,但又贪恋美景,挪不动步。匆忙拍下几张照片后,赶紧逃离此地。回望之下,甚是后怕。继续向前没多远,便出现了一个凉亭,旁有一个冲峰号铜雕,上写“胜利的号角”,便知离目的地不远了。
又向下走了很短的一段山路后,便看到了崖壁所写“上折瀑”三个大字。前面好似一个山洞,洞口有一巨石,仅余一条较狭窄的缝隙穿过。向前行走十余步后,完全进入洞内。当即要被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掉下巴。只见两侧高百余米的崖壁在交汇处,一股天水悬空而下,落入洞内水潭之中。我沿潭边极狭石头小径走到内侧,抬头仰望。但见瀑水像泻下的银珠一般从天上落下,下半程随风在空中以不同的方向旋转落入潭中,翩若惊鸿,有如白衣仙人。被风吹散的水珠落在我的脸上,如冰水般清凉。我的情绪倾刻便被眼前所见情景拉升至峰值,才知人果真会被美哭。当即拍了视频,想发给家人,让他们分担一下我当时过于亢奋的情绪,但网络不通;拨打电话,刚刚接通,也随即中断。
在这与世隔绝的山洞里,我与曲高和寡的上折瀑默然相对,它成为专属于我一人的人间绝色。我在潭边反反复复地绕行,从不同的角度仰望它,惊叹于它以各种形态落下时优美的身姿。与寂寞的上折瀑同样寂寞的,是洞内的一个石椅,颜色已同紧挨着的巨石混为一色。不知从设置在此开始,又有几人坐过?洞内寒意森森,非似人间。在洞内盘桓半小时后,不得不离开。我只怕停留时间过久,会找不到返回人间的路。上折瀑带给我的惊喜远超我一路的艰辛,是对我在年过不惑,快速奔向知天命之年的路上仍未失少年勇的嘉奖,下山时因路况已熟悉,比预想中要快很多,但等到走出景区,也已是午后。
离开三折瀑景区后,才感觉自己整个人奇奇怪怪的。早上仅吃了几个小面包充饥的我,但毫无饥饿感,也不觉疲惫。自测应是饱食太多秀色,吸足负氧离子之故。只觉浑身每个细胞都充盈着满足感,整个人似乎都膨胀起来了。虽然时间尚早,但我感觉此种状态之下,下午已不再适宜继续去其他景点游览。雁荡山之行,在我毫无心理铺垫的状况之下,突然抛出上折瀑这样一个王炸景观,让我一时之间很难消化。当下之急,是以舒缓的方式度过当天余下的时光,将这种高度亢奋缓解下来。原本想步行返回客栈。当来到数次往返都路过的石斛种植基地时,看到里面的陈设布置像是可以在此喝茶、休闲之所,便走进去碰碰运气。果然如我所料,只是饮品都与石斛相关。于是就在这雁荡山脚下占地一百多亩的风光旖旎的石斛基地里,石斛花茶的微微丝甜,石斛鲜榨原汁的温润醇厚,伴我度过了一个美好而又放松的下午。接待我的工作人员是一位身形修长、以前做过导游的年轻女孩,与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离开时,她邀我明年六月来赏石斛花开的盛景。
在雁荡山的行程安排是一个整天,外加两个半天。最后一天的上午,我决定去客栈主人极力推荐的方洞游览。因为不是雨季,加之天气晴好,未出现方洞主打的云海奇观,倒也在意料之中,因而并无意外之喜。我尚处于上折瀑带给我的炫晕之中,反而是走出景区后,以极放松的心情欣赏沿途风景更适合我当天的状态。
从方洞返回客栈的途中,就像从一个葫芦形峡谷的腹地向出口方向前行,越往前走,例愈觉两山之间的距离愈近,中间是一条从山上流下的溪水,一直延伸下去,溪底乱石铺地,涓涓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我感叹雁荡山就是诗意的化身,我若日日徜徉在这样的山水之中,不知是不是也能成为诗人。只感觉像”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这样的诗句信手拈来,无非是景到心到罢了。又岂止是草未凋,连我喜欢的格桑花在此也花开正盛。一路沿着溪流前行,但见风格各异的民居依山而建。一座全部用石块堆砌的小石屋给我一种古朴雅趣之感;有一个门口写着“归隐初心”的院落,山泉则直接流入院内。想到闲来小院独坐,掬一捧清泉,泡一杯绿茶,便可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谁能不起归隐于此之心?
