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地处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上,又坐落在大运河与淮河的交点处,淮安城的商业中心总是依河而建,贯穿顺延在大运河河畔
位于运河的河畔边横亘着一条原本普通的路,因毗邻市区最繁华的地段,年复一年,它成了淮安人茶余饭后最爱溜达一条路
每当夏日的傍晚,一轮残红的夕阳下,拥挤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攒聚,道路两旁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云集各地的美食小吃,久而久之,这条路便成了淮安人口口相传的“小上海”,后来市政府在道路规划时便正式命名为上海路
彼时的上海路,没有上海外滩的灯红酒绿,也没有魔都十里洋场的繁华,但在淮安人的心中却胜似上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娱乐活动很少,电视机更像是外星的舶来品,每逢节日,社区便会组织在上海路放映露天电影,那人头攒动,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如今成了淮安人记忆里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在城市风貌日益变幻的今天,林立的现代高楼让城市的建筑乏善可陈,闪烁着霓虹灯的夜晚,花红柳绿的熏风,这些纸醉金迷的现代生活,让现代人在物质生活里迷失了自我,倒是那些穿梭于时间洪流里的朴素街道,风尘仆仆一路相伴,给人温暖
大千世界的万丈滚滚红尘,只为芸芸软红十丈
作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上海路实在有些“英雄气短”,东起主干道淮海路,西至西安路,全长不到四公里,宽度也仅有四五米,这就是它的全部了
但是上海路“颜值担当”的距离则更短,真正的可以代表上海路的街貌,只有淮海路段至清河路段这一小截距离,再往西也只是道路上的延伸而已
空间维度上的欠缺,反而造就了它别有的精致
它的繁华闹市“现代”不懂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上海路就发展成了包括吃,住,行,娱为一体化的商业服务,路边的小吃店、小商铺、小酒坊、粮油店…… 豆汁油条、炊饼、饺子馆、面包店、面馆等,汇聚在一起,特别的富有小资格调
就是这般经过岁月沉淀的“市井”文化,以及充满时代烙印的知性,是现代小区街道无法企及的,置身在上海路上,仿佛有种前世踏足过的隔世感,很亲切但又很难言明,一切都朦胧极,美极
傍晚时分的上海路人群攒聚,街头巷尾热闹非凡,很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气息,一切恍如昨天,上海路很窄,只有四五米宽,也不蜿蜒,也不大气,但处处渗透着一股小家碧玉范
时间在这里仿佛是静止的
上海路没有主干道淮海路的气派,也没有人民路的大气,虽然毗邻于市中心,但又不同于市区的繁华,反而显得闹中有静,静中有致
随着城市化的热潮席卷全国,但无论淮安的主城区如何扩张,上海路的街景数十年几乎不曾改变,就是不愿向“现代”妥协,店铺的房屋还是那样低矮,道路还是那样窄小,小吃的门面还是上世纪的装饰,仿佛一位遗世独立的飞地,以不变应万变
昏黄的路灯是夜晚的情人
入夜之后的上海路多了几分静谧,小时候夜阑人静时,观看淮安城的夜景,总是惊叹于它不拘一格的美,不远处市中心斑斓的霓虹灯,漫步在昏黄的路灯下热恋中的男女,手中捧着奶茶的学生, 劳累一天的下班行人,灯火阑珊的居民楼……
繁华与喧闹褪去之后,整个街道变得特别幽静
悠闲的小资情调
这里是服装的汇聚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大宗商品的交易日益频繁,周围的小商铺如雨后春笋发展了起来,随之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涌入,在这里奋斗、安家立业,与上海路共创未来,在那个没有网购的时代,上海路一度成为淮安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之一,同时也圆就了无数人的小资梦想
一个城市的风貌只能大饱眼福,但总觉得有点遗憾,欠缺了些什么?没错!作为最地道淮扬美食的聚集地, 上海路的美食只为你而来!
进入淮海路与上海路交界的入口处,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醒目的淮扬面馆几个招牌大字
这家面馆选用的食材都是淮安本地的时令蔬菜,尽管都是些常见的家常菜,有洋葱、青椒、木耳、芹菜、各种菌菇等,在淮安厨师翻炒下,然后浇在煮好的面上
一碗上好的浇头面,就是滚烫的浇头与面条的完美融合,一切都刚刚好
世事真的很怪异,人类对所有的第一次往往都记忆特别深刻,而很多时候往往第一次也都是最好的,这个路口第一家的面馆就是这样的存在
舌尖上的躁动,味蕾上的核爆
桂花糖藕本属浙江菜系,但是地处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处的淮安,自古就是南北美食的汇集地,与时俱进的淮安人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但心怀天下,也让天下融入江淮
虽说桂花糖藕不是本地菜,但是要说哪家的桂花糖藕地道,走遍淮城,独此一家,这是家夫妻店铺,这对夫妻来自安徽,那时的他们新婚燕尔,在扎根淮安二十多年里,一直秉着初心,一直做桂花糖藕,他家的糖藕桂香浓郁,软糯甘甜,糯米的淀粉胶柔和着莲藕的甘甜,入口即化,甜香四溢
上海路的变迁是淮安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流淌在老一辈淮安心里不灭的记忆!愿淮安的明天会更加美好!