一辆疾驰而过的私家车将我从遐想中带回现实。在此唯一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因道路极窄,此种现代交通工具似乎与周围环境不甚和谐。我若在此居住,我只想拥有木心《从前慢》里的那一款车马。继续沿溪谷前行,发现前方溪底的石头上立有一只白鹤,距我不足十米。这遍体雪白、体形纤长的鸟儿,集优雅与高冷于一身,一直为我所倾慕。极想悄悄靠近去拍一张它的美照。怎奈它有着极高的警觉性,每次待我将要走近时,便轻盈地飞到另一块石头站立,它就用这样的疲劳战术轻易地将我这无聊的跟踪者摆脱了。我只能徒劳地看着它沿着溪水方向翩然飞向远方。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如这自由自在的白鹤一样,归隐在这样的山水之间。
雁荡山的山水带着我的致幻作用,终于在我下午去火车站侯车时开始消减,我感受到了一种从亢奋峰值极速滑落之后的极度的疲惫感。明知我将乘坐的那班列车快要发车,我竟然还是控制不住地睡着了,但随即又惊醒:我乘坐的车次正在检票。这令我未见倾心,一见倾情的的雁荡山,来了就不想离开,刚离开就开始想念。明年我定会来赴那美丽的石斛花之约。
三 宁波
一个人的旅行第三站,同时也是最后一站我选择了宁波。在开往宁波的列车上,我才意识到自己在旅途中连一张影像都未留下,是从苏州到雁荡山的行程中唯一感到遗憾的一件事。因而我要去宁波赴一场将遗憾化为圆满的邂逅,这是一次由所有偶然因素聚合而成的必然。若不是在抵达雁荡山的当晚,从后院传来需要驰援的告急烽火,迫使我尽可能压缩行程,又怎会将继续南下计划改为北上?若不是因几年前读了余秋雨先生所写《风雨天一阁》一文,对那世界排名第三、亚洲排名第一的古老藏书楼心生敬意,便希望有朝一日前往其所在地行膜拜之礼,又怎会在返程中选择宁波做为最后一站?若不是从宁波火车站行经酒店途中,在出租车内被颇有乌镇之风的南塘老街所吸引,惊鸿一瞥之下,当即决定将其纳入自己的游览计划,又怎会在到达宁波第二天前往南塘老街?
雁荡山的山水像是为我喂下了一粒兴奋剂。在到达宁波后,药效终于消散。全然的放松令困意如排山倒海般涌来,不可阻挡。下午五点多,便昏昏沉沉睡去。第二天早上,因为前一晚超长时间的深度睡眠而满血复活,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
于是在这阳光正好,云淡风轻的上午,我要去赴一场时间不明,地点不详,人物未知的邂逅。我要一丝不苟地吃早饭,按规定的路线到达南塘老街。游览的顺序,在哪一家店铺停留的时间,都要分秒不差。终于我在一个名为正房客栈的院落前驻足,为其古风十足的建筑风格所吸引。院内长势丰茂的绿植好奇地从灰砖砌成的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令我颇想探究一番。客栈后墙上的文字引起了我的好奇,同时我注意到一位明显带有南方气质的游客也在认真观看。待我读完那些文字转到正门时,又与他相遇,看他在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相视之下,不禁会心一笑。确认过眼神,我心中自问,他便是来助我得偿所愿的有缘人吗?果然他说:“要不要帮你拍照,我可是专业的哦!”果真是他!简单聊了几句之后,发现极其巧合的是:我们在同一天出发,向对方家乡的方向奔赴;然后又在同一日,在返回的途中,共同选择宁波做为中转。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每个人身体里散发出的强大的能量,即使在嘈杂的背景干扰之下,仍能感应到与其同频率共振的能量,并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精准地与它相遇。我所理解的量子纠缠的运行模式再次被成功应验。
几次镜头闪动之后,旅途中的遗憾便化为乌有。添加微信,将照片发给我后,便挥手告别,分别按各自的路线继续游览。专业人士果然是出手不凡。所拍照片皆是我所喜欢的那种感觉,且远超我的预期。原本当日心情极为放松愉快的我,因为这个极具戏剧性的小插曲,更是心情大好。又因为是最后一站,前期行程一路的克制便转换为买买买、吃吃吃模式。转眼已近中午,我携带着游南塘老街的成果——大提小包,准备返回酒店略作休整后,再安排下午的行程。
在距南塘老街出口不远处,一条幽深的古巷又是我情之所钟那种类型,我准备进去做最后一番流连。却发现帮我拍照的那位游客正站在巷中,冲我微笑:“继续拍照吧”。似乎总是被同一类的事物吸引,随后便不约而同地一起游览南塘古街。细聊之下,才知他原是资深的同道中人,是一位随身携带无人机全国到处飞的独行客。因有许多实用的旅行经验可以分享,且是一位善于倾听者,自然于我而言是绝佳的旅伴。已数次到过宁波的他,又兼做了我的导游。我提出请他喝一杯咖啡做为回谢,他亦欣然接受,便折返回位于南塘老街另一端的星巴克咖啡馆里。
于是在老街旁那条河水静静流淌的河岸边,在那个为咖啡的醇香所弥漫的午后,一个人旅途中的种种感受,终于被得以分享。初到苏州时迷失在纵横交错的水道织就的迷宫里的窘迫;前往上折瀑途中一路山高水远的艰辛及胜事空自知的遗憾;途中独自等车、赶路、黄昏时独立于枫桥之上看落日时的孤寂,终于因为被懂得,从独特的体验化为一种无言的喜悦。从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的怅然,到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解;从《长安三万里》的诗情四溢,到《攀登者》的激情迸发,最后戛然而止于《资治通鉴》,因为短短数小时的相遇无法支撑起它的厚重。于是就此别过,分别向南下、北上各自家之所在的方向奔赴。
人生的很多相遇即是如此: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旅途中绝美的风景,极致的体验,转瞬间将遗憾转化为惊喜的美好的人与事,一个都不少。南塘老街旁那静静流淌的河水,完美地见证了我初次尝试的一个人的旅行如何被划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